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向君
【摘? 要】自讀課文作為中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對此加以高度重視。本文圍繞開展適宜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獨立閱讀教材的興趣;基于教材開展多手段教學,培養學生自讀能力;開展師生“雙主體”自讀評價,確保學生自讀習慣的正確養成三個方面,對教師在教學中“放開手”的路徑加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實踐工作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中學語文;自讀課文教學“手放開”;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0-0066-02
How to Truly "Let go" of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Texts in Middle Schools
(Crown Middle School, Weih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ina) CHI Xiangjun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course teaching, self-study texts are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in daily teach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ppropriat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independent reading of textbooks; develops multi-method teaching based on textbook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reading ability; develops the “dual subject” self-rea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self-reading habits are correctly developed. In this respect, it discusses the way teachers "let go" in teaching, hoping t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Keywords】Middle school Chinese; From reading text teaching 'let go of hands'; Path study
隨著我國初中語文新課改步伐的不斷加快,自讀課文教學已經納入日常課堂教學工作范疇之中,為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此期間,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無疑是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切實達到這一目的還需要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繼續進行深入思考。
一、開展適宜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獨立閱讀教材的興趣
學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是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基本前提。因為學生會在興趣的驅使下,不由自主地投入學習活動中,為課堂教學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其知識與技能、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效果也必然會更加趨于理想化。因此,教師在開展中學自讀課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探求真正做到“放開手”的路徑時,應通過適宜的課堂導入,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獨立閱讀教材的興趣。以《最苦與最樂》一文的教學為例,具體操作如下。
在宣布“上課”后,教師切忌以“直奔主題”的方式來開啟自讀課文教學活動,而是要通過一則有趣味性的話題來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認為自己人生經歷中最痛苦和最快樂的時刻分別是什么?”由于這兩種時刻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所以學生自然會進行深度思考。其間,教師要將課前準備好的相關應資料呈現在學生面前,啟發學生思考。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應避免直接肯定或否定學生的觀點,要與學生共同進行總結和歸納,并順勢向學生引入本課所要閱讀的材料主題。這是為學生創設理想學習情境的過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開展自讀課文教學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二、要基于教材開展多手段教學,提升學生的自讀能力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新知初探”與“核心精講”兩個環節,其任務就是要讓學生盡快掌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為此,廣大教師在該階段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選擇合理的教學手段,并在教學活動中加以落實。中學語文自讀課文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在探索“手放開”的路徑時,也應致力于探尋合理的教學路徑。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教材有效開展師生雙邊互動和生生合作,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讀能力。下面就以《動物笑談》一課的教學為例,具體實踐操作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新知初探”環節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實現師生雙邊互動。教師要在為學生創設理想教學情境的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真實體驗閱讀內容的真實情景,并從中感知主人公康拉德·勞倫茲是怎樣與動物相處的,確保學生的真實情感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在此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角色扮演活動中包含哪些主要角色,并且鼓勵學生積極舉薦自己,倡導學生在語言、動作、表情上進行即興發揮,讓角色演繹的過程更加真實、生動、形象。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并將自己的想法與學生積極分享,力求與學生產生思維碰撞,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過程。
第二,“核心精講”環節要以項目化學習來達到生生合作的目的。該環節是教師在開展自讀課文教學時的難點。在全面提升學生自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習權利下放到學生手中,不僅要鼓勵學生根據座位情況自行分組,開展“幽默風趣的語言描寫技巧”這一項目的探究,還要引導學生自行與小組成員一起分析討論、總結歸納。教師要深入到學生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為之適當提供啟發與引導,為學生打造一個學習成果展示平臺。在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教師要倡導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教師還可以將自身的想法與分享給學生,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三、要開展師生“雙主體”自讀評價,確保學生自讀習慣的正確養成
毋庸置疑,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非易事,不僅需要廣大教師探索出一條合適的教學改革途徑,更需要有足夠的保障條件作為支撐,以此實現教學目標。為全面開展師生“雙主體”自讀評價活動,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和重點,更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自讀習慣,以“再塑生命的人”教學為例,具體操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教師評價要以肯定和鼓勵的語言為主,幫助學生鞏固自讀成果與提升課堂參與感。其間,教師要針對學生對“主人公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的理解情況,以及他們對“盲聾啞人的生活”的感悟情況兩個方面做出客觀點評,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這兩個重難點知識,了解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學生在課后進行針對化的改進。隨后,教師要針對學生課上自讀過程的心態和積極性做出相關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起閱讀的自信心,確保學生自讀習慣的正確養成。
第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圍繞自讀過程的各個細節,幫助學生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在自讀教學進入尾聲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針對課堂導入中的情境創設、新知初探環節中的師生互動、核心精講環節中的生生合作環節,將自己的想法與建議積極表達出來。教師對學生的想法既要做到認真傾聽和整理,還要將其視為今后自讀教學方案設計與改進的基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進一步養成正確的自讀習慣提供重要保證,更為教師在開展自讀課文教學時真正做到“手放開”打好基礎。
四、結語
綜合以上論述觀點可以看出,在中學自讀課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各個階段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還要合理引入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為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與科研工作的開展中,教師應有效利用上述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翠平.初中語文自讀課文導讀教學初探[J].教育,2016(03).
[2]吳興翠.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策略初探——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科學咨詢,2017(51).
[3]鄒欣.自讀課文教學應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J].中學語文教學,2016(10).
[4]薛貴青.中學課本中自讀課文的教學方法——以《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為例[J].課外語文,2018(1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