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心悅


在印象派中,莫奈舉世聞名,他的繪畫作品著重表達自然中的光與色,但是他的色彩并非一成不變。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疾病的困擾,莫奈的繪畫色彩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并不影響他持續創作。
自然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出七種顏色的光,所以有了我們眼中的七彩世界。印象派畫家畫中的色彩并不是世界的原貌。他們擅長表現世界上的光與影實驗,他們有著畫出光照的感覺的表現技法,他們最重要的是使陰影和輪廓線有了不一樣的表現方式。在印象派的畫中,幾乎難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外輪廓線,也幾乎難以看到清楚明了的物體陰影。印象派畫家的繪畫作品往往是歡樂的和陽光的,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向往與追求。
莫奈以《日初·印象》聞名于世,畫面中畫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一個多霧的早晨。畫面景色朦朧,看得出霧氣裊裊圍繞。莫奈并沒有很細致地描繪每個物象,而是抓住了大的氛圍。畫面是藍紫色調,其中夾雜著少量的橙黃色。天空為微微泛紅,海水籠罩在初升的太陽之下。畫面中的筆觸有輕有重,線條有長有短。一副生動真實的初晨畫面躍然紙上。
后來,莫奈又畫了25幅尺寸相同,不同季節氣候和天氣下的干草堆。干草堆描繪了一條以時間和空間而展開的長卷。莫奈的干草堆有晴天下的和陰天下的,有霧靄天和陽光燦爛天空下的,有下雪天的和日初以及日落的。干草堆只是尋常之物,莫奈卻對尋常的干草堆注入了不一樣感情,莫奈用他的畫筆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我們看到莫奈在畫中似乎在嘗試追蹤光的痕跡,在不同的光線下創作不同色調的作品。莫奈想表現的并不是干草堆,而是當時的氣候和天氣,以及照射在干草堆上的光線。觀眾可以在藝術家的作品中體會到當時的季節天氣,體會藝術家的生活環境,甚至藝術家面對自然景象時的情感。所以印象派繪畫作品中,色彩是藝術家非常有力的表達方式。
在《干草堆》后,莫奈對光線表現出更加癡狂的狀態。在《魯昂大教堂》中,莫奈又加深強調了不同光線下教堂不同的視覺印象。《魯昂大教堂》幾乎看不到具體的形狀的描繪,莫奈花了大量的筆觸描繪了不同的光線下色塊的明暗變化。莫奈的作品表達的不僅僅是景物本身,更是是延綿不絕的時間,這是莫奈表現光線的巔峰之作。
到了晚年,莫奈的眼睛不再如年輕時般健康,他的色彩變得更加主觀,開始大量地使用純色,畫面中出現的是闊綽自在的筆觸和大膽鮮艷的色彩。疾病的困擾并沒有打敗莫奈,在嚴重的白內障的干擾下,莫奈的《睡蓮》系列作品形體塑造模糊,但卻用色調成功表現出超出意象之外的意境。莫奈從藍綠色調的《睡蓮》從逐步轉變為紅綠色調的《日本橋》,看得出莫奈的疾病依然在不斷加重。但畫家在意的是對現實情境的主觀表現和情感的抒發,所以即使有嚴重的眼部疾病,莫奈依然能繪制出如此打動人心的巨作。真正的風景如此安靜,靜靜的待在角落等你發現描繪。
莫奈以自然為師,創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繪畫作品,成為光色表現中的一代宗師。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