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峰
◆摘? 要:初中數學教育在教育界的關注度是相對較高的。不管是教師群體還是家長群體,都對初中數學教育有較高的關注度。一方面,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當前初中數學教與學的較大壓力。這是因為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學的模式較為陳舊,整體的創新能力不足。因此,本文就以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為主,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推動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課堂;創新;教學
從當前初中教育的發展需求來說,教師群體的教學能力雖然很高,但是整體創新能力不強的現狀還是較為明顯的。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能力,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為整體數學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較好的基礎。
1當前初中教學現狀
1.1教師的專業教育能力較高
與之前的初中數學教育相比,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師群體中,年輕化的現象還是較為明顯的。一方面,很多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就將教師隊伍年輕化建設作為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對推動初中數學教師群體整體年齡結構變化有重要作用。從教師的專業教育能力角度來說,很多教師都是數學專業畢業的本科或研究生,在基本的教育素養與教育能力上有一定的保障。在教師自身能力建設過程中,很多教師都能夠通過當前的互聯網或者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等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為推動自身教育知識更新奠定基礎。
1.2教育的模式較為落后
當前的初中教學方式還是以傳統的面對面的師生教學為主的。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展開日常的教育,但是從整體的教育成效角度來說,很多學生對這一教學方式感到厭煩或者缺乏興趣。與當前的互聯網教育、游戲化教育相比,傳統的教育模式確實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當前學生與家長獲取信息的主要模式就是互聯網的搜所及各種信息的瀏覽。但是當前的教育模式與這種生活常態之間難以“接軌”,導致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教育乏味無力,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
1.3學生群體的學習能力有待提升
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下,學校教學方式陳舊,家庭教育認知存在誤區,社會整體的數學學習氛圍壓力大,導致很多學生群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不能夠從自我的學習需求、學習情況的角度出發進行自我的調節。很多學生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之下,成為“學習機器”,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展開日常的學習、復習、預習,而對出于自我發展需要的、個性化的教育發展的要求不高,有些雖然有自我的學習意識,但是在整體的環境之下,往往被忽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不管是在數學學習習慣上還是在數學思維上,都缺乏個性化的探索,整體的數學學習成效一般。
2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
2.1創新教學方式
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當前的很多學生都有上網課提前預習課程的習慣。因此,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邀請學生在課堂上對數學知識點進行講解,通過這種學生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展開學習,同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數學教學成效。但是這一教學模式主要是應用在相對基礎的、相對簡單的數學內容上。比如在《數軸、相反數與絕對值》這一內容的學習與教育中,教師在課前通過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就數軸進行講解。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書本中官方的、科學的言論盡量轉化為較為淺顯易懂的、生活化的語言。“數軸就是以0 為中心,右邊為正數,左邊為負數的一條無限向兩端延伸的射線,在左右相同位置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通過學生的講解,教師可以對相關的概念進行糾正,從而提升學生對這一學習內容的關注度。
推廣互聯網教育模式。互聯網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已經成為生活化的內容。為了進一步推動數學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結合,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互聯網教育方式展開教學。比如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畫圖功能,將這些內容通過動態圖的方式展現出來通過計算機的算法表現出相關的數據。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通過互聯網這一教學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育內容,從而提升數學教育成效。
所以說,針對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發展現狀,教師首先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方式。
2.2創新教學內容
從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的角度來說,創新教學內容,既要有橫向上的創新,也要有縱向上的創新。橫向的創新,就是在不同版本的課本之間的數學教育內容進行教育,從而提升數學教育成效。縱向的創新,主要是通過對某一數學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拓展,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內容進行對比,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都有初步的了解,從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數學教學成效。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與“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上,“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根”;“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所有二元一次方程都可化為ax+by+c=0(a、b≠0)的一般式與ax+by=c(a、b≠0)的標準式,否則不為二元一次方程”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通過教學內容適度拓展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初步了解。
當前的初中教育受關注度相對較高。初中教育是小學教育與高中教育之間的重要銜接,是對數學基礎知識的進一步拓展,是高中數學教育的基礎。雖然當前的很多教育觀點中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按照大綱的要求展開相關數學教育,而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過度拓展教學內容。但是有些數學教學內容確實有必要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拓展。
2.3創新學習模式
在多項因式分解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后通過直播的方式展開教學,通過觀察討論發創設問題情景,“同學們會計算(a+b)(a-b)嗎?”“會。(a+b)(a-b)=a?-b?”。“對,這是大家學過的平方差公式,我們式在多項乘法中學習的。從式子(a+b)(a-b)=a?-b?中看,等號的左右兩邊是相等的,所以這兩個式子之間可以互換”。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繼續推導這一內容,從而引進更加深入的因式分解問題。
創新學習模式,主要是在課堂與課后的教育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首先要關注學習的模式。一方面是課堂的教學,另一方面是與課堂息息相關的課后練習。受教學任務的影響,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到學生課后練習以及課后的學習中,很多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這些問題往往會因為學生的遺忘,導致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反而成為隱性的負擔。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課后練習的時候及時將自己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請教,教師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比如在晚上八點到九點之間為學習輔導時間,教師在這一時間段直播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既能夠通過創新學習模式的方式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及時解決問題,還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2.4關注思維培養
初中學習的過程中,思維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創新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習慣。比如在全等三角形一章的學習中,很多課后習題都是通過某些已知條件來推出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但是很多做輔助線或者是論證的過程中會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兩個三角形全等”作為一個已知的概念來推出圖形中的邊、角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題中的已知條件和逆向思維過程中推出的相關條件來推出題中的隱含條件,從而解答題目。這就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的數學學習模式在數學學習的過程是較為普遍的。因此,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到學生的思維培養。比如在相關概念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就通過引入“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一模一樣呢”?通過這樣的提問,教師可以引入相應的概念:最全面的就是三條邊和三個角都相等,那么兩條邊和兩個角可以證明全等嗎?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倒推、循序漸進的方式對數學概念進行講解。這樣的講解模式既能夠對數學理念有一個科學的推理過程,也能夠從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群體學習到在證明的過程中,如何關注到自己的思維的發展變化,從而提升教學成效。這就是教學思維創新對課堂創新的重要影響。
3結語
初中數學是高中數學的基礎,但是與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相比,有更高的難度。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成效,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的創新,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進行轉化,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整體教學成效,推動整體初中階段的數學教育全面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1]趙樹森.淺談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J].祖國:教育版,2013.
[2]周彰權.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