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勇 張奎 黃明慧

摘 要: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高素質、具有良好職業操守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融入“三線精神”已成為一個研究熱點。本文以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為例,探討了“三線精神”的教學實踐過程,從“三線精神”的內涵、課程標準的修訂、課程內容與“三線精神”的融合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列舉了兩個相關實踐的案例,結果表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三線精神 教學實踐 高職教育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ree-line Spirit" in the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e Yong Zhang Kui Huang Minghui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talents with lofty ideals and ambitions, high quality, and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How to integrate the "third-line spirit"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utomobile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third-line spirit", and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ird-line spirit", the revis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 content and the "third-line spirit". Two cases of related practices are lis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three-line spirit, teaching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引言
“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這是我國三線建設時期喊出的一句響亮的口號。三線建設是中華民族建設史上的偉大壯舉,在建設者們不斷奮斗的過程中鍛造出了寶貴的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為主要內容的“三線精神”。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三線精神”所凸顯出來的獨特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始終綿亙古今、歷久彌新,始終與社會的發展同向同行[1,2]。 “三線精神”蘊含著抗爭精神,對于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該將這種包含著強大民族聚合力的抗爭精神銘刻于心,使之成為建設國家、強盛自我的堅定信仰和中堅力量[3]。本文以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汽車綜合維修技術為例,探討了“三線精神”如何融入課堂教學的方法及意義。
2 “三線精神”的內涵
2.1 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線精神”的立基之本是愛國主義,這種精神在三線建設的實踐中形成,又反過來推動各行各業不斷向前發展[4]。在三線建設時期,各方面條件都還比較艱苦,建設者們只有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克服重重困難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了發展。正是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激勵和感召下,三線建設者們才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重大建設任務,甚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艱苦創業孕育著濃郁的愛國情懷,近代以來,智慧的中國人民艱苦奮斗、自力更生、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充分發揚了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需要這種精神陪伴我們一路前行,更應該像當年三線建設者們一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臟不怕累,為汽車維修行業做出一份貢獻。
2.2 以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為主要內容的艱苦奮斗精神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一項國家建設性戰略,三線建設持續的時間較長、規模較大,并且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及國家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所以在中央的統一安排下,各行各業統一行動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揚大團結大協作、用于創新的精神去建設三線,于是三線建設的行的得以加快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5]。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充分發揮這種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艱苦奮斗精神,并把它作為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重點和關鍵。又比如面臨新冠病毒的疫情應對中,舉國上下萬眾一心與病毒作英勇的抗爭,團結協作共同抗擊疫情,我們才有效的遏制了病毒的傳播。
3 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中融入“三線精神”元素的方法探索
3.1 修訂課程標準,加入素質目標
課程改革近年來一直是教學探索路上的一大熱點,先后經歷過信息化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改革、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等。而“三線精神”加入課程對于教學改革來說又會是一次重要的提升。課程在原有的教學改革上,對原課程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對課程標準進行修正,在教學目標中加入與“三線精神”相應的素質內容。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并將知識技能傳授與愛國情感的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及人生價值的引領等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積極探索的學習態度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勇于創新、客觀辯證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情操和精神。
3.2 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挖掘“三線精神”元素
梳理與分析教學內容,對課程的項目任務進行提煉,挖掘出能融入“三線精神”元素相關的知識點并采用各種方式巧妙地融入到課程內容講授中,做到對學生“三線精神”實施的潤物細無聲。結合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特點全面分析課程內容,挖掘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元素。以課程“汽車綜合維修技術”為例,部分課程項目內容融入“三線精神”元素點如表1所示。
3.3 “三線精神”元素在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中的融合案例
對于“三線精神”元素,應該融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單純的介紹或者課程導入部分。比如在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中,可以立足課程內容,采用視頻展示、關聯引導、案例展示與分析、理論與實踐結合等方式融入“三線精神”元素,從而實現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價值的引領。
案例一:在對汽車進行綜合故障的維修時進行“三線精神”元素的融入。從汽車的發展史上來融入了相應的“三線精神”元素。近年來國產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產車乘坐舒適、性價比很高,已達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在累累果實面前,從不敢忘記身后一路走過的艱辛的腳步。正是當年汽車工業領域的先輩們艱苦奮斗、團結協作、勇于創新、永不言棄的精神和氣魄,才造就了今天國產車耀眼的光輝。通過這樣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以及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舉例在汽車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領域和西方還存在差距的案例,說明我們必須走獨立自主、勇于創新和自力更生的道路,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從而激勵了學生應當艱苦奮斗、努力學習、勇于創新、不斷開拓進取,樹立遠大理想,為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鋪路搭橋。
案例二:在對汽車防盜系統進行故障檢修時進行“三線精神”元素的融入。由于汽車防盜系統具有較為復雜的控制單元、傳感器、執行器、線束等,控制單元之間要傳遞較為復雜的信號并相互驗證等一系列過程,只有各個單元之間協同工作并且信號得到正確的傳遞,才能解鎖防盜系統。教師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方法及經驗不斷嘗試,從實踐總結中引入艱苦奮斗、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元素,讓學生了解各控制單元之間協同工作的原理,不輕言放棄,而是要不斷摸索新的方法去和心得技巧進行故障排除,學生在這種思想的熏陶下,很出色地完成了相關任務。
4 結束語
“三線精神”元素融入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可以使原本注重專業技術傳授的課程融入了三線精神的靈魂,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思想靈魂也得到了升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在《汽車綜合維修技術》課程融入三線精神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實踐和探索,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一是《汽車綜合維修技術》各知識點與三線精神內容的貼合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二是融入“三線精神”教育后所帶來的效果和科學性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考證;三是融入“三線精神”后的教學手段需進一步多元化。總之,高職院校對于三線精神融入專業課程的研究尚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還需要對其付出更多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陳先兵.論“三線精神”的理論內涵和重要價值[J]. 攀枝花學院學報,2020,37(04):23-29.
[2]何悅,王林.新時代下三線精神的傳揚路徑探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為例[J]. 南方論刊,2020(04): 107-109.
[3]何悅,李諾輝. 試論三線建設中的抗爭精神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6):80-82.
[4]孫凡.繼承、弘揚陶行知精神和“三線”精神塑造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大學精神[J].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20,17(03): 5-9.
[5]宋紅團.三線軍工企業發展及其當代思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