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景霞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肛腸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潰瘍性結腸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便血、腹痛、體重減輕、里急后重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會導致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大出血、小腸炎等,甚至會引起癌變,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該病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為美沙拉嗪腸溶片,雖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單用該藥物治療劑量大,價格昂貴,患者不易接受。復合乳酸菌膠囊可加強屏障防御能力,增強巨噬細胞對病原菌的吞噬,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復合乳酸菌膠囊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80例,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相關診斷標準[3],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5.56±7.45)歲;病程2個月~8年,平均病程(3.88±1.90)年。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5.89±8.56)歲;病程4個月~10年,平均病程(3.45±1.67)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美沙拉嗪腸溶片(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48,規格:0.25 g)治療,餐后口服,1.0 g/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復合乳酸菌膠囊治療,復合乳酸菌膠囊(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84,規格:0.33 g)口服,0.66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 評價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清晨空腹抽取兩組患者5 m L肘靜脈血,離心10 min(速度:3 000 r/min)取血清,檢測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和氧化應激水平。①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聯免吸附法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②氧化應激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丙二醛(MDA)水平,以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8異前列腺素檢測試劑盒(上海撫生實業有限公司)測定8異前列腺素(8-iso-PGF2α)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后,兩組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n n TNF-α(pg/m L)IL-6(pg/m L)IL-8(pg/m L)治療前 觀察組 40 6.17±1.25 65.27±14.26 13.76±3.55對照組 40 6.23±1.32 64.81±13.67 13.45±3.61 t 0.209 0.147 0.387 P 0.835 0.883 0.700治療后 觀察組 40 3.45±0.73* 40.12±9.41* 4.87±1.82*對照組 40 4.94±0.91* 52.29±10.70* 7.49±4.48*t 8.078 5.402 3.427 P 0.000 0.000 0.001
2.2 氧化應激水平治療后,兩組的MDA水平低于治療前,SOD、8-iso-PGF2α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MDA水平低于對照組,SOD、8-iso-PGF2α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n n MDA(μmol/L) SOD(U/m L) 8-iso-PGF2α(ng/mL)治療前 觀察組 40 12.86±3.13 29.47±6.49 75.61±8.62對照組 40 13.02±2.96 31.29±6.53 76.54±8.29 t 0.235 1.250 0.492 P 0.815 0.215 0.624治療后 觀察組 40 6.57±1.62* 55.49±8.82* 113.84±15.69*對照組 40 8.33±1.94* 46.34±7.23* 99.73±12.31*t 4.404 5.074 4.475 P 0.000 0.000 0.000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較為難治的腸道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多認為與遺傳、免疫、感染、環境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該疾病有起病慢、病程時間長、反復發作的特點。研究[4-5]表明,TNF-α、IL-6、IL-8在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TNF-α是由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生成的,可刺激上皮內淋巴細胞的移動及生成,產生的部分炎性分子可直接或間接發揮免疫破壞作用。IL-6由淋巴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分泌,可影響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促進炎性細胞聚集,最終引發炎性反應。IL-8是一種強有力的中性粒細胞活化因子,能使中性粒細胞定向游走到反應部位并釋放一系列活性物質,導致肌體局部炎性反應。而強烈的炎性反應會促使體內產生MDA,使患者體內由自由基發生負面作用,SOD和8-iso-PGF2α分泌減少,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減弱,進而使氧化系統和抗氧化系統失衡,造成一定程度氧化應激,加劇腸黏膜的損傷。因此,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可通過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和機體氧化應激水平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清TNF-α、IL-6、IL-8、MDA水平低于對照組,SOD、8-iso-PGF2α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復合乳酸菌膠囊聯合美沙拉嗪在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氧化應激水平方面效果顯著。分析原因在于:美沙拉嗪腸溶片屬于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可抵達結腸,作用于炎癥黏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白三烯形成,有效降低TNF-α、IL-6、IL-8水平,進而減輕腸壁炎癥[6]。但美沙拉嗪腸溶片價格昂貴,部分患者不易接受,而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可提高療效及減少美沙拉嗪劑量。復合乳酸菌膠囊主要成分為乳酸菌等益生菌,其作用機制是益生菌進入人體后可在腸道中與腸上皮細胞結合,構成菌群屏障,增加SOD、8-iso-PGF2α分泌,加強屏障防御能力,使屏障能有效阻止致病菌定植和入侵;同時,復合乳酸菌膠囊可與致病菌競爭腸上皮細胞特殊結合位點,促進上皮細胞分泌黏液,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此外,該藥物還可通過釋放抗菌物質有機酸抑制腸腔病原體的生長,增強巨噬細胞對病原菌的吞噬,降低MDA活性,誘導腸道膜內T淋巴細胞凋亡,從而促進腸道抗炎細胞的生長[7]。復合乳酸菌膠囊與美沙拉嗪聯合使用,可增加抗炎效果,有效抑制機體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復合乳酸菌膠囊結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結腸黏膜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氧化應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