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蓉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能夠有效培育學生的文化內涵,而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閱讀教學實踐與創新,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語文閱讀;實踐;創新;策略
一、引言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若一味地向學生講授閱讀知識,無法讓學生充分理解與應用。鑒于此,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創新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展開實踐與創新,讓學生對所學習的語文閱讀展開良好的理解和運用,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學習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展開具體的分析與研究,希望給廣大教師提供些許意見與幫助。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實踐與創新的必要性
首先,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創新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若想要真正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知識講授,首先應當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對學生展開知識的講授時,會使閱讀教學過于枯燥、乏味,使學生無法快速掌握語文閱讀技巧,無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創新閱讀教學形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出對于閱讀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與應用閱讀技巧,使其對語文閱讀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其次,閱讀教學的創新與實踐能夠有效拓寬閱讀教學的維度。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生活經驗各不相同,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對閱讀方面的興趣存在一定差異。針對學生的差異,語文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若依舊運用較為枯燥的教學手段,就無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反之,實踐與創新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彌補這一不足。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展開閱讀教學,拓寬課堂教學的維度,滿足各個學生對于文章閱讀的實際需求,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影響。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雖然語文閱讀教學受到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高度重視,但是從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依舊存有諸多不足需要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學過程死板枯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響應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關于有效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要求,雖然不同程度創新了教學形式,但是依舊存在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并未針對不同的閱讀資源靈活應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嚴重阻礙了教學的順利推進。還有一些教師雖然在教學中能探索適合自身的教學形式,但是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展開創新,從而造成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使得教學過程枯燥無味,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忽略了培育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提升閱讀水平的前提。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語文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未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無法真正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以上是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實踐與創新的有效對策
(一)開展分層教學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分層教學法,將班級學生劃分層次,依據不同的層次運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展開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些差異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教學內容,對學生展開分層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首先,針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語文教師應強化這部分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鞏固生字、生詞,讓學生做到流暢地閱讀文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其次,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記憶,引導這一層次的學生展開語文閱讀學習,使其更好地掌握閱讀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再次,針對語文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著重培育他們的語文閱讀技巧,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另外,在運用分層教學法展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層次劃分與教學手段的分層并非一成不變的。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小組合作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積極創新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除了重視多樣化閱讀教學內容之外,還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展開知識講授。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傳統教學形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采用此種教學形式,不但能夠充分激發出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與熱情,而且可以直觀、生動地向學生呈現語文閱讀的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章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另外,語文教師可以對班級所有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為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并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使每個小組都可以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閱讀任務,并讓各組學生進行閱讀分享與展示。如此能夠防止學生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狀況,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
(三)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展開個性化閱讀
不同學生的閱讀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對于同一事物的看法與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差異,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的想法,使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發揮更多的創造性,而不是局限于固有的閱讀形式與思維形式中。語文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時應當積極鼓勵學生發揮出特長,促進學生展開個性化閱讀。
(四)對教學內容展開創新
語文教師應當提升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度,對教學內容展開創新,否則無論運用多么合理的教學對策,都沒有辦法真正實現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一目標,甚至會讓學生喪失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語文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展開科學、合理的創新。
首先,語文教師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展開有效歸納。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理,對新鮮事物充滿求知欲望。語文教師應對教學內容展開全面規劃,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語文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充滿趣味的知識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再次,語文教師應對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知識展開指導,以免學生雖然學習了相關知識,卻不理解其含義,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首先,語文教師應為學生構建一個團結、友愛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意識。
其次,語文教師應重視結合學生心理來展開閱讀指導,從而推進學生健康發展。
再次,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的滲透,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有效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教學內容與形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與完善,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梁穎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4):59.
林春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5):119.
蒙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87-188.
李靜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2):55-56.
柯紅梅,向志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創新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2):104-105.
朱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與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7):185.
陸琳.“教為不教”的理論指導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踐與創新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4):31-32.
王明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2):53-55.
倪網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J].全國優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19(06):70-71.
張晶.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