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惠
摘要:2018年3月,“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學習任務群首次被納入高中語文課堂中。想要上好整本書閱讀課,首先要上好整本書閱讀的推薦課。但目前,整本書閱讀推薦課仍處于摸索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鑒于此,本文將針對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推薦課的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探究,希望可以為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高整本書閱讀推薦課課堂效率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推薦課;研究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1-072
在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人手一機”,他們習慣在微博上或是微信上進行碎片化信息的獲取,享受輕松的閱讀體驗。這種閱讀方式雖然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使學生快速搜尋到想要獲得的信息,但是并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對學生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大腦的思維方式。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看到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使學生通過整本書的閱讀拓寬知識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加深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使學生在閱讀中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三觀。此外,整本書閱讀課的教學主要分為三種課型:整本書閱讀的課前推薦課,閱讀推進課以及讀后交流課。其中,推薦課作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起始環節,更應該引起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視。鑒于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如何通過整本書閱讀推薦課的教學,激發學生讀書欲望,使學生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一、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推薦課教學現存問題
(一)整本書閱讀推薦書籍不合適
高中生面對很大的升學壓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在教學時大多會采取應試教育,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推薦課教學時,選擇的書籍大多是文學名著或是雜志類書籍,選擇的文學名著雖然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增長學生的視野,但是其中蘊含的深意大多偏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無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甚至還會使學生對閱讀產生厭煩心理,而選擇的雜志類書籍內部文章是比較零散的,學生雖然可以從中積累一些優美詞句,為寫作打好基礎,但帶有功利心地去進行零散的、碎片化的閱讀會局限學生的視野。還有一部分教師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學生憑借興趣選擇的書籍并沒有考慮到書籍的質量,只會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網絡小說或是盲目跟風,選擇一本大火的書目,這樣的閱讀是沒有意義的,不僅無法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取信息拓寬視野,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還會產生阻礙作用。
(二)推薦方法單一,無法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
整本書閱讀推薦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對教師推薦的書目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自覺進行閱讀。但是大部分教師推薦書籍的方法都是將書籍的作者簡單介紹,再將書籍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簡單講解給學生,告訴學生閱讀這本書的目的。這樣單一的推薦方法無法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閱讀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推薦課教學隨意,沒有教會學生讀書方法
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推薦課教學時,往往只注重書目的推薦,并沒有教會學生讀書的具體方法,而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不具備整本書閱讀推薦課教學的專業素養,缺乏閱讀經驗以及閱讀視野,學生在學習時的閱讀視野也會受到限制,對文章的處理方式更是簡單化和片面化。同時,整本書的閱讀方法與課本上短篇文章的閱讀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學生仍然以短篇閱讀的技巧和策略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
二、如何上好整本書閱讀的推薦課
(一)推薦合適書目,進行跨界閱讀
首先,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書目進行推薦,同時滿足學科性、趣味性以及文化性這三大特點。所謂學科性,就是選擇的書籍要包含語文知識,要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盡量避免選擇像《時間簡史》《萬歷十五年》等包含物理以及歷史知識的書籍。這些書籍可以讓學生作為興趣愛好在課下閱讀,而不應放在語文課堂中進行教學。所謂趣味性,就是教師選擇的書籍不應太過枯燥,要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避免像《論法的精神》這類哲學相關的晦澀難懂的書籍。所謂文化性,就是指教師推薦的書籍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蘊含我國的文化內涵,避免像《斗羅大陸》《斗破蒼穹》等玄幻類小說的選擇。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課本上節選片段的完整書目,如《紅樓夢》《論語》等經典的文學名著,另外,還可以結合當地特色選擇書籍,如曹雪芹出生于江蘇,江蘇地區的學校就可以圍繞曹雪芹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選擇《紅樓夢》作為整本書的推薦書目,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推薦課時還可以采取跨界閱讀的方式引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通過多種資源進行書籍的綜合閱讀。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可以選擇影視劇的經典片段,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動態的影視劇引發學生對書籍的興趣。但教師要注意的是,影視劇在拍攝時都是經過了一定的改編,與原著的情結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引導學生觀看影視劇的時候教師要利用兩者的不同,讓學生分析呈現的媒介不同,展示方式的不同之處,使學生對書籍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清晰的認知,并學會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
(二)介紹書的相關信息,加深學生的理解
一本書除了作者以及書籍內容這些本身的信息外,還有許多相關信息,教師在進行閱讀推薦課教學時要結合書籍相關信息的介紹,提高學生對書籍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書籍的理解,讓學生對書籍產生閱讀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課下自覺進行書籍的閱讀。介紹書籍的相關信息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認識作者生平及創作背景
