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強

【摘要】課程建設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品質的重要載體,也是區域教育特色品牌營建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龍江鎮教育辦公室和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擬在小學至初中的四至八年級開設日語特色課程班,通過實施鎮本日語課程實現特色貫通,讓更多的學子有機會、多平臺了解日本文化,進而培養學習的興趣,開拓國際視野,為個性化、多元化、可持續發展儲能。本文基于對2018學年以社團選修課進行教學實踐的思考,嘗試以鎮本日語課程建設的管理因素與實施策略進行淺述,旨在為更深層次的推行實施提供普適性的經驗和決策參考。
【關鍵詞】日語;課程;管理;因素;策略
課程管理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有領導、有組織地協調人、物與課程的關系,指揮課程建設與課程實施,使之達到預定目的的過程。它是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直接制約著課程建設水平的發展。
課程管理從對象和內容來看,狹義范圍上,是對課程編制過程及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信息等因素與條件的管理;廣義范圍,是對課程編制、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活動及相關因素與條件進行的管理。由此可見,制約課程管理的因素諸多,它們對日語課程實施,特別是鎮域實施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社會、文化知識是影響課程管理的外部因素
(一)政治經濟基礎為課程建設管理豐厚底蘊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關貿總協定締約國,是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正引領著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世界大潮之巔發展。而“敢為天下先”的順德精神,讓順德連續多年雄踞全國經濟百強縣榜首,龍江亦連續多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是“中國家具設計與制造重鎮”和“中國家具材料之都”,是順德區第一個以村改鐵軍創下了“萬畝奔騰”的鎮街,飲譽全國。這深深感染著每一位新時代的教育人,讓他們懷著“一旦出發、必須到達”的初心與豪情,以鎮本日語課程實施研究為著力點,推動著優教龍江工作的大步向前。
2019年始,三年投入15個億辦教育,讓最美的風景在校園;連續三年投入一千萬用于獎勵教學,讓龍江教育特色亮起來、品牌強起來、標桿“名”起來……正是經費的投入、資金的保證,讓校舍美起來,教師強起來,課程的開設與多元化發展得到了豐厚的人力儲備和物質基礎。當前,全鎮一所完全高中、四所初級中學、十四所小學校都有校本課程,周周開展日語社團、選修課活動,為鎮本日語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二)傳統文化知識為培養學生現代素養固本培元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而形成的對現實社會仍產生巨大影響的文化特質或文化模式。中日兩國作為兩個在地理與文化上緊密聯系的國家,且日本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承襲自中華文明。因此,作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的龍江,在傳承“西江美食”“兩龍文化”和現代家具產業元素之時,前瞻性地在鎮域學校高、初、小一貫制開設鎮本日語課程,以高考外語(日語)為抓手,以全鎮“一盤棋”之勢,以視聽、演練等形式,以課堂、文化節等平臺讓更多的學子更科學、更全面準確接觸并了解中日文化傳統的異同,在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同時,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
二、目標與教材、師資條件、教育對象及家校共育是課程管理的內部元素
縱觀著課改的歷程,考察過江浙、大連、上海等日語教學前沿陣地,分析了地方課程及校本課程對區域和學校教育質量與品牌化的影響,對我們推廣實施鎮本日語課程有一定的啟示。
(一)課程目標是鎮本日語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出發點與歸宿
新課改最核心的變化就是將課程目標從傳統的“雙基”(基礎知識、基礎技能)提升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日語的課程目標也從傳統的日語知識與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提升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程目標的變化同時也帶動了課程、教材與評價的變化,將影響課程內容及課程設計與實施整體的改變,影響的是整個課程體系的改變。龍江鎮義務教育階段日語課程的課程目標是建立在課程標準之上,基于鎮域學情,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通過社團、選修課開設日語特色貫通課程,設定“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四個階梯維度,著重培養學生的日語學習興趣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高中階段選擇日語作為高考外語、實現提分提質營造環境和奠定基礎。
(二)開發教材是鎮本日語課程建設與實施管理的著力點和重要抓手
當前,除龍江中學使用部編日語教材進行教學外,其它的中、小學均使用龍江中學前幾年編寫的社團校本教材開展教學。其校本教材是基于舊標準開發編寫的,從會話的講解、會話練習的深度和難度上都超出了初、小的接受度,且會話練習仍然多以機械性的重復練習為主,嚴重挫傷了兼任選修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現學活用的主動性。如果摒棄不用,隨意選用市面一套通用版教材,卻又不能滿足鎮域優教提質的特色發展要求,教學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馳”。因此,我們要結合發展目標和要求,在鎮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指導下,聚合全鎮日語教學骨干力量,分學段、分層次、有的放矢地開展鎮本日語課程的研發與實施。首先,課題組要學習研究《義務教育日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有關要求,整合龍江中學日語既有的教學資源,立足初中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制訂鎮本日語教學“大綱”,編寫難度適合、故事性強、學生感興趣且能實現拾級而上的教材,同步開發相應的學材、課件動畫及其它教學資源,為全鎮統一管理、統一備課、統一教學和統一質量評價創造便捷的條件。
(三)教育者的素質和環境是鎮本日語課程管理成功的保障
校長和教師是實施日語課程的主導力量,他們的素質直接制約著日語課程實施的水平和質量;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和能力可持續發展,是對鎮本日語課程建設與管理成效最好的評價。而家長的重視,則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鞏固及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