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格強 王嫄 肖瀟 伊恩暉 杜兆江
摘 要:多學科教學是一種綜合案例教學、問題導向以及多學科交叉教學的系統教學方式,在住院醫師培養方面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多學科教學法擁有優秀師資互補、提升學員全科診療能力、豐富拓展學員知識結構、有效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等顯著優勢。本文對多學科教學的三種主要模式“案例中心(CBL)”“問題中心(PBL)”“多學科工作組(MDT)”進行簡單介紹,分析了多學科綜合的意義,重點對眼科帶教過程中多學科教學應用過程進行了系統探討。
關鍵詞:CBL; PBL; MDT; 住培醫師; 眼科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188-002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對基層醫師數量和診治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開展醫療人才工程,進一步加強專題業務培訓,提升一線臨床醫生臨床知識與診斷水平,成為頭等重要大事[1]。近年來住培醫師定義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住培醫師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眼科學是臨床醫學的重要學科,由于眼科內容精細、名詞眾多且抽象,理解困難,容易造成學生對眼科的學習興趣降低,傳統的理論聯合實踐的教學模式也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一定的困難[3]。因此,進一步調動住陪醫生進修積極性、提升主動觀察問題的能力及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眼科帶教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優秀住培眼科醫師的培養,不僅需要住培醫師自己努力,同時也要積極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而多學科教學法正是一種新穎的創新教學方法。
1.概念
1.1多學科工作組(MDT)。MDT以各專業的角度對收治的患者進行診療,從而提出最佳的診療方案[4]。MDT教學內容十分廣泛,住院醫師通過自主學習和了解。MDT教學在傳統經典教學模式基礎上,突出問題導向和帶動作用,學習過程特別強化了討論環節,住院培訓醫師可以廣泛提出問題,大家集體討論分析,比較診治方案,可以有效增強住培醫師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升臨床診治水平。同時,這種邊教學邊思考提問的模式,還可以進一步拓展住陪醫生的知識視野和經驗儲備。
1.2案例為中心教學模式(CBL)。CBL教學根據所教內容選取合適經典案例,使住培醫師融入病案場景中,通過集體討論、交流經驗,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6]。比如圍繞如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臨床經典案例,結合眼睛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等相關的知識,組織學員進行集體討論,取長補短,交流提高。同時,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有針對性充電提高,提升臨床思維與實踐能力[7]。
1.3問題為中心教學(PBL)。PBL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劃分小組并討論,再結合帶教老師的輔助,從而對具體的病例進行商討[8]。PBL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以問題為學習和發掘新知識點為基點,調動學員的求知欲與學習主動性,激發住培醫師在多學科領域中的思維模式[9]。PBL的核心點是問題,通過倡導住培醫師積極提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調動學員參與學習,提升臨床診斷能力。
2.多學科結合的意義
醫學傳統教學主要為授課老師給學生授課,學生課后自己復習,其缺點是學生對臨床實踐能力缺乏[10]。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使住培醫師的實踐能力欠缺,也不易于個人長期堅持,難以培養出優秀醫師。此外,傳統教學法過于強調知識積累,對實踐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不大。此外,眼科雖然屬于一個相對獨立科目,但仍與不少醫科存在聯系,多學科教學有利于醫師站位全局解決問題[11]。因此,對于眼科住陪醫生開展多學科教育十分必要。
MDT、CBL和PBL在教學中各有側重點。MDT教學主要為臨床多個學科綜合成一個組,從各自的角度探討患者病情并提出詳細的診療方案[12]。住培醫師帶教的過程中使用MDT方法,不僅使住培醫師學習到不同學科的最新理論知識和技術,而且能夠很好地培養眼科住培醫師的臨床邏輯思維,從而全方位的理解復雜疾病[13]。CBL著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真實案例的探討,鼓勵住培醫師學以致用[14]。PBL通過以問題為核心,小組討論的模式,培養住培醫師的自主學習能力及交流能力。PBL讓住培醫師通過組建團隊進而集體提出問題并自發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側面引導,得出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15]。眼科住培醫師不同于一般的實習學生,其作為一名臨床醫師必須對臨床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各種疾病不僅需要作出及時的應對措施,而且在工作中還需要同事之間的互相協助,而PBL則可以很好地提高眼科住培醫師的團隊精神。
