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鳳
一、講好模范人物故事的時代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是思政教育最根本的內容,也是最能體現一個個體思想素質的基本要素。從2019年來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的人物的故事里,我們能深深地感受“中國精神”:自強不息、吃苦耐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學生講這些人物的故事,就是在給學生打一支“強心針”,用身邊的模范人物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榮獲國家榮譽稱號的先進人物和“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里有保家衛國的戰士,有兢兢業業的教師,還有金錢誘惑不了的科學家,他們全都用自己的真實故事詮釋著何為優秀的道德品質。處于良好道德形成關鍵期的小學生,特別需要模范人物的引領。
(三)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心理調適
社會和國家都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調適即心理調節,是指個體通過自身的努力,良好地適應環境,并使情緒積極而穩定,達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思政故事會讓學生深刻地領悟到成功與榮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許失敗上千次,也許需要堅持幾十年,這種即使艱苦卓絕也毅然堅持的堅韌與忍耐,正是學生要習得的心理品質。
二、講好模范人物故事的兩個“相結合”
(一)真實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故事真才會吸引人、打動人、說服人,思政教師在選擇故事的時候一定要多翻閱資料,確保故事真實。故事演講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思政教師也要在講故事的方式和技巧上下功夫,注意聲情并茂,配合音樂等媒介,增強感染力,讓每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并深挖故事里的教育要素,以聲音傳情,以情節傳意。
(二)啟發與促行相結合
思政教師為學生挑選的故事必須聯系思政教育的目標,從思政教育的原理、受教育者的現實和發展的需要出發,選取富含啟發意義的、能促發良好行為的故事來浸潤學生的心田,讓故事入耳也入心。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增加互動環節,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來談感受、評故事、議故事,在評議的過程中提升自己也啟發他人,并形成美好的行動意識。
三、講好模范人物故事的思政課程模式“三步走”
第一步:國旗下思政講話,初識人物。
每周莊嚴的升旗儀式后,由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德育主任輪流擔任主講人,為全校學生宣講模范人物故事。以學年為單位,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可分八大主題,一月一主題,每個主題介紹4位模范人物,用他們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生活信念、工作態度、人生理想等告訴學生何為責任、何為擔當,何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步:思政班會課,走近人物。
國旗下講話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這位模范人物,接下來各班通過思政班會課,班主任帶領學生走近這位模范人物,通過觀看視頻、思考、討論、競賽等形式讓學生從他的生活、工作、追求、喜好等全面地了解人物,挖掘人物精神。這將是一次深入的思政教育和思想靈魂的洗禮。只有近距離地走近,學生才能感受到模范人物的真實存在:他就在我的身邊。
第三步:思政主題活動,暢談人物。
班會課后,老師布置學生課后繼續關注和學習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從他們的身上汲取力量,并用多種形式和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學校可以開展孩子們喜聞樂見、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政主題活動,如:思政人物故事演講大賽、思政故事情景劇、思政知識競賽等。此外,學校也可搭建多種平臺進行競賽和展示,讓學生自由、自信地表白自己心中的英雄,這是學生將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
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我校探索出了一套切合學生學情、貼合學生心理發展,有實效、受歡迎的思政故事會模式和課程體系,思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