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君 王英杰 回連濤
◆摘? 要:現階段,《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是“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在要求,更是出版包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通過建立“課前-課中-課后”階梯式和“通識型-專業型-精英型”多維式教學模式,結合創新創業型平臺和真實創業項目,構建科學 《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體系。
◆關鍵詞: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特征背景下,“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和《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為出版包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創新創業型人才,進一步促進了《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的改革創新。因此,以真實的創業項目為“主戰場”,有效促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成效。
二、《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
1.建立“課前-課中-課后”階梯式教學模式
對于《出版與包裝》課程而言,在“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視角下,應根據此課程具體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任務次序進行設計和實施,筆者建議應建立“課前-課中-課后”階梯式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創新意識和“雙創”能力,達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相統一的目的。
從課前教學角度進行分析,應重點關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在課前預習準備階段,教師可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將創業項目導入課前內容[1]。比如云課堂、慕課、微視頻等形式,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出版與包裝》課程相關知識、實踐技能和創業方向。此外,教師通過真實項目引入,讓學生能夠直觀對其有所了解。
從課中教學角度考慮,在此教學階段,應主抓學生的實踐技能,繼而推動創業項目的順利開展,同時在課中應指導學生參與競爭合作式學習。一方面,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對學生課前預習階段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反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與此同時,要以項目實施方案計劃為切入點,在系統學習相關知識點基礎上,通過引入具體的創業項目,讓學生全面散發思維,制定科學的創業實施方案計劃,在此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相互比拼,形成“內部合作、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
從課后鞏固角度進行分析,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后倡導學生實踐創新性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實踐機遇。首先,在完成課前預習、課中教學階段基礎上,應廣泛征集學生對創業項目的具體建議和創新思路,并對具體提出的建議給予鼓勵,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課后倡導學生實踐創新性學習創業技能和專業素質[2]。其次,構建信息化的溝通渠道,為學生和教師進行創業項目交流提供載體。最后,師生應時刻關注出版與包裝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能、創新創業類競賽,并積極鼓勵學生能夠參與其中,促使課程學習中孵化的創業項目能得到更多的平臺支持和得以持續深入的開展,從而為學生群體后續創業創作有利條件。
2.建立“通識型-專業型-精英型”多維式教學模式
現階段,《出版與包裝》課程的“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應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構建多維性的課程教學體系,結合教學實際,應主要以“專創教育”為切入點,形成通識型專創教育、專業型專創教育、精英型專創教育三個方面課程體系。對于通識型專創教育,主要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群體,在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應積極開展通識型專創教育,不斷向學生灌輸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知識面,啟發學生動機,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顯著優勢,形成“線上教育、線下教育”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專業型專創教育而言,主要是針對中年級學生群體,在進行了系統的通識型專創教育基礎上,突破專業間的壁壘,形成“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對于精英型專創教育而言,主要是針對高年級學生群體,此階段學生已形成了系統的出版和包裝相關知識體系,積極選撥具有強烈意愿的創業學生,針對性開展《出版與包裝》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優勢,創建小班制的《出版與包裝》課堂, 有效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優勢能夠全面展現出現,同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讓畢業生能夠進入社會進行實戰,追求真實創業項目,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
3.建立基于實踐型平臺的教學模式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可借助其線上優勢資源,將諸多校園、社會優勢資源進行高度整合,確保《出版與包裝》課程項目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專業實踐平臺互通互暢。并以此為契機,將以往出版和包裝行業實踐創業平臺行優化調整,把創新創業項目與專業實訓項目相結合,通過社團、創業空間、大師工作室等重要載體開展實踐活動,確保每一位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活動中[3],實現《出版與包裝》課程和“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融合的廣度、深度的有機統一,特別是大師工作室模式的提出,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加之其運營方式主要采取企業管理模式進行,使得部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具體的實踐項目。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視角下,對《出版與包裝》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進行優化改革迫在眉睫。現階段,此課程教學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也面臨著諸多瓶頸因素。因此,應立足于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導入真實的創業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雙創”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會麗.“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4(05):69-71.
[2]廖彩霞,周勇成,劉俊.“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3+1”創業教育模式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8,(23):69-73.
[3]段桂華,胡志剛,王建新,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放式精品示范課堂的設計與實踐—以信息安全專業課程為例[J]. 計算機教育,201(6):67-71.
作者簡介
楊君君(1985.05.28—),女,漢族,遼寧沈陽人,學士,沈陽城市建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本文系2020年度沈陽城市建設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項目主導、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策略優化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