眼科是一種醫學專業,專業性極強,病因多、情況復雜、診斷難度高。常規學習培訓無法兼顧各類住陪醫生需求,本院開展的多學科(MDT-CBL聯合PBL)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切入點,發掘新的理論知識,并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的方法,且與實踐臨床病例相結合,住培醫師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學習。住陪醫生針對疑難雜癥,可提出自己的診療方案,同時可以通過團隊協助,最后組織多學科帶教老師會診,指出住培醫師自己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及誤診或漏診現象,達到交流學習進步的目的[17]。多學科帶教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充分調動多學科師資力量,可有效解決學不懂、困惑、不會用的問題。本院自從開展了多學科住培眼科醫師的教學模式后,成績和水平顯著提高。
3.眼科帶教過程中多學科教學應用過程
3.1備課帶教老師依據住培醫師教學目的及內容,選擇眼科典型病例或疑難雜癥,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問題。問題的內容需要具備一定深度,確保住陪醫生探討與研究。比如青光眼黃斑病變等,住培醫師同時圍繞臨床病例及問題,參考書籍資料及網絡知識,最終得出該類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診療方案[18]。
3.2學科協作帶教老師對典型的病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組織相關科室(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影像科等)老師一起參與。多學科工作組的簡要流程如下:首先針對本案病例,住陪醫師根據其學習和討論成果,匯報診療方案;其次,到場各科室相關專家進行現場點評,從不同角度分析病例特征特點;最后,整理收集討論成果,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之一其與血-視網膜屏障破壞相關,總結最佳診療方案。通過這種完整體系的學習,有助于住培醫師對該類疾病更清晰的認識,并熟記診療過程[19]。
4.討論
眼科學教學內容抽象、不易理解、且內容繁多,不僅需要住培醫師自主學習力強,而且需要帶教醫師嚴謹且具有邏輯性的理解和積累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才可以使住培醫師更深入地了解眼科醫學知識內涵。與多學科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帶教老師為中心,學生處于從屬地位,單向灌輸較多,缺少教學過程中的溝通,學生是始終處于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僅使住培醫師的主動學習力及創造思維力欠缺,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住陪醫生依賴心理,無法真正提升臨床診斷能力[22]。相比之下,多學科教學模式(MDT-CBL聯合PBL)應用在眼科住培醫師的教學,在充分吸收了傳統教學模式優點基礎上,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充分整合專家資源,可有效豐富住陪醫生知識視野,提升臨床診斷能力。
基金項目:醫學實習基地建設工作的研究與實踐(YDJGY18-06)
參考文獻:
[1]Michael J. Fliotsos,Sidra Zafar,Fasika A. Woreta,Peter M. Ugoh,Divya Srikumara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phthalmology Resident Physician Performance Based on Use of Parental Leave[J]. Journal of Academic Ophthalmology,2021,13(1) :e1-e4
[2]Ryg Peter A,Hafler Janet P,Forster Susan H. The Efficacy of Residents as Teachers in an Ophthalmology Module[J]. 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2016,73(2) : 323-328
[3]代佳靈,何謙,何為民.眼科參與多科疑難會診及多學科團隊門診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21,41(01):59-62
[4]溫佶俐,陳俊杰,邵慧君,王凱璇,陳俊良,黃紅艷.斜視復視多學科聯合診療的必要性[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20,42(08):575-579
[5]干錦華,劉利,范秋梅,蘭根銀.多學科協作模式延續護理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20,49(14):2326-2329
[6]杜蓉冰,呂素珍,潘紅英.多學科團隊協同延續護理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0,35(13):86-89
[7]黃文潔,陳麗明,蔡小莉,張茜.多學科合作一體化管理用于提升眼科患者入院前就醫體驗[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1):220-222
[8]丁宇華,王玨.橫向多學科聯合教學在眼科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32):189-190
[9]張勝利,林禾,黃烽.應規范強直性脊柱炎相關性葡萄膜炎的多學科診治[J]中華內科雜志,2019(02):85-88
[10]許薇薇,宋舟.眼科規范化培訓現存問題及改進建議[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05):119-123
[11]謝荷,鄧黎,潘安鵬,王毓琴.基于SPOC平臺的多維度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眼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01):106-107
[12]胥輝豪,劉一丹,鄭小波,劉娟,封海波,楊恒,吳柏青,王立斌,丁孟建.案例教學法聯合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小動物眼科學》教學模式中的探索研究[J]畜牧與獸醫,2020,52(12):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