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蕊
摘 要:心理工作并不全是接受受助者的負面情緒。本文從一例由學工處、輔導員、家長、心理中心聯合干預的心理危機案例出發,闡述個案在聯合干預過程中得到幫助后,內心的感激,以及咨詢師在此中體會到的感動與職業之美。
關鍵詞:心理工作; 聯合干預; 心理危機
中圖分類號:R395.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140-002
作為一名高校專職心理工作者,時常會被人問起:別人是不是經常會把負面情緒倒給你,你要當別人情緒的垃圾桶?的確,在心理咨詢、特別是危機干預中,時常要和來訪者一同面對他們糟糕的情緒、難解的困境,咨詢師自身也會偶感些許無奈。但心理咨詢是和來訪者一起走過的一段心靈的旅程,作為心理咨詢師,能夠有幸走進來訪者的內心世界,陪伴他們走出生命的沼澤地,驅散生活的陰霾,臉上綻開笑顏,心底長出力量,散發出生命之光,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美事、樂事呢?本案例的情況一開始也是有些棘手,讓輔導員難以處理,讓學工處犯愁,經過心理咨詢師-輔導員-學工處聯合干預,來訪者獲得心靈的成長,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困境得以解決。
一、案例背景
小宇(化名),男,大一學生。宿舍同學向輔導員反應小宇夜里經常做噩夢,夢游,大喊大叫,讓人很害怕。并且小宇在宿舍有些懶散,宿舍同學擔心小宇的行為會讓宿舍評不上文明宿舍,影響宿舍的集體榮譽。宿舍長多次提醒,小宇不但沒有改正,反而心生記恨。前一日小宇從外面回到宿舍,又與室友發生爭執。小宇沖上去想要去打同學,但室友在上鋪,沒有打到。宿舍同學因此都很害怕,擔心再次被小宇傷害,于是提出換宿舍的要求。
輔導員難以處理,將此事上報學工處。學工處鑒于小宇的睡眠問題,考慮是否由心理問題引起,建議心理中心介入,進行心理評估和干預。
二、心理評估
1.基本情況:小宇身材高大,長相成熟粗獷。性格開朗,善于表達。但看上去面容憔悴、臉色暗沉,像是長期缺乏睡眠。目前成績一般,但沒掛過科。平時喜歡打籃球。
2.睡眠問題:自述從高中開始,夜里經常大喊大叫,做噩夢。常夢見蛇,夢見黑屋,感到焦慮、恐懼。半夜經常會夢到一些蛇等可怕的動物,會喊爸爸媽媽一起過來抓,很是驚恐。爸爸媽媽會立刻起床,喊醒小宇并進行安慰。小宇過一會兒清醒過來就好了。小宇會因此白天精神不好,打瞌睡。自述自高中以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深受睡眠問題的困擾,每天都感到很疲憊,心情也很不好。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能夠解決。
3.既往診療史:來到大學后,小宇知道這個癥狀會影響宿舍同學,也很無奈。發生上述事件后,小宇去過睡眠科看病,并積極配合治療,但不見好轉。至今沒有進行過心理咨詢,也沒去過精神科診治。
4.人際關系:小宇自述人際關系良好,但都是以前高中的朋友,大學校園里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
5.家庭情況:父母工作穩定,家境良好,平時對小宇比較關心。
6.沖突詳情:自述那天和一個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回來后因為無意中碰到了舍友的東西,舍友問為什么碰他的東西?兩個人發生一些爭執,當時情緒有些激動,就想上前打他。但室友在上鋪,并沒有真的打到。這個舉動讓舍友很害怕。經輔導員調解,已向室友道了歉,但目前和室友沒有交流。小宇對于自己做出這樣的舉動深感后悔,表示以后會控制好自己的言行。
三、干預過程
1.評估:評估小宇的睡眠、人際、性格、學習、愛好、沖突發生的過程等情況,未發現小宇有幻覺、妄想、抑郁、躁狂、強迫等精神病性癥狀,可以排除小宇患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雙向情感障礙的可能性,考慮小宇是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性心理問題。
2.心理教育:對照學生手冊,對小宇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
