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奎
【摘要】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對于土地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日益增長的土地需求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城市建設與耕地保護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合理保護與利用土地資源,科學管理土地,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傳統的土地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經濟常態下對土地管理的要求,將現代化技術運用于土地管理中,準確把控建設用地、農用地、未利用地的數量、分布,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首要任務。本文就我國土地管理現狀及新測繪技術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土地管理;新測繪技術;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19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建設對于土地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日益增長的土地需求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城市建設與耕地保護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合理保護土地資源,科學管理土地,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測繪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測繪新技術使土地管理更加科學,發揮了較大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1、我國土地管理現狀
1.1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規劃銜接不夠
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規劃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其包含許多方面,所以必須要每個環節或者每個方面有效地銜接協調,才能使土地的總體規劃達到最好的狀態。但是,目前的規劃,由于編制部門不同,導致規劃之間銜接協調不夠。同一地塊,城市規劃為建設用地,土地利用規劃為限制建設區和禁止建設區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土地開發建設手續多、周期長。
1.2土地浪費嚴重
為了加快城市的發展速度,部分地區的政府對于土地開發的力度過大,導致土地資源的過度使用,破壞了生態環境,使土地資源的自我恢復能力遭到破壞,從而使整塊土地不能夠再次使用。發展速度越快,土地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越來突出,大部分的城市地區住宅人口過多,造成了道路擁擠堵塞、可建設用地減缺的問題,還有些地區的公共配套設施不齊全。一方面土地資源緊缺,另一方面土地浪費嚴重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城市會出現政府征用土地后不用,或者說少用的情況,土地資源減少的環節加劇。
2、加強我國土地管理策略
2.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在土地開發利用過程中,既要設定容積率上限,又要設定容積率下限,避免低效率的開發利用,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其次,要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項目的引入要充分論證,選址要科學合理,堅持集約節約用。第三,要加強土地利用的監管。對長期閑置土地、廢舊工業用地等利用率低下土地,要及時收回或者進行二次開發利用。
2.2加強規劃統籌
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建立統一的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統一的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3、測繪新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
3.1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中的應用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完成地籍測量的前提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測繪技術才能形成準確的基礎圖件、數據,只有準確的把握土地利用現狀,才能對土地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1984年我國開始對土地現狀進行調查,直到1996年土地現狀調查基本完成,各縣級都建立了土地利用現狀基礎數據庫,編制了土地利用現狀圖。之后土地管理部門通常在用地部門上報變更申報后到現場勘查,運用平板儀等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在詳查圖上標繪宗地變化的邊界位置,然后再進行編繪更新。這種方法測量工具落后,只能測量拐點,無法連續測量整個邊界,測量結果精確度不夠,而且工作效率低,以單位上報的數據來了解土地使用狀況,比較被動,誤報、漏報的情況發生的概率較高,無法準確把握地塊的空間屬性,更不能及時的獲取變更信息。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過程中使用遙感技術則能夠全天候、大面積的對地塊實施監測,迅速、及時的獲得高精度數據,同時遙感數據還有著空間分布的特性,使用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的集成技術可以實時更新空間數據庫。
3.2土地管理中動態監測落實
在土地規劃設計方案形成之后,針對土地實行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動態監測管控,在實時化數據獲得基礎上,土地管理部門能夠及時獲得相關信息,靈活調整,促使一切管理措施落實能夠為土地應用價值最大化發揮奠定有效基礎。在創新使用全新的測繪新技術基礎上,通過借助動態監測技術,改變以往被動的監測模式,主動、積極地深入到監測工作落實當中,并將所獲得信息向相關部門登記處理。在全新的動態監測技術應用中,遙感衛星可以通過矢量數據的獲得和深入處理,并且在借助GPS數據精確定位功能發揮基礎上,及時了解土地的具體信息,最終通過遙感衛星圖像反饋到土地監測結果形成中,應用于土地管理中。整體上而言,土地管理工作進行中,各種全新的監測技術的使用能夠動態化的跟蹤到土地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中,能夠在最快時間內處理歷史信息,更新資料、核查對比,為現代化土地管理工作體系形成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
3.3土地地籍變更調查中的應用
傳統的調查方法是調查人員接收經土地登記人員初審的變更土地登記或設定土地登記申請文件后,帶好工作底圖、地籍調查表、地籍調查通知書、法人身份證明書及指界委托書,丈量工具等去現場勘查,收集材料清單,丈量及設置界址標志。這種方法費事費力,工作效率不高,數據可靠性差。土地地籍變更調查中使用3S技術,提高了工作效率。將GPS、GIS、RS技術相結合,可確保測繪人員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土地信息的變化詳情,從而掌握與土地有關的確切信息,保證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采用GPS技術時,可以保證地極坐標的信息得到精準的測量,提高測量結果的精準度,可保證后期數據得到有效的處理。將GIS與RS相結合,可迅速測量待測區域的地勢和地形情況,結合先進的遙感影像或航拍技術,即可呈現出相關信息,工作人員通過辨別影像和圖片的內容,就可了解到土地的地籍信息,方便開展土地管理,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浪費。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不同內容的探討,有利于拓寬土地管理工作思路,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打破了長期以來多頭規劃、銜接復雜、實施困難的局面,大大提高了規劃的可實施性,有效促進了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在土地資源管理方面,測繪新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未來在提升我國土地管理水平、優化測繪方式的過程中,應給予其管理現狀及測繪新技術應用足夠的重視,確保具體的作業計劃實施有效性,并使土地管理及測繪過程中的實踐經驗更加豐富,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廖榮清.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12):178-179.
[2]劉斯琦,孫薇薇.城市化背景下我國土地規劃管理現狀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1):11.
[3]孫先玉.正視我國土地資源現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J].吉林農業,2018(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