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波光粼粼的滹沱河,滿目蔥綠的柏坡嶺,環抱著一個靜謐的村莊——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這里坐落于太行山深處,是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黨中央在這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全國勝利,進而建立了新中國。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這里動身前往北平。臨行前,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
黨在西柏坡時期的革命實踐,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柏坡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明確提出,“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70余年間,以“兩個務必”“趕考”等為主要內容的西柏坡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在百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堅守誓言、英勇奮斗,在廣博厚重的燕趙大地上、在珍藏至今的紅色檔案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記。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河北各地充分利用紅色檔案資源,唱響檔案聲音,講好黨的故事,努力在弘揚西柏坡精神方面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在積極作為中彰顯使命擔當
中國共產黨在平山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和檔案史料,這些都是寶貴財富。平山縣檔案館館長范洪偉告訴記者,近年來,縣檔案館積極做好檔案利用服務,協助縣委宣傳部查找利用館藏紅色檔案,建立紅色教育基地,開設檔案展覽,并為平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平山縣革命舊址、平山縣曹火星紀念園等提供了大量紅色檔案資料。此外,平山縣共有717個行政村,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革命故事。為留存平山歷史,平山縣實施了“平山村莊考”文史地理調查工程,縣檔案館主動作為,為項目提供了大量檔案資料。
“毛主席,親切的囑咐牢記住,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好作風……”一直以來,到西柏坡紀念館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講解員的快板聲不時響起。西柏坡紀念館研究中心主任康彥新介紹說,近年來,西柏坡紀念館積極作為,利用紅色檔案資源開展系列重大節慶和紀念活動,推出系列展覽,完成重大接待活動,以宣教研究為突破,持續提升業務工作水平。西柏坡紀念館打造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主題情景講述劇,赴雄安新區等地巡演20余場;舉辦“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巡回展,在陜西等地巡回展出;出版《七屆二中全會實錄》《西柏坡記憶》《西柏坡口述歷史》和《趕考——新中國一路走來》西柏坡專刊,夯實西柏坡精神理論研究基礎。2019年以來,西柏坡紀念館共完成重大接待活動30余次,包括中宣部“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舉辦的“閃光的足跡——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你”大型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啟動儀式等;推送和引進“弘揚西柏坡精神,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等展覽14個;提供講解7000余批次,接待觀眾560余萬人次。今年3月,西柏坡紀念館開展的檔案征集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目前已征集到包括東北解放紀念章、復員軍人登記表等在內的一批珍貴檔案。
依托紅色館藏講好革命故事
河北紅色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熱土。近年來,河北省檔案館依托紅色館藏,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唱響檔案聲音,講好河北故事。一是圍繞重要時間節點,舉辦檔案文化展。如,2016年,舉辦“輝煌燕趙 黨旗飄揚——河北黨史圖片檔案文獻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在燕趙大地上艱難曲折的探索和偉大輝煌的成就;2017年,圍繞革命先烈李大釗逝世100周年,舉辦“鐵肩擔道義——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檔案文獻展”;2019年,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2020年,圍繞脫貧攻堅收官主題,舉辦“燕趙答卷——河北省脫貧攻堅成果展”。二是結合重大時代命題,創新開發檔案文化產品。如,打造《檔案河北·黨旗飄揚》7集系列專題片,講述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業績;制作60集《世說新語 檔案百年》專題片,以檔案視角宣傳紅色河北、英雄河北;拍攝8集電視專題片《檔案話“長蘆”》等。三是依托館藏珍貴檔案資源,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開發檔案微視頻等文化產品。如,拍攝9集檔案文化微視頻,通過檔案宣傳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檔案系列微視頻《河北記憶》;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精心制作系列微視頻《小康之路》《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河北省檔案館在檔案宣傳工作中堅持精品意識,不斷推出編研精品力作,以實際的工作成效塑造河北檔案文化形象,先后編輯出版了《西柏坡檔案》《河北抗日戰爭檔案文獻圖片集》等一系列作品。按照國家檔案局部署,省檔案館積極推進《抗日戰爭檔案匯編》編纂工作,完成1—4卷編輯任務。
