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如今,如何建設好一門一流本科課程成為各高校積極探索的課題。為進一步促進高校聲樂一流本科建設,進一步提高聲樂學科教育教學水平,提升聲樂學生培養質量,文章現結合學科背景,從點到面對學習聲樂作品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論述,為聲樂學生提供更具體、更直觀、更有指導和借鑒價值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學會主動思考以及解決現實問題。
關鍵詞:聲樂作品;一流課程;聲樂
將聲樂學科打造成為一流課程是本文重點思考的問題,其不僅要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還需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讓聲樂課程具有高階性、挑戰度、創新性。現結合高校學生實際,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學習聲樂作品對建設聲樂一流課程的啟示:
一、挑選適合自己聲部的聲樂作品
聲樂學科里聲部一般劃分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等。各聲部選擇聲樂作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選擇一首適合自己的并且自己非常喜歡的聲樂作品。在初學聲樂的第一、第二年應當結合自己的聲部特點,根據聲樂老師的要求合理選擇一些適合自己演唱的作品,比如專門針對聲樂學科出版的聲樂練聲曲以及一些方便演唱、旋律線條連貫優美的意大利或者中國藝術歌曲等,這一階段主要是由聲樂老師引導。第二,待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對自己的聲音有了一定的認識時,要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挑選曲目,以學生選擇為主、老師為輔。在選曲的過程中,學生要積極主動和老師交流溝通,主動完成相關音樂知識點的積累與學習,如不同語言、不同風格、不同特點、不同作曲家的聲樂作品的關聯性等知識點。這時學生的重要地位得到體現,學生在挑選作品的過程中也無形擴充了對歌曲的認知和曲目量的積累,對今后更快學習聲樂作品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第三,學生自主選擇喜歡和感興趣的聲樂作品進行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積極地調動歌唱欲望和情緒,才會更熱愛歌唱本身,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二、把握和理解旋律與歌詞的關系
在學習新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應做到將旋律和歌詞分開學習,明白歌詞里面歌唱語言的邏輯重音、語感與語境、咬字與吐字與腔體運行的關系,通過科學的訓練主動建立起正確的語言邏輯重音以及歌唱的良好習慣。其次是以歌詞為基礎,注重在朗讀歌詞中去找語感和語境,摸清楚旋律與歌詞的內在關系以及作曲家的創造意圖。最后要合理想象設計歌詞語境和旋律的意境,從而通過人聲創造出協調統一的聲樂作品所需要的音樂形象。如果直接進行演唱,演唱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語言的邏輯重音把握不準確、對歌詞的理解不深入等問題,咬字、腔體的運用、語言邏輯重音等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建立起不好的演唱習慣,后期改起來非常麻煩。如:意大利語在訓練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A、E、I、O、U五個元音的連貫性和統一性;中文歌唱講究“十三轍”,需要對前鼻韻和后鼻韻的元音進行練習。如果不去仔細鉆研不同的語言,那演唱起來就不能很好地體現不同國家語言的美感和語境,也不能更好地揣摩作曲家的創造意圖。為此,只有將歌詞與旋律分開研究學習,才能更好地建立歌詞的語境與旋律的意境,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作品。
三、做好演唱前的譜面工作
學習新作品應做好譜面工作,不管是學習一首歌劇詠嘆調還是藝術歌曲都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學習和準備,這樣才會讓學習過程更加簡單高效:
第一,通過網絡或者文獻等查閱了解作曲家、作詞家及劇作家的創作時代背景。聲樂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是詞、曲作家對社會生活體會和感悟的升華,也是詞、曲作家通過音樂旋律對自己思想的表達。比如在演唱普契尼作曲的歌劇《托斯卡》里的詠嘆調《星光燦爛》之前,我們要了解這首作品是作曲家通過自己生活的感悟和對劇作家人物性格的理解,創造性地對這部作品的戲劇人物進行譜曲創作的結果,為此,演唱者在演唱這首詠嘆調的同時要講好劇作家所創作出來的故事。
第二,具有較好的聲樂技術以及對作品的音樂分析能力。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語言不同,相對應使用的技術也會不太相同,因此要根據語言與音樂特點調整演唱技術。例如:在演唱意大利語言作品時,根據意大利語語言發聲規律以及作品的風格,演唱者的聲音技術應該是協調統一且富有流動性和連貫性的,尤其是語言和腔體的整體協調運動,應該積極向前發展;如果演唱法語作品,那在技術上就得注意法語鼻音的運用。
