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陳 虹,孫守霞,張述斌
(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新疆教育廳干旱區林業生態與產業技術重點試驗室 烏魯木齊 830052)
果樹的經濟產量依賴于源庫關系的改變[1]。在生產中,常通過減源庫、疏花疏果、環割、施肥等技術來調節源庫關系從而提高果實品質。有關果樹源庫關系與果實產量品質方面的研究表明,生長季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的可利用性決定了果實的大小和品質[2],合理的源庫關系調整可改善果實品質[3~7],適量減庫可增加果實的單果重[8~9]、果實Vc含量[10]及產量構成[11],可見合適的負載量對提高果實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2]。通過測定不同時期不同葉果比下核桃果實品質特性,探究不同葉果比對核桃果實品質的影響,對于提出核桃適宜的源庫比具有重要意義。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紅旗坡片區紅旗坡社區核桃生產園,溫宿縣降水量稀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較大,該立地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1℃,最低氣溫-27.4℃,太陽輻射年均總量140 Kcal/cm2,年平均日照時數達到2 747.7 h,年均降水量達65.4 mm,年均蒸發量為956.3 mm,年均無霜期185 d。
1.2 試驗設計
1.2.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盛果期‘新新2號’核桃,樹齡14 a,樹體健康。
1.2.2 試驗方法 以受光均勻的一年生結果母枝上隨機選取15個非人為干擾的葉果比的葉片(1~5)葉:(1~3)果為研究對象,在果實成熟期隨機挑選25株樹進行采樣,進行果實大小、鮮質量、干質量、油脂、蛋白質、可溶性糖含量測定。每個處理選取10個結果枝作為一個重復。
1.3 指標測定 游標卡尺測定果實縱橫徑;電子天平測定果實干質量、仁質量;索氏提取測定油脂[14]、考馬斯亮藍測定蛋白質含量[14]、蒽酮法測定可溶性糖[14]。
1.4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DPS7.05分析數據。
2.1 葉果比對果實大小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核桃果實縱、橫徑在葉片數為(3~5)、果實數為(1~3)時與葉片數為(1~2)、果實數為(1~3)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圖1)。總體表現為庫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源數量的增加,果實縱橫徑呈現上升趨勢。源數量一定,隨著庫數量的增加,果實縱橫徑呈現下降趨勢。當葉片數目達到3葉以上時,果實縱橫徑之間的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圖1)。
2.2 葉果比對果實干質量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核桃單果干質量在葉片數為(3~5)、果實數為(1~3)時與葉片數為(1~2)、果實數為(1~3)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圖2)。
總體表現為庫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源數量的增加,果實單果干質量呈現上升趨勢。在源數量一定,隨著庫數量的增加,果實單果干質量呈現下降趨勢。
當葉片數目達到4~5葉以上時,果實單果干質量之間的變化總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5葉1果核桃的單果干質量最重,達到15.19±0.02 g,而1葉3果核桃的單果干質量顯著小于其它葉果比的單果干質量。
圖2 不同葉果比下核桃果實單果干質量差異
2.3 葉果比對果實油脂含量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成熟期的油脂含量在不同葉果比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圖3)。
油脂含量(1~4)葉∶(1~3)果總體表現為葉源數量一定時,隨著庫數量的增加,果實油脂含量呈現下降趨勢。
源葉數量為5時,油脂的含量不再隨著庫數量增加而增加。當庫數量一定時,油脂的含量隨著源葉數量的增加差異變化不大。
圖3 不同葉果比下核桃油脂含量變化
2.4 葉果比對果實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成熟期的蛋白質含量在不同葉果比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圖4)。總體表現為源數量一定時,隨著庫數量增加,果實蛋白質含量呈現上升趨勢。在庫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源數量的增加,果實蛋白質含量總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拋物線趨勢,在源葉數量為3時,達到最高。
圖4 不同葉果比下核桃蛋白質含量變化
2.5 葉果比對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成熟期的可溶性糖含量1葉∶(2~3)果與(2~5)葉∶(1~3)果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圖5)。在葉源數量一定時,隨著庫數量的增加,果實總糖含量呈現上升趨勢。在庫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源數量的減小,果實總糖含量呈上升趨勢。當葉片數目達到2葉以上時,果實總糖含量之間的變化總體無顯著差異(P<0.05)。
圖5 不同葉果比下核桃可溶性糖含量變化
不同葉果比下,‘新新2號’核桃果實的單果干質量、縱橫側徑、總糖含量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P<0.05),油脂、蛋白質含量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當‘新新2號’核桃果實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數量的增加,果實單果干質量、縱橫徑均呈現上升的趨勢,而當葉數量一定時,隨著‘新新2號’核桃果實數量的增加,果實單果干質量、縱橫徑均呈現下降的趨勢。當葉片數目達到3葉以上時,果實縱橫徑之間的變化無顯著差異。低葉果比會影響核桃果實的品質,所以在生產中應進行疏花疏果。
庫源關系發生改變后,會直接影響到果實的產量及品質。不同葉果比下,核桃的果實大小、單果鮮質量、干質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
核桃果實數量一定時,隨著葉數量的增加,果實大小、單果干質量呈上升趨勢。當葉片數目達到4~5葉以上時,果實單果干質量之間的變化總體無顯著差異(P>0.05)。當橘橙葉果比在(49~60)∶1時,其單果質量才能達到139 g以上[15],本研究中5葉1果核桃的單果干質量最重,達15.19±0.02 g,且核桃葉數量在3以上時,核桃單果干質量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而葉數量一定,隨著果實數量的增加,果實單果質量呈現下降趨勢。這與‘雪青梨’在低葉果比下的果實的單果質量低、果實體積變小具有一致性[16]。這與果樹葉片數目總量的減少導致單果質量下降與對庫供給的同化物總量不夠有關[17]。
不同葉果比下‘新新2號’核桃種仁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并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與在油茶[18]上關于粗脂肪含量與葉果比關系的研究結果相類似,而在葡萄[19]、柿[20]和李[21]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高葉果比果實中可溶性糖的百分含量增加,這與以糖作為主要品質特征成分的果實中,果實的品質主要取決于糖分的積累有關。
在以脂肪作為主要品質特征成分的堅果中,堅果的品質主要取決于糖分向脂肪轉化的分配比例,雖然核桃種仁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之間差異不顯著,但總體表現為低葉果比核桃果實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低于高葉果比的處理,這是否與低葉果比會影響核桃果實中糖分向脂肪轉化的分配比例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