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勝 劉洋 沈青 陶建武 汪洋 耿亞男
摘 要:有很多因素都會對技能人才的培訓質量產生影響,其中,培訓方法非常重要。在本文中對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進行了介紹,希望可以為技能人才的培訓提供支持,改善培訓效果。
關鍵詞: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 高技能; 培訓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074-002
哲學家黑格爾有這樣一句名言:“方法是一種至高無尚的不可抗拒的力量?!?/p>
“教學生學會”及“教學生會學”的教師,才是好老師。再好的人才培養模式、再好的培訓教材、再先進的培訓設備、再長的實踐教學時長,如果沒有一線教師“用好的教法”、正在接受培訓的學生“用好的學法”,一切均是空談。
依托2015年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集成式高技能人才培訓法》和2020年全國電力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電力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產教融合下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法研究》,提出了“持原性”理論和高技術技能培訓的“專項技能與專門理論相升相長”理論,形成了一套高質量、高效率,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可操作性強的高技術技能培訓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步驟,即“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或“HECT”高技能培訓法。
利用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開展高技術技能培訓的具體方式方法為四個技能水平層級的十二個訓練步驟。
受訓者的操作技能水平高低等級,分為四個層級,即由低層級到高層級依次為:木級即入徒級、樹級即熟練級、林級即精湛級、森級即出師級。其中每一個技能水平層級包含3個具體訓練步驟,共12個訓練步驟。因此,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或“HECT”高技能培訓法,又被稱為“木樹林森法”或“十二步訓練法”。
受訓者經過“木、樹、林、森”四個技能層級的“十二個訓練步驟”的集中培訓后,操作技能水平呈現螺旋式上升,以致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一、第一層級:木級或入徒級訓練階段(Woodlevel)
木級或入徒級實訓,要求在提前預習操作理論、熟悉該操作項目任務的操作背景的基礎上進行。操作背景主要包括該項目任務的操作環境與條件、在行業與產業中應用狀況、應用歷史與前景。
木級或入徒級實訓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心智練習(Mental Exercise):可在非操作現場進行操作理論學習、觀看仿真操作軟件演示、觀看操作視頻示范、到操作現場觀摩學習,學會操作理論并掌握“操作六要素”。
第二步,模仿練習(Imitative Exercise):通過模擬操作器操作、VR/AR/MR等技術進行高度仿真模擬練習,或通過模仿“操作標準”進行練習等方式,練習關鍵技能。進行“模仿練習”的優勢在于:安全風險低、節約操作時間、節約工位資源、增強針對性、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第三步,實際練習(practical Exercise):進行“操作六要素”的現場準備。在培訓師的全程具體指揮下,在安全操作環境中,利用操作理論進行全程實際操作練習,一邊觀察一邊練習,感知和熟悉實際操作過程。
木級或入徒級的訓練目標:在常規操作情境中進行,熟練掌握操作理論,且學習實際操作或模仿各個動作;能夠依照“操作標準”、操作指令進行操作制作,能夠比照樣式進行生產制造;能夠模仿完成作業,允許一定的次品率,但無殘品;培養操作者的“技能觀察力”,即邊觀察邊練習操作的能力。在這一階段,實現學習狀態由“知”到“行”的嬗變。
二、第二層級:樹級或熟練級訓練階段(Treelevel)
樹級或熟練級實訓,要求在熟練掌握操作理論和了解操作全過程的基礎上進行,并使用不同的操作工(器)具及儀表、不同操作方法或在不同操作環境中完成該操作項目任務。
樹級或熟練級實訓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重復操練(Repeative Drill):在培訓師的全程指導下,在操作過程中運用操作理論,機械重復地、間隔反復地且強度較大地進行動作記憶、體能力量訓練,熟悉實際操作全過程;利用不同的操作工(器)具及儀表、不同操作方法完成該項目任務。重復操作的次數,可根據培訓時間和受訓者掌握情況靈活選擇;休息間隔時長,根據受訓者體能恢復情況決定。
第二步,單項強練(Intensive Single Drill):對于綜合性技能,可以先分解多個為單技能,然后對單技能特別是較難的單技能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
第三步,持續操練(Continuous Drill):在培訓師的指點下,長時間無間斷地、訓練強度適當地對操作全過程主動地和有意識地進行體能、耐力和毅力訓練,熟練掌握操作全過程/流程。無間斷訓練的時間,可根據受訓者的體力極限,逐漸延長;訓練強度,根據技能的復雜程度和受訓者的身體狀況決定。
樹級或熟練級的訓練目標:在正常操作情境中進行,熟練運用操作理論指導實際操作且熟練掌握操作全過程或動作系列;基本能夠進行標準、規范操作制作或生產制造;能夠熟練完成作業且無殘、次品;培養操作者的“技能思考力”,即一邊操作一邊思考并提出操作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階段,實現由“欲為之而不能”到“隨心所欲”的過渡。
