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根鴻
一、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內涵和作用
思路決定出路。只有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內涵和戰(zhàn)略意義,才能調動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問”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自覺行動。“質疑問難”就是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最后把問題解決。“質疑問難”從整體上來說,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具體體現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比較、總結、概括等學習品質和能力,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學會與人切磋的優(yōu)良個性品質和建立和諧、良性競爭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
3.有利于學生把課堂上未能解決的問題徹底解決,繼續(xù)落實“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二、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渠道和途徑
(一)課內積極引領學生質疑,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1.在揭示目標中引導學生“質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中,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多媒體揭示教學目標。我們通常把教學目標設計成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自學。這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思維習慣。
2.在自主學習中引導學生“質疑”。目標揭示后,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指定的時間內開展自主學習。在先學中,教師不時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并要求學生及時把問題記下來,以便在“后教”中把問題解決。這樣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在師生互動中引導學生“質疑”。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后教”,教師把重點、難點問題設計成“問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師一邊提問題,引導學生“質疑”,一邊運用“啟發(fā)式”與學生在互動中“釋疑”,從而把重點、難點解決。
4.在當堂訓練中引導學生“質疑”。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當堂訓練。教師把所學知識點編成習題,由淺入深地進行訓練,一邊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一邊引導學生“質疑”訓練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5.在課堂小結中引導學生“質疑”。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小結。在小結中,教師用“提問”法,一邊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一邊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引導學生發(fā)現新問題,提出問題,補充解決。
(二)課外積極帶領學生問難,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
1.在“日清”中學生之間“問難”。為了把當日所學的知識完全掌握好,我們把下午五時至五時半定為“日清”,讓學生利用半小時開展生生之間的“問難”活動。這樣,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討論,互相研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把當日所學知識及時總結、解決,不留死角。
2.在“輔導”中師生之間“問難”。晚修時,我們提倡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后,可以向教師“問難”。 值班教師在管理晚修紀律外,可以坐在走廊為學生解疑答難。這樣,學生可以把課內、作業(yè)中發(fā)現的問題進一步解決掉。
3.在“訓練”中生生之間“問難”。我們在中午和晚修前有計劃組織各科開展習題“訓練”,以選擇題為主,題量和難度都適中。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由科代表當“小教師”跟同學進行評講。在評講中,先對答案,然后由學生提問題,“小教師”有針對性地評講、演練。
三、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要求和做法
(一)發(fā)現問題,積累問題
要求學生堅持以課本為本,認真吃透課本,狠抓基礎,積極思考,發(fā)現問題,并把發(fā)現的問題及時用筆記下來。提醒學生:既不要一發(fā)現問題非得馬上找老師,也不能積累了一大堆問題才去問。最好以單元或專題為單位,每次“質疑問難”要求在20分鐘內完成。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把每晚課室值班和回校輔導的教師向學生明確,讓學生安排好自己的作業(yè)和問難。并教育學生向老師提問時,做到:一要謙虛有禮;二要大膽坦率,三要實事求是,敢于暴露問題,不要不懂裝懂;四要徹底把問題解決。
(三)及時反饋,總結規(guī)律
弄明白問題后,要求學生注意及時檢測,做到舉一反三,從中總結規(guī)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把心得用紅筆寫下來。一周后,再次回顧,檢查是否真正過關,知識是否已能遷移使用。
四、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組織和管理
(一)大力宣傳,提高認識
“質疑問難”初級階段的最大障礙就是學生怕老師責罵、同學恥笑。幫助學生克服畏懼情緒是打開局面的關鍵。首先,我們要求老師向學生明確“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和作用,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耐心地為學生解疑答難,對肯問、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肯定,對答錯甚至胡言亂語做到不批評、不指責;其次,在課室內,利用標語積極宣傳“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和做法,時刻提醒學生敢問、肯問、會問。
(二)宏觀調控,優(yōu)化作業(yè)
預習,上課,復習,作業(yè)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四個環(huán)節(jié),但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年級一定要加強宏觀調控制,重點是處理好作業(yè)問題。不布置作業(yè)不行,但作業(yè)量過大,會嚴重影響預習和復習,沒有預習和復習,學生就無法自主學習和發(fā)現問題。發(fā)現問題是學生有效地開展“質疑問難”的前提。因此,優(yōu)化作業(yè)至關重要。我們要求備課組長從數量和質量上對作業(yè)把好關,數量上不超過半小時完成,質量上要求有代表性和梯度性。還要求當天不上課的科目不布置作業(yè),各科的作業(yè)盡可能在課內的當堂訓練中完成。
(三)加強管理,有序進行
為預防晚修“輔導”期間一些學生借“質疑問難”乘機竄門講閑話,課室內我們安排學生干部進行座班,教師在課室外的走廊坐班為學生答難。學生干部對出入課室的學生進行登記,注明出、入時間和去處。同時,我們還要求每次找教師問難的學生不能超過3人以上,時間不能超過25分鐘,并教育學生最好事先預約科任。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