為進一步用好用活紅色檔案資源,講好紅色檔案故事,2019年以來,河北省檔案館組織開展了“榮歸故里——將英烈精神在山水間傳遞檔案公益活動”,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烈士犧牲證明檔案信息,尋找烈士后人,廣泛宣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兩年來,省檔案館共公布英烈檔案信息116條,尋找確認了36名烈士后人信息。此項活動是依托紅色館藏,讓檔案“活”起來,用檔案講好河北故事的一次創新,成為了該館的一項品牌性活動。依托“榮歸故里”活動制作的兩部微視頻作品《烈士歸家路》《一封戰火家書? 致最親愛的你》入選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檔案局和共青團中央聯合指導,中國青年網、北京衛視《檔案》欄目共同主辦的“新中國70年,鎮館之寶70件”榜單。
河北省檔案館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深入挖掘檔案中的愛國主義素材,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同時,積極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圍繞開展“紅色檔案進課堂”活動,與河北大學共同開辦檔案思政課。省檔案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冀小蘭”立足館藏,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發布愛國主義教育類圖文信息百余篇。
展百年奮斗史 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河北省各級檔案部門積極發揮檔案工作優勢,上下聯動、通力合作,全力服務建黨百年慶祝活動,通過紅色館藏追尋蘊含其中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印記和初心故事。4月13日,省檔案館正式推出全省“黨史宣傳大聯播”,展示全省各地紅色館藏檔案,彰顯初心使命,傳遞蘭臺人的心聲。目前,承德市、秦皇島市、邯鄲市、安新縣等地檔案部門通過館藏紅色檔案講述其背后的感人故事,發表《李大釗與熱河早期革命》《從“紅船”到“紅橋”》《〈人民日報〉與邯鄲》《雄安這片熱土上的第一個黨支部》等一系列文章,深情講述黨的歷史,追憶崢嶸歲月,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這是現存于河北省檔案館內的一件珍貴檔案,是1933年發布的一篇題為《河北革命互濟會為公葬無產階級導師李大釗同志宣言》的祭文……”5月1日,河北省檔案館與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推出33集系列微紀錄片《紅色檔案印初心》,這是第一集《李大釗同志精神不死!》的開場白,畫面中一張輕薄又略帶褶皺的祭文紙稿帶給觀眾穿越時空的感動。河北省檔案館館藏革命歷史檔案共有10.6萬余件,目前全部進行了數字化掃描,共開放利用6.7萬余件。一件件珍貴的紅色檔案,見證了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訴說著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
此外,河北省檔案館高標準辦好檔案展覽展示活動,全面展現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同時推出一批生動鮮活的檔案影視作品、編研成果等,積極參與籌辦省委主辦的“英雄的土地 偉大的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河北黨史圖片檔案文獻展”,拍攝黨史教育視頻公開課《誓言無聲》(8集),編印《誓言無聲——檔案中的河北黨史》。
去年9月以來,河北省檔案館積極籌劃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制定《河北省檔案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工作方案》,聯合全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共同推出“用檔案講黨史”系列宣傳活動,以點帶面、以上率下,逐次推開,充分彰顯檔案在傳承紅色基因方面的獨特價值,樹立檔案文化品牌,包括制作黨史視頻公開課、編寫黨史教育紅色讀本、制作百集系列短視頻并推出同名讀物、舉辦慶祝建黨百年檔案文獻展覽、印制河北黨史畫冊等。
此外,河北各級檔案部門積極開展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檔案資料征集活動,搶救保護散存于社會的紅色檔案史料,用實際行動彰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省檔案館與相關媒體及省委老干部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建黨100周年檔案資料征集活動,及時跟進收集整理全省迎接建黨百年相關重大會議和重大活動檔案;與《燕趙都市報》聯合征集與河北黨史相關的紅色檔案資料……
百年歷程篳路藍縷,七十余載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邁上新征程,河北各級檔案部門將繼續弘揚西柏坡精神,圍繞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全面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和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利用體系、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站高望遠、爬坡過坎,實現跨越式發展;繼續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堅持不懈奮斗,書寫更加優異的時代答卷;繼續牢記“兩個務必”,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讓西柏坡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本文轉載自《中國檔案報》2021年5月17日總第36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