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 陳艷珊 彭曉嵐 鄒茗丹 曾惠舒 明婧 黃北京
羊水是胎兒體液平衡、維持羊膜腔內恒溫、保護和促進胎兒發(fā)育的重要物質[1]。正常狀態(tài)下,孕婦羊水量會隨著妊娠進程而逐漸增加,至分娩前4 周達到頂峰,隨后逐漸減少,頂峰量約為1000~1500 ml[2]。羊水過多是指孕婦羊水量>2000 ml 的特殊狀況。研究提示,羊水過多孕婦易出現早產、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產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甚至可致使胎兒或孕婦死亡[3]。因此,重視孕婦羊水過多,予以及早的診治意義重大,可保障母嬰安全,改善母嬰預后。本文即選取羊水過多孕婦96 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羊水過多的原因,明確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究相應的處理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0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96 例羊水過多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2~35 歲,平均年齡(28.69±3.23)歲;初產婦46 例,經產婦50 例;孕周25~36 周,其中25~30 周孕婦51 例,31~36 周孕婦45 例。急性羊水過多孕婦20 例,慢性羊水過多孕婦76 例。重度羊水過多孕婦6 例,輕中度羊水過多孕婦90 例。
1.2 納入標準 納入孕婦均確診羊水過多,符合診斷標準,即妊娠期羊水>2000 ml或孕婦任何妊娠時期B超檢查下羊水最大暗區(qū)垂直深度測定>8 cm,羊水指數>25 cm[4]。納入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1.3 方法 本院通過病歷查詢、隨訪等方式了解孕婦基本信息及妊娠結局,分析孕婦羊水過多異常因素,比較不同羊水過多發(fā)生時間、不同羊水過多嚴重程度、急慢性羊水過多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情況,并分析羊水過多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1.4 判定標準 羊水過多嚴重程度判定標準[5]:以孕婦B 超檢查下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8~15 cm,羊水指數25~45 cm 為輕中度羊水過多,以孕婦B 超檢查下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16 cm、羊水指數>45 cm 為重度羊水過多。羊水過多急慢性判定標準[6]:以孕婦數日內羊水量繼續(xù)增加為急性,以孕婦>1 周羊水逐漸增多為慢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作多因素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孕婦羊水過多異常因素分析 孕婦羊水過多異常因素主要有孕婦妊娠合并糖尿病7 例(7.29%)、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54 例(56.25%)、胎盤絨毛血管瘤2 例(2.08%)、原因不明33 例(34.38%)。54 例胎兒先天畸形異常中產前診斷45 例,其中(有多發(fā)畸形者按不同畸形分別統(tǒng)計列出):無下頜并耳畸形1 例、嚴重小下頜1 例,單純唇腭裂10 例,食道閉鎖2 例、十二指腸梗阻3 例、腸扭轉1 例、腹壁裂并內臟外翻2 例;膈疝2 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樣增生4 例、Cantrell 五聯癥1 例;多發(fā)性關節(jié)攣縮癥2 例、短肋多指(趾)畸形2 例;無腦兒2 例,全前腦3 例,開放性脊柱裂2 例;羊膜帶綜合征2例、單絨毛膜囊雙羊膜囊雙胎輸血綜合征2例;未見結構明顯異常,羊水檢查核型分析染色體異常4 例。產后診斷9 例:皮-羅氏綜合征1 例;食道閉鎖并氣管瘺2 例、小腸閉鎖1 例、腸旋轉不良并腸扭轉2 例、全結腸型巨結腸1 例,肛門閉鎖2 例。見表1。

表1 孕婦羊水過多異常因素分析(n,%)
2.2 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情況分析 以羊水過多出現早產、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產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共18 例。其中羊水過多發(fā)生時間為妊娠30~36 周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28.89%高于妊娠16~30 周的9.80%,急性羊水過多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50.00%高于慢性的10.53%,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4。輕中度羊水過多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17.78%與重度的33.33%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不同羊水過多發(fā)生時間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比較(n,%)

表3 不同羊水過多嚴重程度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比較(n,%)

表4 急慢性羊水過多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比較(n,%)
2.3 羊水過多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 經由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羊水過多病發(fā)時間、起病速度均為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見表5。

表5 羊水過多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
現階段,臨床認為孕婦妊娠中晚期胎兒羊水交換主要以胎尿排泄、吞咽羊水兩種途徑進行,羊水量由母體、胎兒、羊水三者雙相交換獲取動態(tài)平衡得出,若代謝、交換異常,便可導致羊水量的異常,羊水過多即羊水生成大于排泄的結果。該理論可能是羊水過多的發(fā)生機制,受到了廣泛的認可。研究提示,羊水過多病因較多,且約1/3 的孕婦病因不明,為特發(fā)性羊水過多[7]。本研究中,納入96 例羊水過多孕婦中有33 例(34.38%)孕婦無異常因素,這與臨床研究大致相符,但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胎兒先天性畸形、巨大胎、胎盤早剝、臍帶扭轉等因素已經被明確,且以胎兒先天性畸形占比最高,需引起重視。研究提示,若胎兒呼吸道、消化道存在異常,可導致羊水吞咽吸收速度減緩;若胎兒為無腦兒或者其余神經管畸形時,腦脊液滲出會增多,從而導致羊水增加,并阻滯羊水的排泄[8,9]。此外,母體因素(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肝內膽汁淤積癥)、胎盤因素(胎盤早剝、胎盤水腫)占比也較高,這可能是因為母體合并癥會導致機體高糖、高滲透性利尿,影響胎兒的尿量,以妊娠合并糖尿癥患者為例,孕婦機體抗胰島素物質匱乏,胎盤屏障對葡萄胎阻力缺乏,羊水含糖量顯著提升,增加滲透壓,大量水分便可向羊膜腔內深入,從而導致羊水過多。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胎盤異常造成羊水過多的病理機制,但羊水過多是胎盤異常孕婦常見并發(fā)癥,以胎盤絨毛血管瘤為例,有研究認為[10],腫瘤可生成臍血管支流,導致循環(huán)障礙,或者腫瘤血管內液體滲出,從而導致羊水量增加。
羊水過多發(fā)生時間為妊娠30~36 周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28.89%高于妊娠16~30 周的9.80%,急性羊水過多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50.00%高于慢性的10.53%,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提示臨床需重視羊水過多孕婦,明確羊水過多發(fā)生時間,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理,以保障母嬰健康,改善妊娠結局。對此,作者建議,孕婦妊娠30 周以前,需加大對羊水過多的監(jiān)控,對羊水過多孕婦高度考慮胎兒畸形及染色體異常可能;對妊娠合并癥患者予以及時診治,改善孕婦血糖、血壓等狀況,降低羊水過多妊娠風險,評估圍生兒預后。羊水過多程度對不良妊娠結局有影響,但本研究結果顯示,中度及重度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和重度病例數少及畸形異常得以早期發(fā)現診斷未能繼續(xù)妊娠有關。
綜上所述,致使孕婦羊水過多的原因眾多,有結構異常、染色體以及基因學等異常,且對妊娠結局影響較大,與不良妊娠結局具有明顯相關性,需引起重視予以合理診治,以優(yōu)生優(yōu)育、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