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步伐不斷加快,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地革新學生使用的學習教材。2019年新推出的最新的人教版英語教材,從教材的框架結構、單元板塊、教學內容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新教材注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著力提升學生學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英語思維,可以用英語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本人依據實際的教學經歷,結合使用新版高一英語教材時的個人感悟,闡述了對于新版教材教學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高一英語;新教材;教學;心得體會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的教材也在不斷的革新,2019年推出了人教版新教材。其中英語教材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在舊版教材使用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教師和學生的使用情況,調整了了相關內容。新教材主要在框架結構、單元板塊、教學內容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修改。新教材的修改幅度不小,教師和學生在面對新教材時總會有一個“適應期”,以此來全面地認識教材、正確地使用教材。
一、注重知識銜接 把握教材框架
高一的學生,剛剛從初中生的角色轉變過來,很多學生還停留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高一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量和英語學習能力都還沒有達到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語法、詞匯量、句型的積累量不夠。新教材在教材框架、單元模塊、板塊內容等方面做出了較大的改動,因此,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模式,實現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教師要分析新教材的知識體系和教學目標,結合初中語詞匯、語法知識、句型結構等內容,為學生制定細致的銜接材料,輔助學生快速轉變學習角色,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節奏。
例如,新課改實施后,人教版英語新教材在圖書板塊方面做出了調整,2004版的教材結構為“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reading for fun”。而2019版的教材在整體的構架上都發生了變化,新版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中的各個模塊的名字都發生了變化而且增加了一些內容,前半部分主要有“opening p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onunciation”、“reading and thinking”、“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相比于舊版的教材,這里增加了“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onunciation”,對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增加了訓練。高一學生的“聽、說”能力還沒有達到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教材的教學目標,讓高一的學生更好的銜接起初中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前增加英語聽力訓練,聽力的難度可以從初中開始,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提升英語聽力水平。
二、豐富課堂活動 注重策略指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部門越來越注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2019年的高一英語教材在活動設計、聽說板塊、閱讀與思考板塊都有了較大的改進,更加注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對比舊版的教材,新教材的活動設計更加豐富,在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鍛煉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的模塊,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訓練英語技能。為了讓新教材更好的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增加英語趣味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本節內容創設主題情景,為學生增加鍛煉英語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的平臺。在“Travelling around”這一節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有關旅行的句型,教師可以開設“My favorite place”主題活動,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根據“我最向往的地方”這個主題,運用本節課的句型“Some place is one of the…in the…”、“if you…、you will…”來表達自己。此外,新教材在語法學習方面也進行了改革,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研究和總結,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句法結構、歸納規律、熟練運用等過程讓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語法知識,相比于舊版的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按照新教材的框架,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開展語法歸納學習過程,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在實踐中感悟、總結英語語法。
三、借助信息技術 拓展學生眼界
隨著國家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地區的教學設施也有了較大的改善。新教材在修訂過程中也用了很多信息技術。不僅在課本中增加很多圖片、表格,還擴充了英語聽力的內容,在課本之外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多媒體素材和數字教材,為學生的智能化學習提供了多種材料,方便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個性化教學。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課堂適應新教材的教學要求,擴大學生的學習知識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提供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在學習“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節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掌握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詞匯、句型,還要提高自身愛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環境的意識。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世界各地瀕危野生動物的種類,展現它們嚴峻的生存環境,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保護野生動物是刻不容緩行為。通過多媒體設備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內容,響應新教材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新教材的到來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新教材給學生和教師帶來了更科學化的教材,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挑戰”在于新教材對于學生、教師來說都是陌生的,特別是教師已經熟悉了舊版教材的版式,在開展新教材的教學活動時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來研究教材。因此,教師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形式,讓新教材發揮真正的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明陽.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淺析——以必修一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30):192.
[2]鄭帥.基于新教材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