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前置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如果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前置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批注法是前置學習中的一種重要學習方法,它能有效改變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就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充分的思想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更深入思考,這樣促使學生學習興致更高,知識掌握得更扎實、牢固,視野也更加開闊。
一、指導閱讀批注,掌握前置性學習的方法
閱讀批注法是一種傳承久遠的讀書方法,從我國古代開始就有針對各種體裁的文章進行點評、批注。然而,把這種方法引用到學生的前置學習中來,是一種新的閱讀方法,教師還要對其進行閱讀批注方法指導。 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預習任務:首先讓學生尋找并標注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或問別人后寫上拼音,讀正確;然后通過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或查找工具書等方式,試著理解和寫下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句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字、詞、句。最后標出文章的自然段。通過運用圈、畫、標的一段時間訓練,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對課文進行簡單地閱讀批注。而對于已在低年級形成簡單批注習慣的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要求,加深難度:將自己預習時的疑惑、思考和感悟寫在課文旁邊,或者預習課文時聯想到的內容、作者寫作手法批注在旁邊,第二天老師講課時,學生對整篇課文內容的感悟、梳理、質疑或其他不同看法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慢慢就能掌握并且運用閱讀批注法進行前置學習。
二、多元閱讀批注,提升前置性學習的理解能力
閱讀批注法不是單一的方法,可以分為:對文章的寫作背景、生字新詞及相關知識進行批注的知識式批注法;對文章的獨特理解和對文章思想內容的感悟進行感悟式批注;由文本聯想到相關內容進行的擴展式批注;對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作品效果進行的賞析式批注;對文章中的情節邏輯、人物真實性等等進行質疑的批判式批注。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元地運用以上閱讀批注方法進行前置學習,這樣才能全面、深入解讀文本,有效地進行前置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多元地運用閱讀批注法進行前置學習,學生從最初只是單純對文章字面上的理解,逐漸深入到作者的寫作背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再到文章的習作順序、布局謀篇、細節的描寫,最后就是閱讀后對文章的感悟、思考。多元地運用閱讀批注法進行前置學習后,學生在閱讀中能更深刻地解讀文本,提高了自身文化素養,同時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能力。
三、交流閱讀感悟,激活前置性學習的積極性
課前讓學生運用閱讀批注法進行前置學習,就可改變以前一昧地老師講、學生被動聽的這種傳統的“傳授”教學模式,探索出了新型的教學方式: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充分交流、碰撞閱讀收獲、感悟后獲取知識、能力,而教師就起到了主導作用。同時,這種學生主動探討的教學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更能激發學生前置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前置學習的方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四、利用閱讀方法,鞏固前置性學習的讀寫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批注進行前置學習的方法后,就要促使學生利用閱讀批注法廣泛地閱讀課文之外的文章、讀物、課外書籍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思考和動筆,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中理解和積累好詞佳句,在廣泛閱讀中了解文章的構思謀篇。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學生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就鞏固了閱讀和習作能力。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