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
(甘肅省定西公路局安定公路段,甘肅 定西 743000)
為了行車舒適以及降低噪音,瀝青路面應用較為廣泛[1]。作為一種連續式無縫路面類型,在保證了路用性能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缺點,例如高溫條件下受力性能較低,使得瀝青路面壽命較短。在瀝青公路的路面上,最為常見的一種損害形式是車轍。公路路面在汽車重復荷載的作用下[2],由于碾壓形成了變形。為了保證公路的通行不受到影響,定期的公路養護是不可缺少的。公路養護重點面向存在損壞的區域完成修復工作,以及對公路總體的保養[3]。當前很多公路開始采用高模量瀝青改性劑進行養護,使得路面具有抗變形的效果。高模量瀝青改性劑是一種在特定工藝作用下,高分子聚合物及助劑結合形成的。高模量改性瀝青是指通過添加改性劑之后,與普通改性瀝青相比勁度模量有較大幅度提高的改性瀝青。這種化合物是通過螺桿擠出機,將聚丙烯、橡膠、抗氧化劑等成分混煉而成的[4]。高模量改性瀝青應用與存儲都比較方便,更加適宜公路養護工程[5]。文中對公路養護中高模量瀝青改性劑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提升公路的受力性能。
第一,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產生病害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夏季溫度過高時,瀝青路面吸熱較快,使得瀝青軟化,路面行車受限,會出現路面下陷或邊緣隆起的問題,也會在路面中碾壓出車轍,影響路面的美觀性;第二,當瀝青路面出現車轍時,也會伴隨擁包現象,擁包產生原因較多,但瀝青軟化點降低是根本原因;第三,當瀝青路面發生性狀變化時,不僅會影響行車安全,也會影響后期的公路養護,間接導致其他路面問題。究其根本原因,瀝青路面常見病害與瀝青路面受熱有關,瀝青路面受溫度影響較大,溫度驟降會使得瀝青路面變硬變脆,出現回縮變形的問題,但溫度過高也會使得瀝青材料發生形變,承重能力下降,因此在瀝青中加入高模量改性劑,希望提高材料的穩定性,優化路面的使用性能。
確認高模量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性能后,以公路養護為目標,分析合理的高模量瀝青混合料應用配比。首先選擇基礎的基質瀝青,選用石灰巖作為集料材質,并依據國家標準將集料篩分成不同檔次的標準材料。采用AC-20作為混合料的目標級配。為了保證材料結構的密實程度較好,對集料產生的嵌擠作用進行加強,將篩孔尺寸為0.3 mm以下,以及4.5 mm以上的集料的通過率適當降低,合理增加中間粒徑集料的含量,具體的級配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AC-20目標級配曲線
此外,為了確保材料配比中瀝青的最佳用量,依據已有的施工規范條例,采用馬歇爾試驗法確定具體的數據。實驗過程中按照估計的油石比、相較預估油石比增加0.1%、相較預估油石比增加0.5%、相較預估油石比減少0.1%、相較預估油石比減少0.5%這五種情況分別做成五組實驗應用的樣品。每種樣品數量保持在3~6個,放置定型后脫模測試,將每組樣品的馬歇爾穩定度、相關參數等記錄。將油石比設為坐標橫軸,獲取的物理力學參數作為縱軸可以呈現出一個變化曲線[6]。以該曲線作為依據得出瀝青用量范圍。通過平均值的計算,得到最佳油石比。應用馬歇爾試驗獲取的混合料口標孔隙率為3.2%,最佳油石比為4. 3 %,外摻摻配比例為0. 6%,毛體積密度2. 485 g/cm3,理論密度、飽和度、礦料間隙率的數值如表1所示。

表1 馬歇爾試驗數據
將集料進行加熱處理,再將加熱后的物料與改性劑混拌均勻,并依次加入瀝青、堿性石料礦粉等物質,并充分混拌均勻。這種工藝下形成的混合料與以往相比溫度有將近10 ℃的提高。
應用高模量瀝青改性劑按照配比形成瀝青混合料,公路養護中混合料使用后,會形成一層保護膜,由此形成三層膜保護結構,分別為瀝青膜、高聚物膜、瀝青膜。再加上溫度與外力的影響,膜結構之間相互滲透,高聚物與瀝青混合使得混合物合金化。未有滲透現象出現的位置,高聚物會自動聚集在一起,通過交織的形式搭建起內橋,為石料之間的空隙起到填補作用。避免了石料顆粒的移動與路面的變形。高模量瀝青改性劑對于公路的養護,提高了路面的穩定性、強度。由此看出,加入高模量瀝青改性劑可以有效改變瀝青性能,包括了物理、化學兩個方面。最終實現了路面性能的提升。
為了保證文中的研究結果的準確性,特進行公路受力性測試。采用車轍試驗的方式對道路的受力狀態進行模擬。為了保證公路受力性實驗的準確性,分別將實驗溫度保持60 ℃與70 ℃兩種條件下。通過對車轍接地壓強的改變,記錄碾壓后公路變形情況,從而明確高模量瀝青改性劑應用后,公路受力性能的變化。為了保證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除了文中分析的高模量瀝青改性劑之外,選擇傳統的SBS改性瀝青和RK改性瀝青對公路進行養護,測試三種方式應用后的公路受力性能。
在60 ℃條件下,伴隨著車轍接地壓強的增加,公路變形量情況如圖2所示。
通過圖2可以發現,隨著壓強的不斷增加,公路變形量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文中所述的高模量改性瀝青方式養護的公路,變形量從1.02 mm增長至3.47 mm。而其余兩種改性瀝青養護后的公路變形更加明顯,當壓強為0.5 MPa時,SBS改性瀝青和RK改性瀝青養護的公路變形量分別為2.10 mm、2.54 mm;當壓強增長至3.0 MPa時變形量增加至12.54 mm、13.98 mm。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應用高模量瀝青改性劑的效果優于其他兩種方式。

圖2 60 ℃條件下公路變形量結果
在70 ℃條件下,公路變形量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70 ℃條件下公路變形量結果
通過圖3可以得出結論,70 ℃條件下的公路變形量高于60 ℃條件下。當壓強為3.0 MPa時,高模量改性瀝青養護后的公路變形量為4.76 mm,其余兩種方式變形量高達20.59 mm、25.69 mm。綜上所述,公路養護中高模量瀝青改性劑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變形量,提升公路受力性能。
以高模量瀝青改性劑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通過本文的研究明確了高模量瀝青改性劑性能、以及應用過程中的配比,更好地促進了公路路面的各方面性能提升。但是由于時間的限制,文中研究還不夠深入,未來將會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