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研洲
摘? ?要: 將藝術載體融入高校共青團思想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喜愛與偏好。在宣傳新時代社會主義新思想的過程當中,借助藝術載體,發揮藝術育人功能的同時更好地傳播先進思想,提高思想的感染力和傳播速度,讓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向前發展,是目前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開展的有效實踐途徑。
關鍵詞: 藝術載體? ?高校? ?共青團
大學階段是塑造人格、養成行為品德的重要時期,要從一開始就引領大學生培養起正確的品質,邁好第一步,在提高學生思想理論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于心,并且在行動時有所體現。對于高校共青團組織思想引領工作的開展來說是一種有效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現狀
大學生群體往往性格活躍,思想進步,愿意接受并學習新鮮事物,對審美有著一定的基礎,喜歡在自由的環境中展現自己的能力,有著充足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希望將個人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但是與此同時,一些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不夠高,辯證思考能力較差,對目前國內外發生的時政熱點漠不關心,沒有足夠的政治分辨能力,重視文化發展而忽略思想建設。針對這些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在今后發展過程當中,如果沒有正確思想道德價值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在思想建設過程中,如果僅僅靠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往往只是被動接受,可能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同,并在行動上真正實踐,與原有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如何真正在學生群體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習近平同志曾說,想要真正在高校內部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思想政治建設與其他學科內容結合起來,共同向前進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為如何將藝術載體融入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建設過程當中指明了方法。美國非常重視意識形態建設,將自身優秀電影與文化通過全球化趨勢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宣傳美國的主流價值導向。高校共青團擔負著塑造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任務,必須重視文化的重要性,宣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讓青少年在優秀的藝術作品當中提高審美水平。
二、藝術載體在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當中的作用
伴隨著社會發展,我國越來越認識到藝術對于人格培養的重要性,早期儒家學派就認識到音樂的育人作用,提出禮樂治天下。我國通過音樂等藝術手段傳達思想價值觀念,在民眾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雅俗共賞,擴大欣賞基數。
很多大學生在閑暇時間選擇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各種新媒體手段更加促進校園內藝術氛圍的營造。校園內有著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很多類別的藝術作品,比如《戰狼》《八佰》等電影可以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精神,質量優且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這些優秀作品往往有著雅俗共賞的特點,對大多數大學生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高校共青團可以更好地促進優秀思想的傳播,提高思想宣傳的廣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情感共鳴,深入激發情感。
每一項藝術往往包含豐厚的情感,音樂是典型代表之一,包含作者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往往是由淺入深的,是有起伏的、有節奏的,音符的變化體現出人情感的變化。觀眾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鳴,真正了解藝術作品的美。高校共青團可以利用藝術作品的優勢,塑造出更多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作品,讓學生內心深處有更多的感觸。比如袁牧曾經寫過一首詩叫作《苔》,表達了鄉村少年如曇花般,吃得苦中苦,最終如花般綻放。這首詩被搬上舞臺,邀請山里的孩子們激情演繹,孩子們的歌聲如天籟一般,令人動容,也讓人們感受到孩子的堅強與奮進,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
3.滋養內心,促進思想宣傳。
社會上的人們由于審美標準、審美水平和自身素質不同,對美的標準不同,對待同一樣物品,有著不同的看法與情感。中國的文學作品往往表現作者當時的心境和節奏,不管是建筑、音樂、繪畫還是舞蹈,都體現人們當時的想法。因此,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可以滋養內心,將不同觀感的作品化為精神食糧,怡養人心。高校共青團可以將習近平新時代思想融入藝術作品當中,在無形之中促進思想宣傳,潛移默化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藝術載體融于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實踐方法與途徑
藝術作品承載著作者的思想,優秀的藝術作品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思想,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
1.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要想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發揮出藝術對于思想工作的引領作用,可以確定鮮明的紅色活動主題,組織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比如唱紅歌比賽、音樂劇、舞蹈劇等,找到特定的時間節點選擇相對應的主題活動。在改革開放整數周年內舉辦與改革開放相關的攝影比賽和畫畫比賽,讓大學生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在烈士紀念日當日開展團日活動或者黨日活動,讓大學生了解到戰爭年代的辛苦和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激發愛國主義之情;在抗日戰爭紀念日可以進行紅歌合唱、比賽和音樂劇比賽,學生在唱歌過程中增進愛國情感。
2.建設地方特色文化服務。
