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志,倪峰,張陽順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胸外科,廣東 深圳 518101)
原發性肺癌是指肺內的癌腫為原發性,由于肺的各級組織如肺泡上皮、支氣管腺體等發生異常增生,產生癌變[1-2]。原發性肺癌危害非常大,特別是當其發展到中晚期時,會明顯縮短患者生存時間,及時治療是提升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意義重大[3-4]。本研究探討分析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與三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原發性肺癌的療效,旨在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原發性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后納入研究。所有患者經影像學與病理學檢查證實為原發性肺癌,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病理分期Ⅰ~Ⅱ期,未合并嚴重外傷,無胸部手術史或出血性疾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4.01±9.27)歲;病理分期:Ⅰ期10例,Ⅱ期15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53.35±9.81)歲;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1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觀察組行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治療:患者取側臥位,雙腔插管,行全身麻醉,單肺通氣;作操作孔,在病變肺葉側腋前線與中線間作一長為4 cm的切口作為操作孔,操作孔與觀察孔合二為一;置入胸腔鏡,觀察病灶位置、大小等具體情況,行系統性淋巴結清掃與肺葉切除術;術后置引流管引流,常規處理,逐層縫合,給予鎮痛、抗菌等對癥治療。對照組行三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治療:患者取側臥位,雙腔插管,行全身麻醉,單肺通氣;作觀察孔與操作孔,在患者腋中線第7肋間作一長為1.5 cm的切口作為觀察孔,同時在患者腋中線第4肋間作一長為3 cm的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在患者腋后線第8肋間作一長為1.5 cm的切口作為副操作孔;其余操作與觀察組相同,術中與術后護理應盡量選擇同一批醫護人員。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相關指標(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量、手術時間)、術后相關指標 (術后引流量、24 h VA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手術前后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與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中相關指標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術中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的術中相關指標比較(±s)
?
2.2 術后相關指標觀察組術后24 h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術后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的術后相關指標比較(±s)
?
2.3 PaCO2與PaO2水平術后,兩組的PaCO2水平低于術前,PaO2水平高于術前(P<0.05);觀察組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PaCO2、PaO2水平比較(±s,mmHg)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PaCO2、PaO2水平比較(±s,mmHg)
注:與該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 n PaCO2 PaO2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觀察組 25 62.76±7.18 44.28±3.85* 81.04±7.57 92.23±8.68*對照組 25 62.97±7.53 52.74±4.13* 82.11±7.86 87.33±8.01*t 0.101 7.492 0.490 2.074 P 0.920 0.000 0.626 0.043
原發性肺癌常見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三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是傳統外科手術治療方案,但術后康復時間較長[5-6],無法很好地滿足現代醫療模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手術時間、淋巴結清掃數量、術后引流量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24 h VAS評分更低,住院時間更短(P<0.05)。淋巴結清掃數量、術后引流量可反映臨床療效,一般情況下,淋巴結清掃數量、術后引流量越高,手術效果越好;術中出血量是常見評估手術價值指標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情況;VAS評分與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關,可反映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影響患者治療滿意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VAS評分越低,患者疼痛感越輕,表明患者術后康復效果越好,降低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住院時間是臨床常用于評估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指標之一,住院時間越長則患者治療費用越高,經濟壓力越大,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同時,住院時間越長表明患者康復速度越慢,術后恢復效率越低。本研究結果表明,三孔胸腔鏡手術與單孔胸腔鏡手術療效、手術時間相當,但單孔胸腔鏡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更小,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更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兩組的PaCO2水平低于術前,PaO2水平高于術前;觀察組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肺癌根治術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肺功能,PaCO2與PaO2可用于評估患者肺功能損傷嚴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是治療肺癌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術后PaCO2與PaO2改善效果越好,則手術效果越好[7-8]。本研究結果表明,與三孔胸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胸腔鏡手術可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與三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相比,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原發性肺癌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