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要】為了將語文能力的培養與三維目標的實現緊密相連,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三維目標,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更高效,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困惑,并提出了具體且可操作的突破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課程標準
一、引言
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程時,在教學設計環節會接觸到關于課程目標的相關知識。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是必須考慮的,但在理解時發現教師的課堂講解和先進的有關三維目標的理念相比較有所出入,加之筆者在理論學習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對三維目標的理論理解和課堂教學實施出現了困惑。所以,想借此次機會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理論體系,以解困惑,同時希望能夠幫助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找到實施三維目標的具體操作方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具有語文味的課堂,最終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三維目標體系的解讀不夠
1.三維目標概念的理論化
有關于三維目標的概念界定,很多專家學者與研究者都給出了相關的解釋和分析。可是當小學語文教師嘗試將理論付諸教學實踐時,才發現自己不能完全理解過于理論化和概括化的三維目標,在理解時出現思維僵化。有少部分教師不能確切說明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的具體內涵,多數教師也因平時教學任務過多并沒有時間深入了解它。
2.過程與方法維度解讀的抽象化
過程與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最具動態性的,與它有關的行為動詞一般包括理解、掌握、學會、運用、體會、揣摩等。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在教學目標中充分體現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實際觀察中雖然看到了部分語文教師的努力,但是教師對這一目標的理解僅僅局限于淺顯層面甚至具有錯誤解讀。例如,以蘇教版第十冊課文《大江保衛戰》第二課時教案設計(教學目標部分)為例,某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緊扣三維目標,將“積極搜集本次洪水泛濫和英雄人物的有關資料”作為主要目標,這就有些喧賓奪主。
(二)三維目標設計不全面
1.固有模式的籠統化
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設計時所形成的固有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設計三維目標時總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來應用于教學中,忽視了課文的差異性和教師本人在教學中的創造性,忽略了教材中所選內容的教育價值。小學語文教材所編纂的每一篇課文均是相關工作者兢兢業業,按照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而細心挑選的優秀作品,包括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口語交際等內容,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不勝枚舉。這些不同主題的文章以及口語交際被分門別類地安排在教材的不同單元,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于不同題材、不同思想感情或不同知識的認識和鑒別能力,能夠在日復一日地學習中體會到語文的多面性,從而提升語文素養。所以根據每一篇文章以及內容的不同,應該設置不同且具體的教學目標,而不應籠統使用一套固有的模式去教育學生,這是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
2.情感與態度維度的爭議性
眾所周知,語文教育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如果說工具性指向知識與技能目標,那么人文性則指向情感目標,為學生形成語文素養做鋪墊。反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既是學習語文的開端,也是學習語文所要收獲的目標之一。現如今,很多教育工作者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專家說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語文味,于是廣大一線教師就開始摒棄自己舊有的觀念,盲目轉向做一場盛大的表演:要么語文課堂過分自由,要么語文教師將主觀感情強加于學生身上,使學生失去自主性。教師開始對所謂的“語文味”極端重視而忽視了最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教學,使語文教學成為氫氣球,教師自以為是的熱情使得這只氣球不堪重負而趨向爆炸。
(三)三維目標實施難度大
1.知識的掌握目標的實現仍占主導
語文課堂上對知識的不懈追求成為一種病態,使得其他重要目標的培養處于次要地位或者更低的地位。過分強調知識的教學便造就了一批終日埋頭于題海的學生。小學生每周回家就是不停地寫各科卷子,兩天下來要寫五六份之多,嚴重壓榨了他們的休息和娛樂時間,童年的負擔顯得如此之重。語文教師每次上課總是突然在一些知識點處停下而不停地告訴學生:“這類知識點是一定要考的,必須要記下來,考試中百分之百會出現,別到考試時候遇到了還怪我沒講。”