學生在初次閱讀書籍時,首先要對作者的生平以及創作背景有初步的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把控文章的主題思想,因此,教師在上閱讀推薦課時,要簡單地為學生介紹書籍作者,并以故事的形式給學生講述書籍作者的相關故事,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首先要為學生介紹書籍作者曹雪芹的生平。曹雪芹這一生的經歷可謂非常豐富,他的家庭經歷了榮盛到衰敗,父親被革職,家也被抄沒,他也因此經歷了人生百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只能在一個小山村里通過賣畫維持生計,最后因病無醫去世。這本書就創作于曹雪芹最落寞的時期,在18世紀,清政府閉關鎖國,沉醉于國家強盛的美夢中,然而這一切都是假象,骨子里的矛盾已經無法克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此《紅樓夢》刻畫的人物非常真實,以悲劇為主線,體現了對社會的批判。通過對創作背景的講述,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書籍主題的理解。
2.從封面入手,引導學生推測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一本書的書名以及封面就是書籍的窗戶。學生在閱讀一本書時首先關注到的就是書籍的名字以及封面上的圖片,因此,教師在上閱讀推薦課時,可以從封面入手,引導學生根據書名以及封面的插畫推測書籍的主人公以及主要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首先要了解到《紅樓夢》有很多版本,選擇其中一版最合于原版的書籍進行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書籍名字以及封面的圖片進行分析,猜測書籍的主題,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書籍,通過閱讀自主找出這本書命名為《紅樓夢》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關注獲獎信息,產生崇拜心理
如果說書籍的內容以及書名、作者等等是一本書的內涵,那么書籍的獲獎信息就是這本書的“衣裳”,了解書籍的獲獎信息以及其他名人對于書籍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對書籍產生認同感,了解這本書在文學界的地位,從內心深處產生崇拜心理,從而由衷的以讀書為榮,愿意自覺進行書籍的閱讀。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可以將王蒙、魯迅、周汝昌等在文學界擁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對《紅樓夢》的評價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了解這本書在文學界的地位,以此喚起學生對文章的崇拜之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紅樓夢》所獲得的藝術成就講述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紅樓夢》獲得過哪些獎項,使學生通過對《紅樓夢》信息的了解,真正對這本書產生閱讀興趣,自覺進行書籍閱讀。
(三)指導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
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方法比教會學生答案更重要。為了使學生后續的閱讀可以順利進行,教師在進行推薦課教學時要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分析對不同類型的書籍所選取的閱讀方法上的差異,使學生能夠找到最適合書籍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以免學生產生閱讀效率低下,無法快速從書籍中獲得重要信息,不能正確深刻的把握文章主題思想等現象??梢允箤W生高效閱讀書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精讀法
精讀法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要通讀目錄,把握全書脈絡,其次要抓住書籍的關鍵內容,進行仔細的品味和感受,從而深刻理解全文。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瀏覽全文,通過目錄分析文章大概脈絡,隨后教師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章重點,如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讓學生通過精讀感受全書的中心思想,同時,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進行指導,教會學生正確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課下自主閱讀。
2.略讀法
精讀法雖然可以使學生深刻把握書籍的主題和內涵,但是這種讀書方法太過于耽誤時間,對于時間緊張,課時繁忙的高中生來說,教師可以在推薦課上教會學生略讀法,使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這種閱讀方法不講究面面俱到,只要求學生對全文重點部分有所把握。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讀序言,了解全書的概貌以及這本書的寫作意圖,以此為依據進行全書的略讀。同時,由于《紅樓門》中的語言描述讀起來較為吃力,學生難免會想要邊讀邊查閱字典,非常影響閱讀體驗,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克服困難,通過猜測等方式一鼓作氣讀完全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批注法
中國的語言文字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特別是像《紅樓夢》這類文學名著或者《鄉土中國》這類社會學著作,不僅書中的主要內容以及主題思想需要學生深刻把握,書中的每個表達,每個字詞都可以讓學生反復理解,以做積累。因此,教師要在閱讀推薦課上教會學生批注法,讓學生將不理解的字詞或是用法巧妙的語句標注下來,加以解釋或批注。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的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書中內容。
比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推薦課上,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幾種用于批注的方法,比如一些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或者需要深刻理解的話語,可以通過“? ”標示出來,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一些值得積累的優美字詞,可以通過“△△”標注,以便于再次閱讀時可以一目了然看到,這樣,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可以對書籍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強閱讀有效性。
總而言之,要想學生通過整本書的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支配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推薦課中采取有效教學方法,為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目,引導學生跨界閱讀,激發學生讀書興趣。介紹書籍相關信息,加深學生閱讀體驗。同時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讓每個學生真正地愛上閱讀,并通過整本書的閱讀拓寬視野,提高語文核心素養,使整本書閱讀價值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陶利萍.四步導出精彩來——整本書閱讀導讀課之“四步法”[J].信息周刊,2018(25):329.
[2]張偉.關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文課內外,2018(05):167.
[3]陳靜.整本書閱讀指導課型初探[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07):74.
[4]龔麗敏.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3):74-75.
[5]劉千秋,董小玉.高中“整本書閱讀”的現狀調查及方法研究[J].語文建設,2017(10):21-24.
(作者單位:江蘇省懷仁中學,江蘇 無錫21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