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摘要:本文是基于廣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過度注重語法的操練和知識的機械記憶而提出的。中考英語話題具有內容范圍廣泛、知識關聯度強、綜合能力需求高等特點,在學習后布置筆頭作業難以全面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導致作業片面、機械且毫無趣味。因此,筆者基于中考英語話題的特點引入項目式理念,布置項目式作業以期突破機械地鞏固知識的固化思維,打開作業布置新思路,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問題解決的策略能力。
關鍵詞:中考英語話題? 項目式作業? 設計途徑
在學業水平考試的壓力下,九年級學生在復習階段英語作業量大、作業形式單一、作業價值低下,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提高,學生的全面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展。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嘗試將項目式的理念引入作業布置中,設計基于真實情境的、需要交流協作的、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解決問題能力的項目式作業,用以改善九年級學生復習壓力,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中考英語話題分析的維度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有24個話題分類,涵蓋了生活中常見的應用場景。每個話題包含了不同的下位話題、詞匯、常見語篇、功能句型和語用場景。因此,進行話題分析即可從這些方面入手,現以旅游與交通話題為例進行話題分析。
旅游與交通話題包括交通運輸方式、交通標識、使用地圖、旅行計劃和經歷等方面的下位話題。
在交通運輸方式上,可有乘公共汽車、乘船、乘大巴、騎自行車、騎摩托車、開車、步行等方式及其相關詞匯。在這一子話題下,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即是出行前對比多種交通方式的優劣勢,從而選擇最佳的出行方式。因此常見的語篇形式為用說明文對比各種出行方式的票價、耗時、舒適度、趣味性等方面,其功能句涉及比較、偏好和優先選擇。
在交通標識領域,內容和詞匯涉及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旅游區和道路施工安全六大方面的標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出行過程中標識牌的解讀、問路指路的對話為主。因此常見的語篇形式為交通標識牌和對話文體,其功能句以警告和禁止、問路和提醒注意。
在使用地圖上,內容和詞匯涉及不同建筑物的名稱和數量、其地理位置和相對位置關系。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是解讀地圖、了解路線及規劃最佳線路。因此常見的語篇形式為用說明文介紹出行線路,其功能句以介紹位置、方向、距離為主。
在旅行計劃和經歷方面,內容和詞匯涉及旅行目的地、旅行時間、同行人員、所帶物品、住處選擇、旅行中進行的活動、旅行中發生的故事、旅行后的感想。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是出行前規劃行程和準備物品,出行歸來談論或描述旅行經歷,其功能句涉及意愿和打算、喜歡和不喜歡、判斷與評價及情感。
二、項目式作業類型
黃海東提出項目式作業包括制作設計型、調查研究型、解決問題型和表演展示型。
制作設計型項目有制作名片、明信片、戶型圖、海報、網頁、講座PPT、微視頻、旅游攻略、計劃表、感恩卡、情緒認知卡片、購物清單、讀物清單、健康食譜、宣傳手冊、科普知識大展板等,撰寫演講稿、征文稿、倡議書、劇本、報告、賞析等。
調查研究型項目包括調查不同人的興趣愛好、娛樂方式、人際交往的行為、人際交往問題、理想職業、商品性質等。
解決問題型項目有舉辦演講活動、制定規劃書、進行活動策劃、舉辦二手市場活動、開展知識講座、設計海報宣傳、建立校園網主題板塊等項目。
表演展示型項目有表演文學作品、角色扮演活動、舉行辯論會、錄制微視頻等項目。
三、實例解析二者結合
(一)按項目式作業類型解析
1.制作設計型
制作涉及型項目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如:在居住環境話題下有居室這一子話題,內容涉及室內各房間及其使用功能,詞匯包括各居室的名稱及方位,意念功能以位置、方向為主。實際生活中的戶型圖恰好符合這一場景應用。因此在進行這一話題復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完成項目:繪制戶型圖并加以介紹,充分應用實際生活情境,在小組合作的方式下應用該話題的詞匯和功能句型,體現英語語言的工具性特點。
再如:在學校話題下有學校活動這一子話題,內容涉及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社團即是其中一類,意念功能以介紹、邀請為主。實際生活中的社團招新海報較為貼切地應用了該話題,因此可以讓學生完成項目:設計制作社團招新海報并宣傳。在真實語境中復習該話題的詞匯和功能句型。
2.調查研究型
在語言學習話題下有語言學習經歷子話題,內容涉及語言學習時長、學習途徑、學習效果、學習用具、學習感受等。因此可以讓學生完成項目:調查班級同學英語學習經歷并報告。調查問題包括:How long have you learned it?How do you study?Who do you study with?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study?How good are you at it?學生在進行調查時即可充分應用該話題的語言知識。
3.解決問題型
在計劃與安排話題下有計劃子話題,內容涉及生活中各方面的計劃,有旅行計劃、閱讀計劃、公益計劃、假日計劃等等。因此可以讓學生撰寫本周規劃書,涵蓋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的內容,既廣泛地復習了該話題的內容,又貼近實際生活,能體現項目的特點:具有真實情境、融合語言運用、基于小組合作、形成預期產品、解決實際問題。
4.表演展示型
在通訊話題下有寫信、打電話、使用互聯網三個子話題,而寫信和打電話屬于傳統的通信途徑,使用互聯網為現代的通信方式。其內容涉及各自的利弊分析,現代方式是否可以替代傳統方式。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Will using the Internet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ways?在辯論中學生充分運用這三種方式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實現了語言的綜合運用。
(二)按話題解析——以安全與急救話題為例
安全與急救話題包括安全守則、意外、急救、自我保護四個方面的內容。安全守則內容包括交通、人身、食品、校園、家居等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項。意外主要指戶內外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件。急救指針對不同的傷害情況進行緊急救治的措施。自我保護包括各種環境和活動下防止傷害發生的具體做法。
該話題在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中主要以掌握安全與急救的知識、形成安全與急救的技能為目標。因此,開展安全與急救主題講座能較為貼切且全面地鞏固語言知識,養成思維品質,體現主題語境。
為了保障講座內容的全面性和實效性,結合安全與急救四個子話題,可分別開展三個微項目:
微項目一:制作安全標識集錦本。通過收集匯編生活中的安全標識這一項目,學生充分復習安全守則相關的語言知識,認識生活中的標識并形成安全意識。
微項目二:制作意外與急救知識的宣傳單頁。通過整理生活中的意外情況和相應的急救辦法并制作成宣傳單頁于講座現場發放,學生既能應用意外和急救相關的語言,形成意外與急救的內容圖式和認知網絡,又能加大講座的宣傳力度,提高效果。
微項目三:建立自我保護主題網頁。自我保護涉及范圍廣泛,因此將相關知識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共享在網頁上能方便聽眾隨時瀏覽。學生在建立網頁的過程中不僅能復習相應語言知識,又能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習得語言能力。
在開展終極項目——安全與急救主題講座時,學生可首先呈現發生意外情況的數據引起人們重視,再通過各個微項目的成果展示安全標識、急救知識、自我保護方法等內容。通過集錦本、宣傳單頁、網頁擴大講座影響面,幫助更多的人形成急救與保護的實際能力。
中考英語話題復習一直備受關注,但結合項目式作業進行復習尚處嘗試階段。這些項目式作業既能提高九年級學生的復習興趣,也能結合實際生活語境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協同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中考英語復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參考文獻:
黃海東.單元話題背景下英語課外作業項目化實踐嘗試.[J].English Teachers,2018(2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