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偉
(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1]。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3]。這就需要我們在水環境治理工作中統籌做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河湖治理等工作,著力削減入河污染物負荷,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實現“有河有水”“有水有魚”“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美好愿景。本文以重慶市梁平區龍溪河流域為例,通過分析其污染源特征,尋找水環境問題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從而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更好地服務于長江經濟帶建設,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龍溪河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的一級支流,流經重慶市梁平區、墊江縣和長壽區。在梁平區境內,龍溪河流域共涉及梁山街道、雙桂街道、和林鎮等15個街道。龍溪河(梁平段)干流全長為70.1 km,流域總面積為801 km2[4]。梁平區地貌受地質構造、地層分布及水文作用,呈現出“三山五嶺,兩槽一壩,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觀,形成山、丘、壩兼有而以丘陵為主的特殊地貌。流域自然地理概況圖如圖1所示。

圖1 梁平區龍溪河流域自然地理概況
綜合考慮水系自然匯水特征、城市雨污水收集排放去向、城市行政區劃及功能分區等因素,以及水環境治理空間管控、重要水質考核斷面要求,將梁平區龍溪河流域共劃分為7個一級控制單元,分別為龍溪河-鄧家壩橋控制單元、龍溪河-卿家院子控制單元、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龍溪河-桃花灘控制單元、龍溪河-連生紙廠控制單元、龍溪河-普順控制單元、回龍河-大河橋控制單元,如圖2所示。
根據梁平區龍溪河流域2016~2020年共19個地表水常規監測斷面(鄉鎮考核斷面和次級河流考核斷面)逐月水質監測數據,龍溪河流域河流水質存在較多劣Ⅴ類水體,超標比例較高,最主要的污染物為總磷,其次為氨氮和CODCr;龍溪河干流現狀水質在Ⅱ~劣Ⅴ類,沿程水質差異較大,呈現先逐步惡化,再逐步好轉的規律;龍溪河流域2016~2020年水質狀況呈逐年改善趨勢;龍溪河流域受污染河流的水質存在較為明顯的豐枯差異,枯水期水質差于豐水期,其中12月至次年5月水質最差。

圖2 梁平區龍溪河流域控制單元劃分
梁平區龍溪河流域內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城鎮面源污染、底泥內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污染。根據產排污系數法計算求得[4~7],梁平區龍溪河流域CODCr、氨氮、總磷現狀入河量分別為4814.51 t/a、426.83 t/a、84.29 t/a。
按照污染物產生來源進行分析統計,CODCr入河量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貢獻率占52%,其次為畜禽養殖,貢獻率為11%,再次為生活垃圾、農田面源,貢獻率均為7%,其他污染貢獻率均不超過6%;氨氮入河量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貢獻率占71%,其次為農田面源和畜禽養殖污染,貢獻率分別為15%、10%,其他污染貢獻率均不超過1%;總磷入河量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和農田面源,污染貢獻率分別為43%、38%,其次為畜禽養殖和水土流失污染,貢獻率分別為6%、5%,水產養殖、工業污染、城鎮面源、生活垃圾以及內源污染的貢獻率均較小。各類污染物入河量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

表1 現狀各類污染物入河量統計
按照各一級控制單元的貢獻情況進行分析統計,CODCr入河量主要來源于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貢獻率為51%,其次為龍溪河-普順和回龍河-大河橋控制單元,貢獻率分別為17%、10%,其他控制單元貢獻均不超過8%;氨氮入河量主要來源于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貢獻率為53%,其次為龍溪河-普順和回龍河-大河橋控制單元,貢獻率分別為17%、10%,其他控制單元貢獻均不超過6%;總磷入河量主要來源于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貢獻率為46%,其次為龍溪河-普順和回龍河-大河橋控制單元,貢獻率分別為19%、11%,其他流域貢獻率均不超過8%。各一級控制單元污染物入河量具體情況見表2所示。

表2 現狀各一級控制單元污染物入河量統計
通過對各個計算單元進行水環境容量計算,結合陸域控制單元的劃分,匯總統計得到各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計算結果見表3所示[5]。
經計算,梁平區龍溪河流域范圍內水環境容量:CODCr為6050.14 t/a,NH3-N為329.27 t/a,TP為69.30 t/a。從空間分布來看,規劃范圍內的水環境容量主要集中在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其次為龍溪河-桃花灘和控制單元龍溪河-普順控制單元,這三個控制單元各項指標的水環境容量占全流域的50%左右,其余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相對較小。

表3 各一級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統計
根據河流水功能區現狀污染物入河量和水環境容量計算結果,計算限制排污總量[6]。結合陸域控制單元的劃分,匯總統計得到各陸域控制單元近期(2025年)、遠期(2030年)限制排污總量,詳見表4。

表4 各一級控制單元水環境容量統計
基于規劃控制單元劃分結果,綜合考慮控制單元現狀水環境狀況、城鄉空間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以及長江大保護對城鎮水環境的治理要求,以“城鎮污水系統整體提質增效和城鎮水環境質量根本改善”為核心,形成“一核——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區域;兩帶——龍溪河“綠色景觀帶”和七澗河“碧水涵養帶”;四區——重點約束治理區、優化發展治理區、生態維護提升區、工業重點整治區;多點——流域內各場鎮聚集區、水庫”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格局。
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廠網一體化工程、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內源污染治理工程、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智慧水務工程等。同時依梁平龍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目標,分近期、遠期兩個階段推進規劃項目實施,近期以城鎮污水提質增效工程為主,采取公益性與盈利性項目綜合打包,肥瘦搭配方式構建流域項目包。依據污染高低、治理難易程度、產生效果等原則,將污染治理最為緊迫的城區廠網工程及絕大部分鄉鎮雨污改造、污水廠提標納入近期,將解決近期生活垃圾出路問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染量大且相對分散魚塘較易實施改造的連片池塘生態化改造納入近期,在農村農業污染治理方面,篩選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工程納入近期,例如重點區域(風景名聲區、飲用水保護區)的村級污水處理站建設工程、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建設工程、農田生態溝渠示范工程等,以近期工程為引領進一步優化遠期工程,逐步實現污染源的全面控制,在生態修復方面,將生態環境受損較為嚴重、生態景觀功能需求較為急迫的城區、鄉鎮段河流生態修復,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工程列入近期,城郊河道生態修復及鄉鎮尾水濕地列入遠期。
(1)龍溪河流域河流水質較差,存在較多劣Ⅴ類水體,干流沿程水質呈現先逐步惡化,再逐步好轉的規律;龍溪河流域2016~2020年水質狀況呈逐年改善趨勢,枯水期水質差于豐水期。
(2)從污染產生來源看,污染主要來自于生活污染、農田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從污染空間分布看,污染主要來自于龍溪河-熊家橋控制單元、龍溪河-普順和回龍河-大河橋控制單元。
(3)梁平區龍溪河流域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格局為“一核、兩帶、四區、多點”,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廠網一體化工程、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內源污染治理工程、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智慧水務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