3.關于夢的討論:和小宇討論他的夢,夢境、夢中的感受和現實的聯系,分析這些夢境和現實的關聯,并解釋夢中的驚恐、焦慮的情緒可能是現實中被壓抑的情緒的表達。小宇悟性很高,很受觸動,甚至很震驚。當時“騰”的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站在窗邊望著窗外,思索了許久。
4.建議:考慮到小宇受睡眠問題困擾多年,睡眠門診療效不理想,建議其去精神科進行診療,并進行持續的心理咨詢。
6.匯報:將小宇的情況匯報學工處,因小宇在潛意識中壓抑了極度的焦慮、恐懼情緒,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再加上小宇并未對同學造成實質的傷害,而且認錯態度誠懇,并積極配合醫學治療和心理干預,建議學工處免除對小宇的處分。
7.反饋:將小宇的情況反饋給輔導員,并建議:(1)輔導員聯系家長,告知小宇的相關情況,并建議家長帶小宇到精神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精神科進行檢查;(2)心理輔導員對小宇的室友進行心理輔導,評估室友受驚嚇后的情緒狀態,并進行心理干預;(3)輔導員告知小宇的大致情況,并征求室友的諒解,和小宇室友商討換宿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干預結果
1.室友了解到小宇的情況,因小宇積極配合治療、真誠道歉的態度,原諒了小宇,并表示可以繼續和小宇相處,不再要求調宿舍。
2.學工處采納了心理中心的建議,沒有對小宇進行處分。
3.家長帶小宇去精神科檢查,排除了精神疾患,夢游的原因是長期壓抑的焦慮情緒所致,醫生建議進行心理咨詢。
4.小宇在第二次咨詢時,已經反饋幾年來第一次在一周內沒有做噩夢,反而做了好夢,終于能睡個好覺,緊張焦慮的情緒得到緩解,感到很放松,很開心。
5.在心理中心持續幫助下,小宇最終驅散了心中的陰霾,內心逐漸充滿陽光,和舍友和諧相處。
五、總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心理援助,使之盡快擺脫困境。在本案例中,小宇的舉動導致宿舍同學受到驚嚇,難以應對,提出換宿舍這一改變原有生活模式的要求,處于心理危機狀態。而小宇因自己的舉動受到同學的排擠,甚至要遭受學校的處分,也處于心理危機之中。因此小宇及其宿舍同學均需要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在大學校園里,像小宇這樣的心理危機時常發生。在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時,單靠心理中心一個部門,心理咨詢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多方合作,協同處理。
本案例是一起由學工處、輔導員、家長、心理中心聯合干預的心理危機案例。在整個干預過程中,摒棄了以往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共同參與。在心理中心的指導下,輔導員和心理輔導員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學工處也根據干預情況給予合理的處理意見,使宿舍矛盾化解,傷害最小化,并使學生在沖突中獲得心靈的成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充滿了人文關懷。
危機過后,心理中心將危機干預轉為普通心理咨詢。經過持續的心理咨詢幫助,小宇最終走出心中的陰霾。小宇非常感激學校的心理咨詢服務,并在咨詢結束時說了一段話:“學校能有這么一個角落可以讓人放松;有一個老師可以聽人訴說,我感到很幸福!想和老師說“thank you”!
在那一刻,咨詢師深切體會到了心理咨詢工作帶來的感動,感受到心理工作之美!這是一種從心底自然涌現的助人之美、職業之美!
項目基金:江蘇省哲社課題思政專項“高職院校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研究”,項目編號:2019JB548
參考文獻:
[1]杜旭陽.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5):144-145
[2]徐慧俐.轉介后的心理危機干預——一位中度抑郁學生的輔導案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