王莉娜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閱讀,了解文章內容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真情實感,才能通過所學文章,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個人修養。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較長的文章容易使他們厭煩。即使學生們在課前已經做好了預習工作,課堂上熟悉課文內容仍需要不少時間,這就使得教師們無法教授給學生更多知識,從而難以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也就與當今的教育理念相悖。就比如五年級《將相和》一課,從簡短易懂的《搭石》突然過渡到如此長的課文中,使學生和教師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焦躁心理。但其實提高閱讀速度很容易,引導學生們形成連詞成句的閱讀習慣,就能解決上述問題,故,使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提高;閱讀速度;連詞成句
引言:
提高閱讀速度,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找到自信,節省更多的時間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發展個人所長,培養個人興趣,這無疑是對中國當今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個完美踐行,此外,教師也能擁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五年級的學生已接觸過大量文學作品,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也有部分學生懂得少量閱讀技巧,但更多的學生還是逐字逐句的閱讀,基于此,教師應該注重引導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學生不知不覺中,養成連詞成句地的閱讀習慣,為實現高效閱讀奠定基礎。
一、提高學生集中注意力,理清文章重點
在長文章閱讀中,只用眼睛是不夠的。《搭石》一課,作者先提到了家鄉的小溪,那么讀者應該展開聯想,這石頭,是否應該搭在溪水中。帶著問題讀文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此外,倘若自己心中所想與文章完美契合,心中所寫既是紙上所寫,那閱讀速度又怎么會慢呢?舉一反三,將此方法平移到《將相和》一文中:由課題得,本文主要圍繞將和相展開,回到文中,找到將是誰,相是誰,文章的主要人物就理清了。課文首先告訴我們秦國非常強大,而且這個秦國喜歡侵犯別的國家,而趙國又得到了和氏璧這樣一件寶物,那讀者就應該明白,這是關于秦趙兩個國家的事情。
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連接整個句子進行閱讀
連詞成句是整個閱讀的重點,有的文章會有幾個晦澀難懂的句子,但這并不影響整個文章的閱讀,那么句子中晦澀難懂的詞語也不一定會影響讀者對句子的理解。五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沒有成人經驗豐富,而逐字逐句的閱讀習慣會讓他們在看到無法理解的詞語時瞬間慌神,甚至嚼不懂他們本可以理解的句子,或許心態好的同學不會對露怯,但他們很有可能會認真鉆研所遇到的詞語,直至完全消化,才繼續前進。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們勇于放下當前問題,一步一步,在不斷放下問題的同時讓學生們發現,原來看不懂的詞語不必要深究,看不懂的句子或許也無傷大雅。
教師可以選擇拆分句子,從簡單的開始,讓學生們找出關鍵詞,并且將拆開的句子連接起來,逐漸增加難度,提高學生找詞技能與連句技能,而有的同學可能會將這項技能變成一個無意識的行為,那么教師將會發現,句子順序的錯誤完全不影響學生的正常閱讀。《將相和》中有一句: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準備。教師可以拆分此句為:大將軍、帶著、邊界上、準備、做好了、廉頗、軍隊、送他們到、抵御秦兵、的。那么很明顯,關鍵詞是廉頗、軍隊、邊界、抵御、秦兵。廉頗的職位是大將軍,將軍的敵人是秦兵,那么需要抵御的就是秦兵,抵御的地點是邊界,而抵御秦兵需要軍隊,由此,句子便可輕松組完。而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這種組句本領,在閱讀過程中也可直接抓住關鍵詞,在腦海中組句,從而節約時間。
三、結合學情,創建趣味課堂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回到五年級,走入學生的世界,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從而創建一個其樂融融,為學生所期待的課堂。五年級的學生,勝負欲強,青春年少,不甘落后一步,而教師可以抓住這點,舉辦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進步。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同時準備好與班級人數相等的句子,每組中各個同學依次組句,該小組中所有同學完成后,記錄時間。比賽結束,小組對比,所用時間最短的一組獲勝,并贏得小獎品。教師也可以選擇讓全班同學一起閱讀小故事,找出最先看完的三個同學,使其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內容,確保游戲的真實性、公平性,并給予這三位同學不同程度的獎勵。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還可以表揚出色的學生,受到表揚的學生將會再接再厲,期待下次的夸獎,而沒有得到表揚的學生將會努力做得更好。
四、結束語
閱讀速度的提高需要一朝一夕的積累,而選擇最恰當的辦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連詞成句的閱讀方式需要不斷地練習,有趣的練習辦法將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們的閱讀負擔,教師應當到學生中去,抓住學生內心,將連詞成句這一閱讀方式用最有趣的方式教授給學生,為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