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時軍
【摘 要】小學教育是一門以教學為中心的學科。本論文的研究過程和結果都需要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才能很好地用文字或圖像來表達,但效果并不理想。手機應用的日益成熟,可以在課后學習中使用,如演示、錄音、經典拷貝、數據采集等,教師通過設定學習任務,使手機成為學習者的“伙伴”,可以有效擴大學習范圍。
【關鍵詞】小學科學;智能手機;同屏
現在,手機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不僅是一個通訊工具,更是一個集媒體廣播、智能控制、網絡接入、計算機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設備。移動電話功能的特殊性,使其適合多種功能,特別是科學領域。因此,手機同屏應用于小學理科課程,可以有效的改進教學內容、實驗手段和教學方法,使手機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演示實驗不清晰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一般將實驗材料放置在實驗平臺的高度,這樣可讓學生在平臺下也能看到實驗材料,但由于平臺的大小受限制,學生很難清楚的看到。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學生們站起來,伸長脖子四處張望,導致學生忽視課堂紀律,室內由于課程的特殊性,更多是要多觀察。因此,教師演示實驗不清晰影響了實驗的進行。
(二)教師解答疑難不到位
科學教師在學生眼中是“全能型教師”。他們總是想從老師那里得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老師們各方面能力都不強,他們經常繞彎子來回避一些沒有回答的問題。
(三)學生記錄數據不準確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經常收集聲音等級、溫度、距離等實驗數據,但能力有限。這些問題很難根據直接感覺來準確評估,而且它們的記錄數據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導致記錄數據錯誤的因素。
二、手機同屏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方式
(一)智能手機在科學實驗中的應用
智能手機具有良好的性能,非常適合小學科學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實驗研究。例如,學習《噪音》的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保護他們的聽力,會在課程內容中特別強調聲音,但很多學校都沒有同屏設備,這對學生的科研工作非常不利。但是智能手機可以通過聽筒接收噪音,而且噪音強度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直接顯示出來,學生可以把手機看作“噪音計數器”;向老師發出噪音信號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環境中測量噪音強度,這樣可以提高個人的學習經驗,有效地進行校外調查。
(二)細節抓拍
研究對象需要記錄、組織和匯報。但是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觀察對象的不同,在記錄時會出現遺漏和錯誤,所以我可以用智能手機來捕捉觀察對象,提高記錄的效果,觀察細節的方法適用于學生學習。例如:在“水能溶解某些物質”的科學研究中,學生必須觀察鹽、面粉和沙子的水溶性,記錄這些物質在不同的水相中混合而不攪拌,放置和過濾的情況。如今,學生們用智能手機捕捉到這些現象,然后在學生之間的交流中進行演示和重復,以彌補不可見部分,并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三)數據采集
《新課標》明確規定:“科學考察過程中的問題收集、實驗、觀察、數據收集、實驗分析等過程”?!皵祿笔沁M行實驗探究的重要依據,但是很多學生在科學實驗中所收集的數據都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數據采集不準確。例如,在測量聲音變化時,可以使用智能手機中的調諧器軟件測量物體的音色,使用智能手機中的軟件“聲級計”測量物體發出的聲音強度,或者使用智能手機中的心率計來計算物體的心跳次數,通過數據采集的方式,遠遠比用眼睛和手測量更準確。
三、手機同屏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學作用
(一)讓實驗教學資源豐富多彩
移動終端具有移動電話終端,圖片,視頻下載和各種應用軟件安裝。舉例來說,在新課程“電磁鐵的磁力”中,教師可以傳送和播放電鈴和吸塵器的結構圖,微型課堂錄像電磁起重機的工作原理,以及磁懸浮列車,這些都是通過智能手機從教室采集的無線屏幕技術。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運用電磁鐵。既能培養學生學習電磁學的興趣,又能為教師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豐富小學實驗資源。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機上的星圖,下載實時溫度計,噪聲測試儀等各種應用軟件作為實驗工具并安裝,它彌補了傳統教育實驗準確度低,簡單老化,不利于小學教育的缺陷,使小學實驗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二)幫助學生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
本文通過實驗,比較了電磁鐵的磁力教學過程中的電磁效應。教師利用手機編輯圖片的功能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手機拍攝各組方案。選擇一種或多種實驗示意圖,使用相同的無線屏幕技術,在大屏幕上顯示圖像,直接對照片進行標記和修改。以前的數據是1,2,3圈,當線圈數量改變時,經過多次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圈數相差10圈,實驗效果更佳。共有三組數據分別是10,20,30圈。與傳統的實驗教學相比,教師直接用圖片改變實驗方案。移動無線屏蔽技術增加了教師和學生在設計實驗時交流的可能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三)對學生實驗結果進行評價
與傳統的小學實驗評估方法相比,移動無線篩選技術能及時、省時地保存實驗結果。有關電磁鐵的磁力的實驗結論是:線圈轉動得越快,電磁鐵的磁力就越大;線圈轉動得越慢,電磁鐵就越弱。因此,學生知道實驗結論不是一個人或一組教室中的實驗結果,而是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及時評價自己所做的錯誤動作,并給予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系統、全面地記錄各組的實驗結果,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多種學習評價。基于此,教師可以有意義地對這些影像與視頻資源進行總結與反思。
四、手機同屏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網絡技術,改變科學教學模式
現在互聯網網絡已經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校園到教室”連結著我們和世界,因此,教學科研活動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