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陳德軍 劉睿華 林雙燕
自2021年4月17日以來,練江普寧段青洋山橋斷面水質呈明顯好轉趨勢,污染通量持續穩定下降,已連續穩定達到或優于V類水質標準,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令人驚喜的突破源自于普寧市人大常委會采取“三四三”監督工作法,緊貼一線監督,與政府同頻共振齊發力,推動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上新臺階。
曾經,練江因河水澄澈,蜿蜒如白練而得名。從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經濟發展,加上環保工作不到位,練江水質逐漸惡化,被定性為“全省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白練成“黑龍”,水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近二十多年來,普寧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列為每年監督工作重點,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工作常抓不懈,通過三項重要舉措持續跟蹤監督,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開始步入正軌。
舉措一:制作暗訪視頻促整改。在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開始之初,面對生活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情況,常委會采用明察+暗訪形式摸準摸清練江流域城鄉環境污染問題,暗訪內容制成了“普寧市練江流域城鄉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問題調查”視頻并在代表視察活動座談會上播放,引起了強烈反響,常委會要求相關單位及政府職能部門認真落實整改。

普寧市人大組織人大代表視察練江治污情況
舉措二:實地調查研究解難題。2010年,常委會在調研廈深鐵路普寧段建設情況時,了解到廈深鐵路普寧大南山隧道內山體滲出大量地下水,隨即組織對大南山隧道口地下水源的調研。認為這是寶貴的水源,可利用其補充流沙新河,改善流沙新河水質。市政府根據常委會的意見,召集有關部門進行科學論證,確定了高鐵隧道口至流沙新河引水工程實施方案,該方案設計日引水9 500 m3,年引水346.8萬m3。方案確定后,常委會全程參與監督工程建設。該工程已于2014年1月建成通水,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斷地補充到流沙新河。
舉措三:響應人民呼聲建水庫。群眾對建設白坑湖水庫,恢復其排澇、灌溉、生態功能的呼聲日益強烈,人大代表多次提出“要退田還湖,重建練江源頭一級支流──白坑湖水庫”的建議意見。常委會全力推動建議辦理落實,2012年,白坑湖水庫建設工程經省有關部門批準,全面鋪開建設,工程總投資1.52億元,于2014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白坑湖水庫的建成,標志著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省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于加強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污染整治的決定》,明確將練江污染整治列入重點督辦項目。普寧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落實省人大四級聯動監督機制,為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按下“快進鍵”。
認真部署本級人大、鄉鎮人大與省、揭陽市人大的聯動,加強對普寧污水處理廠工程、污水管網建設的視察。四年來,普寧市、鎮兩級人大組織代表到練江流域開展視察活動共100余場次,開展各類執法檢查活動40場次。如2020年12月10日,普寧市人大代表與部分全國、省、揭陽市人大代表乘船實地察看練江干流水質整治情況,并到練江污染整治工作指揮中心視察,詳細了解練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情況。
2020年,常委會派出4位專職委員和1位機關干部參加練江專班督導組,下沉一線,調查研究,做細做實各項治污監督工作。2020年7月,練江專班督導組走訪池尾街道時,了解到普寧大道多年山段路口涵洞污水濃度異常后,督導組協調省環科院和省建筑設計院駐普寧團隊,組織公路、城管、教育、衛健以及廣業集團等單位,對涵洞周邊環境及涉及單位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發現普寧大道管網復雜、殘缺,污水雨水錯接亂接,污染源直排嚴重,學校、醫院部分污水漏接,導致涵洞排洪口水質異常、濃度偏高。督導組根據調查結果,作出了《關于普寧大道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意見》,推動主管部門根協調相關街道及單位對普寧大道周邊環境、單位開展全方位綜合整治。經過50多天奮斗,普寧大道綜合整治全面完成。去年以來,練江專班督導組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提出了《關于流沙西街道涂溪河出水口污染源排查情況報告》《市區箱涵流域化糞池駁接建議意見》《關于對池尾街道大學路箱涵水質異常問題的排查報告》等十多個調研報告,精準助力練江污染綜合整治。
常委會每年兩次聽取市政府關于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匯報,4年來,已經連續8次聽取匯報,提出審議意見。組織代表開展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專題視察活動,加大對環保基礎設施項目監督,有力推動有關項目建設。投入59.8億元,大手筆、高標準建設集中供熱、供氣、供水、供電,集中處理污水的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項目建成后,全市所有有牌有證的印染印花企業入駐生產經營。提升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目前練江流域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2萬噸/日,6月份將再增加10萬噸/日能力。建設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二期1 200噸/日,建設普寧市北部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主體工程,一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6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00噸/日,計劃到2022年6月底投入使用。調度市區污水處理廠達標出水水量約4萬噸/日補水流沙中河,二期15萬噸/日補水流沙新河。
2018年5月,根據多名人大代表的建議,市政府成立了普寧市練江母親河保護基金會,由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擔任普寧市練江母親河保護基金會會長、秘書長,發動各級人大代表捐款捐物。成立大會當天共有115名代表(鄉賢)捐款,共計收到善款約2.57億元人民幣,為練江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常委會結合人大宣傳、創文創衛、美麗鄉村建設三方面工作持續發力,推動練江綜合整治工作從“治污”向“提質”邁進,形成練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
結合人大職責抓宣傳。通過撰寫相關宣傳稿件在省、市媒體發表,推動生態環境整治。常委會通過一系列的專題調研,為政府實施整治提供了依據,并通過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宣傳“明責知責與共治共享”的理念,轉變了民眾和企業經營者的思想觀念,從被動、消極變主動、踴躍參與和積極支持練江整治。
結合創文創衛抓落實。常委會組織開展創文創衛調研視察和監督檢查,各鄉鎮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充實到創文創衛督查驗收工作中,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黑臭水體和農村污水橫流現象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帶動效應、輻射效應,將監督工作推向常態化,共同帶領人民群眾守護美麗家園。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抓機制。將鄉村風貌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促進治污形勢持續向好。常委會定期組織代表視察美麗鄉村建設情況,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等開展調研。同時做好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2017年,在練江流域試點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2019年、2020年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目前,下寨村、陂溝村、新樂村等一大批“網紅村”星羅棋布,練江污染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練江普寧段治理前后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