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屬于高等教育的根本,各個高校應運用好課堂教學,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的結合,形成協同效應。對此,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思想政治教師,亦或是輔導員的職責,而是全體教職工人員的職責,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實施高等教育工作,將其與專業課程教學融合在一起,推動高校建立起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構建滿足時代發展潮流的良好教育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課程思政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滲透;大學生
對于《高等數學》而言,其屬于高等院校中某些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學習的主要數學課程,是學習其它課程的基礎。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對相關知識、概念予以拓展,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要想實現此目標,應將完成教學任務作為基礎,深入發掘教材中涉及到的思想性、教育性內容。將課程思政滲透到高等數學中,除了可以實現育德于教之外,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學習態度,實現全面發展。
一、高等數學課實施課堂思政的必要性
(一)新時代下教育育人發展的需要
高等數學在通識課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學生經常接觸,所以教師應深挖其中囊括的思政要素,將其重要的引領作用最大化發揮出來,幫助學生將正確的三觀形成,進而同時開展高等數學課程和思想政治。
(二)提高文化自信的需要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知識傳授密切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德育覺悟能力和價值辨識增強,同時還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增強,使之形成文化自信,并充分激發其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三)強化高等數學課程的德育目標的需要
借助有效引入課程思政,可推動高等數學教學順利完成以下德育目標: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辯證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和實踐管理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以及理性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職業素養、道德,與行為規范等。
二、高等數學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措施
(一)講述數學家勵志故事 調動學習興趣
每門學科均涉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人物,這些人物推動了相應學科的發展與進步。所以,高等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滲透課程思政內容,可向學生講述數學家的故事,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通過故事了解數學發展的艱辛、曲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數學家們不懈努力鉆研出來的,進而實現了今天的成就。
例如,教學正項級數的收斂準則時,應指導學生理解,采取比較收斂定理與極限形式方法,重點為將已知收斂性的比較級數找出,與同原級數進行比較,支持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教師可向學生講述數學家達朗貝爾刻苦鉆研、不求他人的事跡,進而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興趣,導出比值收斂定理,進而讓學生建立起堅持不懈、獨立自主、頑強拼搏的理念。
(二)挖掘哲學思想 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對于導數概念而言,屬于高等數學微積分之中的基礎概念之一,表現為從現實生活實際問題中抽離出來的概念,涉及諸多哲學思想。
例如,導數概念中存在如下引例:怎樣求一條曲線在某一點處的切線問題。要求過已知點切線斜率,首先應在曲線中另外取點,將割線斜率計算出來。然后讓點沿曲線無限地接近點,那么定義無限逼近時割線位置的直線為曲線在點處的切線,即切線斜率為割線斜率的極限。點沿曲線無限逼近點的過程中,與之相對應的割線斜率會受移動的影響而不斷變化,
此時僅僅是一個量變過程,其數值代表的意義是割線的斜率。但是,當點將要與之重合時,割線斜率會出現質變,轉變成切線斜率,由此可見導數概念中涉及哲學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展現出了量變到質變的規律,所有事物由量變開始,質變屬于量變的終結,量變則為質變準備。
(三)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培養良好習慣
首先,為了能夠將課程思政內容滲透到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落實好為人師表的基本原則,展現出德育作用,堅持以身作則,向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展現出示范作用。同時,注重學科知識教學和思政教學的結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避免敷衍了事,為學生創造答疑解惑的機會。其次,高等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對學生嚴格要求,規定學生按時上下課,并在規定時間內將作業完成,避免出現遲到早退的情況,也不可抄襲作業。考試過程中,嚴謹作弊以及在教學樓高聲喧嘩等。通過此方式,可引導學生形成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良好品質。最后,因為高等數學學習難度較高,學生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類困難,對于此狀況,教師應對學生開展挫折教育,教導學生積極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培養學生不畏困難、頑強拼搏、堅毅不拔的精神,與努力進取的良好品質。
三、結語
總而言之,結合課程思政與高等數學教學,需要在對課程自身建設規律予以尊重的同時,使課程的能力與情感培養以及知識傳授等功能順利實現,深挖其蘊含的育人元素。對此,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各方面因素進行思考,重視將數學知識內容、體系等作為立足點,根據思政教育本質規律,科學、高效的開展課程思政,保證教學效果,加強思政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苑倩倩,路振國.“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探究[J].赤子,2020,000(002):104-106.
[2]張靜文.“課程思政”視域下高等數學教學認知現狀與改進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1014(03):172-172.
[3]楊紅梅,殷華英.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方法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04(004):143-144.
作者簡介
王志偉(1977.01—),漢,男,江西省吉安市人,本科,講師,從事工作:數學教學。
課題編號:JXJG-19-19-15課題名稱“課程思政”理念下《高等教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個項目:井岡山大學校一流課程(線下)“高等數學A1”;井岡山大學“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高等數學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