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夢婕 楊振和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南京 210023)
信息可視化的概念可以理解為用信息技術處理信息資料,以圖例、地圖、標簽、插畫等形式使文字信息或數字信息內容更方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接受。信息可視化研究逐步深化的同時,信息量和類型的也在不斷擴大,可視化的形式做出了相應補充。如今的信息可視化涵蓋信息收集轉換綜合處理、視覺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格式塔心理學和馬斯洛需求理論等的多畛域歸納應用的呈現信息的方法。
敦煌莫高窟第96窟于初唐時期修建。96窟又稱九層樓,是敦煌莫高窟最高的建筑,位于莫高窟窟群的正中,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96窟供奉著高度達35.5米的佛像北大像。第96窟的建造修筑,是開鑿莫高窟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唐前國家郁勃富強、社會蓬勃發展的映射。由于佛像體積之大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的需求,96窟的文化遺產展示仍然需要更多元的展現方式。
現階段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遺產展覽第一種是在數字展示中心觀看電影《千年莫高》和《夢幻佛宮》,在此過程中參觀者可以了解到關于部分第96窟歷史文化背景,觀看局部第96窟內的北大像雕塑;第二種為開放部分洞窟實地觀看雕塑壁畫。因第96窟建筑規模宏大,窟內供奉的北大像體積巨大,無論是通過主題電影還是進窟實地參觀,都無法觀看到第96窟的全部文化遺產。自2014年8月,莫高窟已進行游客限流,根據門票種類不同,最多可以觀看8個洞窟,為保護洞窟內文物,參觀時間也受到限制。而在旅游旺季時網絡6000張門票快速售罄,12000張應急票也一票難求。雖然敦煌數字展示中心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游客數量增加而使洞窟文物受到破壞的問題,但參觀者在參觀時也出現互動性與參與感不強的現象。
莫高窟地理位置偏遠,新興技術共享困難。雖然“數字敦煌”的概念就已經提出,但從事莫高窟文化遺產展示方面的人才短缺,使推進工作遲緩。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帶來的沖擊為第96窟文化遺產展示提出了挑戰。96窟位于莫高窟所有石窟的正中是莫高窟最具代表的洞窟,參觀人數不斷增加,而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遺產展示之間的矛盾久久未得到妥善解決。
在設計信息可視化展示方法時,需要設計師歸納出一個切實可行、邏輯清晰的設計流程,才能保障文化遺產信息展示傳達的精確性、高效性、趣味性。(1)如何捕獲和利用信息是最為關鍵的部分。如何選擇有效信息,是一個難題。在做莫高窟第96窟文化遺產信息可視化展示時,首先需要設計師通過調研、大量的素材積累或其他抓取技術從多個維度抓取信息,例如歷史發展時間軸信息,與時間軸并行的人物關系、建筑造型、壁畫內容和雕塑風格等,又或者空間變化信息;(2)在抓取有效信息之后,需要設計師進行信息選擇和信息清洗,篩選出可利用、可展示的文化遺產信息,如將第96窟的建筑外形和窟內北大像雕塑造型進行信息可視化呈現;(3)將梳理好的文化遺產信息轉換為參觀者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找出相關聯的文化信息內容,進行縱向橫向對比轉換;(4)在獲得轉換好的文化遺產信息基礎上進行主題挖掘,選擇什么樣的主題進行文化遺產的展示是推動信息可視化設計關鍵;(5)最后我們要進行的就是可視化的部分,用合適的可視化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相結合,文化遺產信息可視化展示能做到歷史內容簡單易懂、文化信息充實豐富、信息展示高效便捷,兼具視覺美感才是優秀的可視化呈現。
