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菲
摘 要:本次研究選擇A市S小學的學生展開研究,隨機發放200份調查文件,對本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基本情況展開研究,并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作為基礎設計問題以確定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動機的情況。整個文件由28個題組組成,通過Likert自評式5點問卷,“非常不同意”記作1分,而“非常同意”記為5分。通過調查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展開研究,并探討如何提升小學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
關鍵詞:體育社團;小學學生;參與動機;影響因素
引言:
體育參與動機除了對個體參與體育運動擁有使動的作用外,還具有調節、強化及維持的作用。而我國學校體育社團活動開展同時受到了主觀與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就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來看,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動機越來越復雜。因此有必要對他們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的動因進行統計,以找出目前小學組織體育社團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優化。
一、A市S小學學生參與學校體育社團活動動機情況
(一)調查學生基本信息
從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基本情況,共有148名學生參與到學校體育社團活動當中,其中男生為88人,占比為59.45%;女生為60人,占比40.54%;而參與體育活動的所有學生當中,三年級學生占比最多,共有42人,占比為28.37%,五年級的人數占比第二,有37人,占比25%。另外,從體育社團項目種類這一維度來看,參加“籃球社團”的人數占比最多,為45人,占比30.40%,參與“足球社團”的人數排在第二,為35人,占比23.65%,其余主要是“田徑社團”、“乒乓球社團”等。
(二)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動機情況
學生參與學生能夠體育社團活動動機主要分為興趣、從眾心理、成就、交往、娛樂、健康適能六個維度,其中興趣動機的占比遠超于其他五個維度的動機因素,從這一層面而言,可以證明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參與到體育社團活動當中主要還是處于對某種體育活動的喜愛。越加豐富的體育社團活動,能夠有效刺激學生參與到自己所熱愛的體育鍛煉中去。另外,體育活動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不再受到學習成績的束縛,學生更容易釋放天性,從體育活動當中獲取快樂,而這也就成為了興趣之所以能夠排在所有動機因素的第一位。健康適能動機在所有動機維度中排在第二,也就是說,現在小學生擁有較強的健康意識,他們知道進行更多的體育活動能夠提升健康水平。想要通過參與體育活動進行社交交際與娛樂動因占比相仿,這一類的學生大多處于較重的學習壓力之下,因此需要通過體育活動緩解疲勞。
二、影響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動機的因素
(一)體育社團組織水平的因素
學校在組織不同社團活動時所能提供的場地與設施以及師資力量都存在差異,而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到體育社團活動的動機。比如學校無法提供游泳場館,因此校內無法開展游泳體育活動,學生自然沒有機會參與。另外,對于一些小眾體育活動,學校缺乏專業的指導老師,比如校內的毽球社團,由于沒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學生參與的樂趣不足等問題,造成了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加入到毽球體育活動中去。
(二)不同體育社團項目的因素
參與籃球社團活動中的學生最多,這一方面主要是學校開展籃球活動的數量較多,其次大部分學生對于籃球的興趣也更加身后,在籃球比賽當中學生容易形成激烈的身體碰撞,在投球成功后也更容易形成較強的成就感。而對于乒乓球而言,這種體育活動對于小學生的難度較大,學生上手難度較高造成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不高的問題。從健康適能的角度來看,籃球與足球的運動強度顯著大于其他體育鍛煉項目,更多學生青睞于通過此類體育活動獲得足夠的運動量,因此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愿。
三、提升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積極性的策略
(一)改革體育社團課堂教學方法
國內的體育課教學大多是根據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開展的,除了短時間的簡單熱身之后,按照老師的示范動作進行練習,這樣的授課模式顯然忽略了課堂的主體。在體育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多加引入游戲法、比賽法等具有趣味性的授課模式,此外,針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教師應當有充分的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會動作技術。
(二)加大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進行體育活動對人體的益處數不勝數,不僅僅表現在外在形象上以觀察到的,還能調節人體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很多學校對校內的體育社團的支持力度也加大很多,甚至有些學校體育社團已經成為了學校聲名遠揚的特色項目,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因此,做好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完善本校的體育健身設施,豐富多樣的體育設施能夠吸引校內師生更多的關注,從而提高運動積極性。
(三)豐富體育社員活動項目
目前,國內小學的體育社團所開展的活動項目種類還是比較少的,這也跟學校所能提供的場地有直接關系。因此,學校很有必要為校園體育社團提供更大一些的活動開展場地。開展體育活動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因此,應建立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專業的知識技能,可以校內、校外雙合作等形式開展活動,不僅能讓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讓學生掌握到專業技能,還能為想要成為體育特長生的一些學生們打下基礎。
結論
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已經養成了較強的意識,他們想要通過參與學校體育社團活動除了個人興趣之外,也存在社交、健康鍛煉、娛樂消遣等目的。而對于學校而言,目前制約體育社團活動開展的因素仍然以設施、場地、教學專業性等為主,因此有必要從教學水平、體育項目、體育文化建設等方面共同發力。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 論中國體育社團[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019(001):1-7.
[2] 胡耀華,湯起宇. 論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在推進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及對策[J]. 運動,2010,000(004):147-149.
[3] 孫煜明. 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學業成敗歸因特點研究[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1):51-55.
[4] 馬啟偉. 從哲學和社會科學視角認識體育運動[J]. 體育科學,2002,22(0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