可以將藝術實踐與地方特色文化服務建設聯合起來,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熏陶。一方面,要挖掘出每個地區特有的文化背景與文化歷史,比如江西是革命圣地,是天然的革命歷史博物館,有著眾多紅色事跡,愛國氛圍相當濃厚。當地高校共青團可以帶領教師和同學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比如到井岡山地區采集特色紅色民謠,既有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又有利于大學生真實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為今后藝術創作提供素材和背景。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地方文化發展工作,在社區內部開展各項文藝活動,高校可以組織節目進入社區進行表演,在創作節目過程當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習近平新思想,更好地弘揚正能量,宣傳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
3.大量進行藝術創作。
要想讓藝術作品促進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開展,最重要的環節是積極開展各項藝術作品的創作,在創作過程中,融入習近平新思想,在作品中傳達正確的價值標準,體現出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愛國主義情懷,將自己的思想道德融入作品當中。在創作過程當中不能刻板地融入習近平新思想,并不是將思想簡單地加入作品當中,這樣的作品往往非常生硬,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應該遵循藝術創作規律,通過藝術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反映出作者內心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讀者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情感,才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除此之外,加強推廣優秀作品,可以在高校內部展出優秀作品,還可以通過文藝演出的形式,將歌舞作品呈現給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凈化人們的心靈,塑造人們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
四、藝術載體融于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關鍵任務
1.教師發揮積極的帶頭作用。
對于大學生而言,專業課教師是接觸最多的人,教師必須發揮出帶頭作用,才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成長。首先,教師要培養育人精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加強德育教育,認識到除了教授專業課外,還需要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識到自身責任的重要性,主動進行德育知識教育。其次,教師要提高培養水平,要想讓藝術作品更好地引領高校共青團思想工作的開展,就需要把優秀作品篩選出來。因為目前市面上的藝術作品良莠不齊,不是所有藝術作品都能承擔起這個責任,教師要分辨出適合使用的藝術作品,對于教師的水平要求較高。必須準確分辨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是不能用的。要想準確無誤地完成任務,專業教師可以與思想政治教師聯合起來進行篩選,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藝術作品的引領作用,對優秀藝術作品中宣揚的思想進行總結整理和優化。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選擇出最適合的作品進行講述,提前做好教學設計,進一步發揮出藝術載體融于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優勢。
2.發揮網絡的作用與優勢。
伴隨著社會發展與經濟進步,互聯網技術越來越走向成熟,中介與媒體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目前我國社會已經步入新媒體時代,高校在傳播文化時要借助互聯網與新媒體平臺。大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往往接受速度較快,基本每一名學生都會熟練運用微信、微博、抖音等軟件,并且可以將其運用在學習當中,進行學習與創作。高校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應該認識到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動藝術實踐。可以在微博上發布消息,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等進一步傳播文化作品,推動文化建設。還可以在互聯網當中獲取更多的文化資料進行下載閱讀,查找與習近平新思想相關的內容,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思想,將其分解為幾大部分,每部分尋找相關的藝術作品,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進行轉發與分享,讓學生隨時隨地閱讀,為文化作品的創作提供非常好的素材。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開發學習資源,在社交軟件上發布自己的作品,可以是音樂、圖畫、文字、視頻等形式,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進一步加強傳播,優化教學內容,更好地促進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五、結語
身處于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高校共青團必須從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入手,積極開展藝術作品創作,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努力建設地方特色文化,讓大學生真正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大限度地發揮藝術的育人功能,讓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思想。
參考文獻:
[1]吳雯.藝術載體融于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實踐探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9,41(5):118-120,125.
[2]杜娟.高校共青團干部的工作藝術[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5):139-140.
[3]王麗彬.藝術類高校團學工作的思考[J].學園,2015(10):48-48,49.
[4]劉琦.“張開藝術的眼睛”——以學生干部綜合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完善藝術審美能力培養體系建設[J].中外交流,2015(33):32.
[5]郎坤.高校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動力分析及路徑探索[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39(2):36-41.
[6]王明亮.志愿服務活動對大學生成才的影響[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