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欽,王 雪
(貴州省檢測技術研究應用中心,貴州 貴陽 550014)
蔬菜作為人們每天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其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作為以高原山地為主要地貌類型的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因此,貴州人民對本地蔬菜種植產量具有更高的需求。農戶在迫切積極追求產量的同時,往往輔以其他手段,比如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規的添加其他化學藥劑以助生產。這使得人們對蔬菜品質產生了擔憂,因此,定期與不定期對市售蔬菜進行監測十分必要。
為關注蔬菜質量安全,筆者對貴州一地級市轄區范圍市場售賣蔬菜樣品測試結果進行了分析。樣品采集時間為2020年7~11月,主要采集的是辣椒、豆芽、芹菜、菠菜、瓢兒白等蔬菜品種,根據規范要求分別測試了相應指標,并分析其合格與否,結果見表1。

表1 蔬菜樣品分析測試結果
從表1可知,在總采集的蔬菜樣品27件中,其中不合格蔬菜樣品17件,不合格率為62.96%。鎘、毒死蜱、甲拌磷、6-芐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氧樂果是不合格的主要指標。紅小米椒鎘含量不合格;菠菜、瓢兒白、芹菜毒死蜱含量不合格;白菜、西芹甲拌磷含量不合格;芹菜中氧樂果含量不合格;黃豆芽中檢出6-芐基腺嘌呤;綠豆芽中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不合格豆芽類占蔬菜總樣的比率為18.52%;不合格芹菜占蔬菜總樣的比率為25.93%;不合格紅小米椒占蔬菜總樣的比例為11.11%。由于市場采集的蔬菜總樣數低,所以計算比例偏大。
從表1可知,研究范圍蔬菜樣品主要采自超市與農貿市場。主要采集到的市售蔬菜品種有辣椒、黃豆芽、綠豆芽、各類芹菜、菠菜、瓢兒白,這些均是貴州典型且常食用的蔬菜品種,也是很受歡迎的蔬菜種類。樣品測試結果表明,蔬菜中鎘、毒死蜱、甲拌磷、6-芐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氧樂果等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其中紅小米椒鎘含量不合格;菠菜、瓢兒白、芹菜毒死蜱超標;白菜、西芹甲拌磷超標;芹菜中氧樂果超標;黃豆芽中檢出6-芐基腺嘌呤;綠豆芽中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對于人們日常主要攝入的蔬菜來講,品質是應當得到嚴格的保障,否則會引起居民身體健康風險。
根據2020年對研究區范圍內超市與農貿市場售賣的蔬菜采樣分析測試結果,芹菜、黃綠豆芽、紅小米椒、菠菜、瓢兒白出現不合格,指標主要是鎘、毒死蜱、甲拌磷、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氧樂果。紅小米椒中鎘含量最高達0.29 mg/kg超過小于等于0.05 mg/kg的規定要求;菠菜中毒死蜱6.29 mg/kg高于0.1 mg/kg的規定要求;芹菜不合格指標達三種;豆芽中檢出6-芐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
據此,為改善蔬菜質量,確保蔬菜質量安全;為提高蔬菜產品合格率、降低超標數與程度;為提高蔬菜品質與保障市民身體健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嚴格加強蔬菜產地的監管,評價種植土壤、灌溉水質,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保障種植土壤、灌溉水質符合種植要求。
(2)加強樹立農戶的責任意思、人道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使農戶積極主動關注蔬菜質量安全,以品質占領市場。
(3)科技下鄉,加強農戶的農藥與化肥施用培訓,使其正確用法,合理用量,確保停藥后蔬菜上市時間間隔,減少農藥殘留量。加強對農民散戶的有關蔬菜質量安全與健康風險知識培訓。
(4)監管職能部門嚴格監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進行懲處,破除不法行為的僥幸心理。
(5)加強地區監測水平與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病蟲害防治生態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更好的為地方服務。
(6)芹菜、紅小米椒是此次不合格蔬菜主要品種,需加強其產地及灌溉等種植過程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