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琴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5)
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是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借助虛擬現實手段完成室內景觀的布置與擺放,從而使人們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感[1]。然而現有設計方法在人機交互響應方面所需的等待時間過長,易導致用戶體驗感的持續下降,為解決此問題,提出一種基于VRML技術的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
三維室內設計需要利用VRML三維場景建模技術在計算機環境下營造一個相對逼真的虛擬世界,因此需要對場景模型中各個節點所在位置進行精準規劃。一般情況下,虛擬三維室內場景的構造,需要在色彩、質感、光照、形態等多個方面都保持絕對逼真性,且一個完整的構造模型應該由行為建模條件、幾何建模條件兩部分共同組成。VRML三維場景模型層次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VRML三維場景模型的層次結構圖
行為建模可利用現有的三維虛擬造型軟件,通過人工處理的方式,對室內實體景觀進行建模處理,一般情況下,其所呈現的用戶界面更偏向于圖形化,能夠較好隱藏景觀對象的表現信息。幾何建模除需要掌握室內景觀對象的物理特性外,還需要對實體景觀所處的空間環境進行考察,其所呈現的用戶界面更偏向于立體化,但基本不能與用戶對象進行三維式交互。上述兩種建模方法在應用時各有優缺點,見表1。

表1 VRML三維場景建模方法優缺點對比
針對較為復雜的虛擬三維室內設計環境來說,不能單純采用行為建模、幾何建模中的某一種方式,而是需要將二者結合,在不違背VRML技術作用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真實地復原室內空間的原有設計環境。由于行為建模的交互能力較強,在建立設計主機與體驗對象之間交流關系時,應以該項應用原則作為主要參考條件。而對于立體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室內三維空間設計環境來說,則應主要參考集合建模原理,并適當借助行為建模條件,對個別平面化景觀進行模擬與復原。
在進行基于VRML的虛擬三維室內場景設計時,單純使用虛擬現實技術來描述景觀所處的空間位置,易造成室內場景復雜度的不斷提升,從而使參與對象獲得相對較差的感官體驗。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在現有景觀支持條件的作用下,充分模擬可能出現的交互情況,從中選取出現明顯卡頓或負荷量較大的情況,并對其進行剔除處理,一方面抑制室內場景復雜度的無辜攀升,另一方面使整個室內空間環境的交互性能水平得到大幅促進[2]。本次研究采用VRML三維場景模型控制室內環境的景觀復雜度,在處理過程中由于光照等外界自然條件的影響,場景紋理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改變,但此變化并不會影響最終的室內場景復雜度消減結果(室內場景紋理是指室內景觀物體的表面細節,包括顏色、花紋等多項幾何紋理條件)。
在消減室內場景復雜度時,紋理映射能夠直接改變室內環境中的光強分布情況。所謂紋理映射,是指將一個平面紋理圖像映射到空間實體景觀表面上的操作過程。例如室內地板模型可借助圖片或照片作為紋理映射的操作依據,既能有效減少木條紋的實際應用數量,也能使細節特征得到準確表達。由于紋理映射條件的存在,基于VRML的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才能較好復原室內景觀的真實存在形態。
實現虛擬三維室內設計的動態交互主要體現在:當用戶對象的景觀視點發生改變時,能夠較為快速且準確地表現出當前景觀視點范圍內的場景環境[3]。在上述過程中同時涉及虛擬動態交互的透視投影與平行投影,具體原理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虛擬動態交互原理示意圖
目標景觀所處位置始終保持不變。在透視投影原理的作用下,該景觀在最終的虛擬三維室內環境中以點狀場景的形式存在;而在平行投影原理的作用下,該景觀能夠始終保持原有的場景存在狀態。出于體驗真實性考慮,在進行虛擬三維室內景觀設計時,需要在VRML技術的支持下,參考透視投影與平行投影原理,一方面可使室內景觀在重建后始終位于其原始存在位置處,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確保景觀的空間立體化表現效果。
隨著 VRML技術作用時間的延長,虛擬三維室內場景中景觀節點所處的位置也會逐漸發生改變。因此,為獲得真實的場景構建結果,應不斷獲取當前時間節點處,景觀節點的空間與平面位置信息,并聯合虛擬對象的時空參數結果,尋找全景圖像的最優數值結果,也就是室內全景圖的最優定位算法,實現對基于VRML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的順利應用。
為驗證基于VRML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的有效性,設計如下對比實驗。將搭載本文所述方法的計算機作為實驗設計主機,將搭載傳統方法的計算機作為對照組設計主機,閉合實驗組、對照組電源控制開關,記錄兩組人機交互響應時間的具體變化情況。詳細的實驗環境參數配置結果見表2。

表2 實驗環境參數配置
在上述物理實驗環境下,對實驗組、對照組設計方法進行實驗,并統計人機交互響應時間的具體數值變化情況。
本次實驗共分為10組,其中前5組檢測在體驗者進行視角變換時設計主機的響應時長,后5組檢測體驗者點擊鼠標后設計主機的響應時長,具體實驗結果見表3。

表3 實驗數值對比表
分析表3可知,在體驗者進行視角變換時,實驗組響應時間最大值為0.6 s、最小值為0.2 s,二者間差值為0.4 s;對照組響應時間最大值為1.2 s、最小值為0.7 s,二者間差值為0.5 s。在體驗者點擊鼠標時,實驗組響應時間最大值為0.6 s、最小值為0.3 s,二者間差值為0.3 s;對照組響應時間最大值為1.2 s、最小值為0.8 s,二者間差值為0.4 s。
綜上可知,從極大值角度來看,在體驗者進行視角變換時,實驗組數值0.6 s與對照組數值1.2 s相比,下降了0.6 s;在體驗者點擊鼠標時,實驗組數值0.6 s與對照組數值1.2 s相比,也下降了0.6 s。從極小值角度來看,在體驗者進行視角變換時,實驗組數值0.2 s與對照組數值0.7 s相比,下降了0.5 s;在體驗者點擊鼠標時,實驗組數值0.3 s與對照組數值1.2 s相比,下降了0.9 s。
在VRML技術的作用下,新型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從場景模型入手,不僅實現了對室內場景復雜度的消減,也可較好維護景觀的虛擬動態交互能力。從實用性角度來看,應用基于VRML虛擬三維室內設計方法后,人機交互響應時長數值得到了有效控制,滿足提升室內景觀交互響應效率的實際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