三、第三層級:林級或精湛級訓練階段(Grovelevel)
林級或精湛級實訓的具體操作方法和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自主操作(Autonomous Operation):一邊操作一邊思考,一邊提出問題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向培訓師學習一邊向正在學習的學長或剛出師的師兄(姐)學習。實現對整個操作過程自主地、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鍛煉。
第二步,回憶操作(Recollective Operation):在大腦中記憶、復習、再現和內視所有操作環節/步驟,使體力得到恢復。若訓練時間短,則可利用課間休息時間進行“回憶所有操作環節/步驟”,體力與腦力輪流訓練或休息?;貞洉r,對易錯之處,要在大腦中對其“動作序列”進行優化重組,或發現理論的瑕疵或缺陷,以指導后續操作環節/步驟。
第三步,自如操控(Free Operation and Control):一邊操作一邊反思,一邊向內訓師學習一邊向外訓師或/和同類技能培訓教材學習;在培訓師和操作理論的指導下解決操作難題,對整個操作過程靈活自然地進行操作和掌控,實現對操作全程和操作失誤的自如控制。
林級或精湛級的訓練目標:在可能出現“非常規操作情境”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理論掌握與操作技能訓練相輔相成;在實際操作情景中,完全自如控制操作且形成操作習慣或嫻熟動作系統;能夠嚴格按照操作或生產標準,規范進行操作制作或生產制造;能夠操作精湛或完成精湛作品,出精品;培養操作者的“技能反思力”,即進行操作反思并解決操作問題的能力;能協助他人解決操作難題。在這一階段,實現由“心有余而力不足”到“隨心所欲”的跨越。
四、第四層級:森級即出師級訓練階段(Forestlevel)
對于森級的技巧級培訓方向,其實訓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潛意識操作(Subconscious Operation):經過不斷“用心”操作后,逐漸實現對全程潛意識地、不假思索地自如操作,形成技能操作的“條件反射”。
第二步,冥想操作(Meditative Operation):對整個操作過程進行回憶、冥想、反思、整合、重組、創新。冥想時,通過“對各個動作元素進行局部想象”,對易錯之處,要在大腦中對其“動作元素”進行改良或創新,或發現理論的瑕疵、缺陷,并進行完善或創新,以指導后續或他人的實際操作。
第三步,無意識操作(Unconscious Operation):經過反復“用智”全自動地、無意識地操作整個過程后,形成新的操作技巧或操作技法。同時,能夠獨立解決操作難題。此時“行有余力”,“余力”用于改良創新,或解決操作難題,或指導他人操作。
技巧級的訓練目標:在可能出現“非正常操作情境”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理論與操作技能相升相長、形成本能操作反應,且有新技巧或新技法;能夠進行個性化制作、生產;形成新技巧或完成新作品、新產品;培養操作者的“技能創新力”,即形成新技能;能指導他人操作。在這一階段,實現由“隨心所欲”到“游刃有余”的飛躍。
對于森級的技藝級培訓方向,其實訓的具體方法和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潛意識操作(Subconscious Operation):經過不斷“用心”操作后,逐漸實現對全程潛意識地、不假思索地自如操作,形成技能操作的“條件反射”。
第二步,冥想操作(Meditative Operation):對整個操作過程進行回憶、冥想、反思、融合、概括、改良。冥想時,通過“對整個動作序列進行整體想象”,要對操作工藝/流程,或對理論進行優化或簡化,以指導后續或他人的操作全過程。
第三步,無意識操作(Unconscious Operation):經過反復“用智”全自動地、無意識地操作整個過程后,發展新的操作技藝或操作工藝。同時,能夠獨立解決操作難題。此時“行有余力”,“余力”用于改良創新,或解決操作難題,或指導他人操作。
技藝級的訓練目標:在可能出現“非正常操作情境”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理論與操作技能相升相長、形成本能操作反應且與操作環境和諧并給人以美感;能夠進行柔性化操作、動作;形成新的操作技藝或完成藝術品、特優產品;培養操作者的“技能美化力”,即發展新技藝;能指導他人操作。
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的理論與實踐的成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理論意義在于:一是促進從培訓教學“唯效果”的“一元論”向培訓全過程“步驟優化組合”的“可控論”理念轉變;二是推動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向實用化方向發展;三是推進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如一般動手能力培養模式)向更高層次(如高技術技能培養模式)提升。其實踐意義在于:一是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為現代職業教育領域提供一種切實可行、可操作性強的實訓法或集訓法、培訓模式;二是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能加速高技術技能培養進程,提高培訓效率,快速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渴求。
參考文獻:
[1]李國勝,許志武,龔榮偉,等.集成式高技能人才培訓法[J]現代職業教育,2017(19):36-40
[2]李國勝著.集成式高技能培訓法——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高技能培訓方法[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