(1)信息傳達具有準確性。在設計過程中首先確定第96窟文化遺產信息的精準科學,包括第96窟建筑造型和窟內北大像的尺寸比例和歷史文化背景信息,將可視化信息做到準確無誤地傳達;(2)信息呈現具有趣味性。如何吸引參觀者觀看第96窟的文化遺產信息可視化展示,趣味性是抓住參觀者眼球的關鍵,可以使文化遺產在參觀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3)信息傳遞具有功能性。設計第96窟信息可視化展示時同時需要考慮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要消除閱讀障礙,使用圖形圖像對信息進行處理,確保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參觀者都能獲取有效信息,還要將單一信息豐富化,例如在做北大像雕塑造型可視化的同時附加文化遺產相關聯的信息。
要充分考慮參觀者與文化遺產之間的互動感。以時間線為軸,收集整理隨時代發展而產生的石窟藝術和壁畫藝術;將從十六國北朝時期到五代宋夏西元敦煌莫高窟留下的歷史痕跡進行縱向整合,建立起與第96窟的時間聯系,同時橫向整合在同時期豐富多彩人文環境下產生的形式多變的雕塑風格,更系統地闡述第96窟北大像的雕塑背景。在數字展示中心現有的主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的基礎之上,使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與信息可視化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出新意十足、交互感強的文化遺產展示形式。
提升參觀者的感官體驗。解決第96窟內北大像體積過大而無法使參觀者看到完整雕塑的問題,可以將北大像以精準的3D建模或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現在信息可視化中,可以同時實現文化遺產展示、文化遺產研究、文化傳播三項功能。參觀者通過手勢點擊、放大、旋轉即可使參觀者從感官上更直觀、更詳細地感受北大像的整體造型和細節;界面同時羅列出北大像相關數據,如尺寸大小和歷史文化信息,把無形的信息有形地體現出來,方便參觀者記憶研究。
使參觀者在觀看文化遺產展示時產生情感共鳴,需要在設計信息可視化時提升文化信息閱讀的趣味性和易讀性。對第96窟的建造歷史、北大像的雕塑過程等在現場參觀時無法準確獲取的信息,通過插畫與文字結合的形式進行可視化展示,把生澀難懂的文史資料風趣幽默地展現給參觀者,全年齡段都可以輕松通過信息可視化進行信息捕獲,提高了文化遺產的易讀性,充分考慮參觀者接受能力。拓寬文化遺產信息接受的年齡范圍,使更多青少年愿意加入優秀歷史文化的學習中,也增加了文化遺產展示的趣味性。
當前文化遺產信息可視化展示方式越來越豐富,可預見這種趨勢在未來仍將持續,并將被推上新的高度,成為新的起點。信息可視化的價值在于它不僅具有專業性,而且不同的呈現方式也方便大眾理解。無論是什么樣的文化遺產信息挖掘和分析,最終的目的都是將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呈現給觀看者。對第96窟進行信息可視化展示是研究莫高窟文化、展示莫高窟文物和傳播文化遺產價值的關鍵,數字化展示更應該成為文化遺產展示的核心方式。文化遺產信息可視化展示在博物館文物展覽方面的應用使歷史文化的接受度更高、文化傳播更廣泛,文化遺產展示方式更系統全面,為參觀者和研究者從感性、理想多角度獲取文化信息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方式。信息可視化展示是文化遺產展覽中不可缺少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文化信息更加形象直觀也為展覽館提供用戶服務給予了更加精準的方式方法。因此,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應該在文物保護的同時,側重數字展示的信息產品的應用,關注更多角度的文化遺產展示形式。
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進步和藝術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珍貴遺跡。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還需要有效傳遞文化信息、弘揚藝術文化價值,通過信息可視化技術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的合理應用,使文化展現更清晰、更系統,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度,讓年輕一代人也融入文化傳承中。希望通過本研究對莫高窟第96窟文化遺產更多元的信息可視化方式,能夠喚醒文物資源,為文化遺產價值的弘揚和傳播提供更科學的方法,對莫高窟現有的傳統且保守的文化遺產展示方式中增加讓人耳目一新的、更為科學的、全面的、邏輯的創新展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