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焱媛 李 欣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443000)
同分異構現象的廣泛存在是造成有機物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也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高考必考的一個熱點.通過研究新課標會發現,新課標的學業要求有“能寫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能辨識同分異構現象,能寫出符合特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能舉例說明立體異構現象”,因此在高考中的“有機化學基礎”中幾乎都有一問涉及到同分異構的種類判斷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對近幾年高考題中有機板塊試題的研究中發現,對同分異構的考察常以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為主,本文詳細講述了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策略以供參考.
苯環有6個取代位,可有多種取代基,在進行這類物質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時一定要有嚴謹有序的思維,仔細分析可以發現,苯環是一個高度對稱的結構,如果能夠事先分析清楚取代基的種類和數目與苯環上的位置之間的關系(見表1),就會大大降低書寫的難度.

表1
二、限定除苯環外部分結構碎片
由于同分異構體的種類繁多,在考察時常常會增加條件限制,幫助考生確定苯環上某些結構碎片(見表2),這就要求考生對各官能團的性質有完整的了解.

表2

通過上述碎片分析可知,最常見的是含氧衍生物,書寫時首先分析清楚可能的類別異構,確定物質種類,其次是分析該類別下的取代基組合(見表3).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