第三,具體分析劇情和人物的關系,不僅要知道整個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里的細節,更應該了解演唱人物與劇中所有人物的關系,較為立體、全面地構建自己的演唱準備工作。
四、做好譜面翻譯工作
第一,字對字的翻譯。非常準確地將每個字翻譯下來寫在譜面上,尤其是意大利語或者德語這種常用的外國語,務必要一字一字地翻譯,明白里面每個字的含義以及在作品中的蘊意。另外,在演唱中文時我們也有必要把漢語拼音標記出來,這樣有利于更準確地表達歌詞,讓聽者更好地聽清楚演唱的內容。
第二,具有文學性的句對句以及段落對段落的翻譯。這里主要講的是語言語境的翻譯,注意句與句或者段落與段落語境之間的起承轉合關系,通過完整的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表達清楚詞作家的語境,讓聲樂作品更加具備文學性和藝術感。
第三,翻譯語言的選擇。一般利用自己常使用的詞匯代替歌曲或者歌劇中出現的一些生僻的以及現在比較少用的詞語,這樣能讓我們更加深入和直觀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同時對之后背歌詞也很有幫助。
第四,讀歌詞。在學習外國語聲樂作品之前,要先了解和學習標準的語音發音。首先,把國際音標寫在歌詞上,按照國際音標去讀歌詞,這樣讀歌詞是最準確的;其次,在寫好國際音標后需要一個詞一個詞非常慢速地讀,字正腔圓地讀出每個詞甚至每個輔音、每個元音;再次,熟悉之后可以逐句讀,并且要加一點速度;最后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甚至是整首作品按照正常說話的語氣去讀。
第五,用一個元音去唱旋律,如分別用意大利語中的五個元音去唱作品。這樣的好處在于讓歌唱腔體更好地適應所有的元音,之后加入歌詞時聲音聽起來會更加統一連貫,也不會因為元音的改變而影響到聲音的位置及質量。
第六,歌詞加旋律的演唱。眾所周知,在作曲創造的時候一般是先有詞才有曲。為此所有的作曲家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和研究歌詞,然后使音樂的旋律和語言融合協調,形成最終的聲樂作品。因此,演唱者更加需要長期練習朗讀歌詞,使歌唱腔體熟悉語言的邏輯重音以及語言的旋律(語感),這樣演唱的音樂會更加流暢。大多數人在現實演唱時會唱得越來越拖,就是因為歌詞朗讀太少,訓練不夠充分。當歌詞朗讀訓練工作做得非常充足時,再去演唱就會發現音樂里面自然就有邏輯重音,音樂也會變得非常流動,同時會大大減少越唱越拖的不良現象。
五、正確選擇音像資料進行學習
在學習新作品時,務必注意學習方法。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會去網上挑選出最喜歡歌唱家的版本,然后不停去聽、去模仿,甚至會放著歌唱家的錄音跟著唱,這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學習方法,必須改變。在學習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去聽任何一個版本,不要去聽和模仿他人的技術咬字、音樂處理等,因為這樣會影響自己的歌唱體系。把譜面工作準備做足、演唱熟悉透徹之后,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版本進行分析學習,用自己演唱的版本同其他不同歌唱家的版本進行比較,有目的性、主動積極地從所有版本的音像資料中吸收自己需要的養分和精華,學習歌唱家的優秀習慣和經驗,尤其是舞臺的表演以及人物的塑造。只有隨著時間推移建立優秀演唱習慣并不斷積累經驗,后期才會建立起自己的演唱體系以及對音樂獨一無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最終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
綜上,學好聲樂作品需要有更加清晰的計劃和目標,演唱前的準備工作得從細節入手,只有把握好作品的細節,后期的演唱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現和發展。在聲樂作品的學習準備過程中,聲樂一流本科課程的建設應該更具體化、更精細化,讓抽象的聲樂知識理論能轉換成直接能應用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聲樂學習和實踐中學會運用這些手段和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及藝術修養,以達到不斷提升課程內涵和人才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晉瑋,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
[2]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3]那查連科.歌唱藝術[M].汪啟璋,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4]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2005.
作者單位:
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