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雄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生群體中,受到整體教學壓力以及學習氛圍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到知識的教育,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關注度與道德教育方面雖然有一定的關注,但是從實際的教育成效方面來說,很多小朋友的身體健康狀況與具體的應用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本文就以當前的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角度出發,以耐力素質教育作為體育足球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對當前的小學學生進行訓練,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耐力;素質;體育;足球
足球運動發源于中國,是一項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活動。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地區對這一教育內容關注度不夠高,不能通過足球體育教培養學生的運動耐力。
1當前小學體育足球教學現狀淺析
1.1教師的專業教育能力較強但是實際教學成效不足
在當前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群體的體育專業知識基礎還是相對較為扎實的。首先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來說,很多教師群體,尤其是年輕教師群體對當前的最新的教育理念關注度相對較高,大部分都是體育專業畢業的人才,理論教育方面專業性還是相對較強的。從教師群體的身體條件角度來說,年輕教師群體數量相對較多,身體素質較好,與小學生之間的心理代溝相對較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方面,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體育足球的教育成效不佳,整體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1.2課后的練習時間相對較少
與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相比,當前的小學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雖然有較強的學習興趣,但是從課后練習的角度來說,缺乏練習時間。小學的體育課一般是每周兩節,每節四十五分鐘。也就是說,每周課堂足球練習的時間為九十分鐘。雖然有很多的課后活動的時間,但是教師從安全的角度出發考慮,很少讓孩子們進行全范圍的課后活動,往往是室內的自由活動。有些學生雖然對足球教育有較為濃厚的興趣,但是受到足球運動人數的局限,只能是單個人的訓練,缺乏整體化的團結訓練。
1.3家長群體對足球運動的教育認知不足
家長群體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度還是存在較大的偏差的。首先是在對這一運動的認知上,很多家長認為足球運動應該是一項專業運動員的運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選擇上應該以較為簡單的跑步、跳繩、跳遠等角度展開教學,足球運動太過于“高端”,不適合小學生在日常學習。這也是當前很多家長群體對小學生的運動觀念與主要運動培養方向。另一方面,當前的很多家長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知識學習方面,有些家長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但是主動要求學生展開課后鍛煉的家長是相對較少的,很多家長都是以飲食的健康代替了孩子的運動健康,認為孩子的日常運動量如在家中走動、“上竄下跳”等已經足夠了,再加上家長群體沒有時間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導致整體的運動受關注度較低,足球運動也受到這一理念的影響,受社會關注度相對較低。
2如何將耐力素質要求融入到足球教學中去
2.1以小目標為基礎推動大能力提升
足球運動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來說,雖然需要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與整體的能力的提升,但是從小學階段的足球運動的角度出發來說,要通過分解目標來提升學生在足球運動中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激發學習興趣體提升學生的運動耐力。以足球運動的基礎來說,跑步與運球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不管是踢哪一個位置,都離不開基礎的跑步與運球。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育內容的基礎化分解、提升化分解,讓整體性的足球運動成為一項一項的目標化的運動。在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要盡量掌握學生的體力情況,然后在這一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鍛煉。比如在基礎的跑步運動上,一般小學生的跑步限度是300米,那么,教師就要以350米或者400米為目標,通過“高標準”的方式要求學生盡全力完成鍛煉,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運動耐力,讓足球運動切實成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關鍵運動。
2.2以專業性為目標拓展運動內容
足球運動中,很多專業性的訓練都是有一定的基礎性的目標的。比如在當前足球運動中,帶球跑步是一項基礎性的練習,左右腳之間的互換以及踢球的力度,都是訓練的主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基礎性目標上進行提升,以專業能力來要求小學生進行體育練習。比如對著學校訓練場的墻壁或專業器材進行踢球,首先鍛煉踢球的力度,要求在原地踢球的基礎上,踢出去的球能夠反彈回腳下或者更遠。每節課以10個、逐漸增加到15個、20個等等,這樣,通過目標的不斷提高,讓學生在專業能力鍛煉的基礎上逐漸做到“堅持”,從而將耐力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穿插進去。耐力訓練,就是在身體條件允許下的“一般運動量”的基礎上再進行一定的突破,通過一次次的突破來提升學生的運動耐力。
2.3通過寓教于樂增強課堂教育實效性
從專業的足球運動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興趣的指引,那么這是一項較費力、需要耐力與優秀身體條件的乏味的運動。在小學體育課的教育中,也要關注到這一問題。如何不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訓練與教育,就很難提升學生的運動耐力與對足球運動的專業化的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寓教于樂,充分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三百米的距離之內,學生要以50組運球為基礎進行訓練,如果在途中能夠有更多次的運球,就視為“拔高訓練”,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拔高訓練”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如多休息五分鐘等。通過兩組同學之間的相互監督,既增加了學生在運動中的互動,又能夠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有利于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從而將耐力素質教育穿插到足球運動訓練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結語
足球運動在當前的小學生體育運動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教師群體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要關注到對學生群體的耐力素質教育。將耐力素質教育與學生的專業足球運動訓練結合起來,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足球運動達到專業發展與身體素質提升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迎春.學生耐力素質短期干預的成效研究[J].運動,2017.
[2]胡朋.高職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J].時代金融,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