2.情感與態度維度目標的實現過于薄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因很難進行量化分析,所以實現起來較為困難。它只能通過語文學習中的潛移默化才可能得以實現,具有滲透性的特點。它指向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其實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的長期的積極的努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一目標的實現往往流于形式,具有更多表演性質。
三、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體系構建的突破途徑
(一)以培養語文素養為目的,糾正三維目標的理解偏差
1.教師圍繞語文素養的培養來具體解讀三維目標
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目標狀態,是通過語文教學而在學生身上形成的結果性東西,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個性品質以及心理認知方面的積累和提高。從語文這一學科來看,應該將三維目標具體理解為語文的三維目標。如今的語文課堂多了情感的共鳴和融入,打破了過分注重知識灌輸的傳統,但不應該忽略最基礎知識的教學,或者過分關注陳述性知識而忽略探索與動手能力和程序性知識。一線教師應該根據三維目標實現要求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關注語文素養的培養在三維目標實現中的作用。
2.教師勇于改變思想觀念并敢于推陳出新
過去,教師培養語文素養的方法比較單一,偏重于知識傳授,通常是把教材分成多個具體的知識點,并形成自認為十分嚴密的知識系統。這樣導致語法、概念、技巧等充塞課堂,閱讀教學中往往加入大量枯燥的分析,作文教學則大談方法等布局謀篇的結構知識,使語文教學效率低下。過程與方法目標大部分是以教師的主觀想法來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操作能力。比如小組討論,討論的問題往往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而不是學生發現的問題,顯然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學生在課堂情境中往往會發現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師生之間有時會擦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有所發現和創新而感到欣慰并鼓勵他們。教師對于學生的意見可以選取有價值、有意義的進行討論,不要一味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于學生的思維之上。
(二)構建促進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實現的平臺
1.創設三維目標設計展評常規平臺
為了更新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對三維目標的認識,引導廣大語文教師充分鉆研教材,精心備課,精確表達教學設計意圖,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性,可開展全校性的教案展評活動,促使每位教師在展評中認真交流學習,詳細記錄學習感受。組織語文教師參加教案展評活動,發現語文教師在備課方面的亮點及不足之處,促使全體語文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提高語文教師的備課水平和教學能力。
2.為教師構建以三維目標為研究對象的校本研究平臺
校本研究是基于學校和為了學校的研究。學校主體包括教師,但最主要的是學生。每個學校的學生在學情上是有差異的,就整個學校而言也是具有地方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各個學生的學情開發出合適的課程,體現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個人風格。所以學校要為教師構建以三維目標為研究對象的校本研究平臺。
3.鼓勵教師大膽發揮自己的長處,積極參加以三維目標設計為依托的教學設計活動平臺
每個教師的個性、教學風格、教學時間和經驗是不同的。有些教師性格活潑而熱烈;有些教師性格沉穩而理性;有些教師年紀和工齡雖淺,但對教學很有激情;有些教師雖然年齡較大,但仍舊辛苦耕耘于教學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充分掌握教師的心態差異與不同個性,幫助他們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讓經驗豐富的教師帶動經驗較淺的教師共同成長,使性格活潑的教師為語文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各個年級的語文教研組設立一個組長,這位組長可以博采眾長地將每位教師關于三維目標的看法和觀點融進課堂教學設計中,從而創造出一份凝聚每位教師汗水和智慧的教學設計。
四、結語
教師就是一群站在路邊為學生鼓掌的人,他們是一批批充滿著青春活力的跑步者。無論怎樣研究語文教學三維目標,目的都是為教育事業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做一些貢獻,這些研究雖有不足之處,但不容小覷。語文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實踐方面多下一些功夫,一方面了解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和分析找到一條相對清晰的路徑來啟發那些愿意坐在路邊鼓掌的偉大且無私的教師們,使得語文教學三維目標能夠在新課改中發揮積極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張丹丹.小學語文三維目標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3.
錢明明.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實現困惑和對策個案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王媚娥.淺析三維教學目標的辯證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3(3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