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強 王振邦 羅靜莉
摘?要:通過使用藍墨云班課的教學實踐,提出在線上教學過程,使用云班課的測試活動,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在事先選定的幾個時間點,進行重復測試,能取得較優的學習效果。其測試方法是,在每周課程學習時間,進行測試活動,要求限時完成,允許重做一次,即事先將記憶周期間隔設為10分鐘、30分鐘和7天進行重復測試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重復三次測試,試驗對象答題準確率平均值達70%以上;重復五次測試,準確率平均值達80%以上;因此,建立課程知識內容的測試活動庫,并進行多次重復測試,可以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云班課;線上教學;遺忘曲線;重復測試;高職教育
一、緒論
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信息交流帶來了新的方式,通過智能手機或者個人電腦平臺,教學也能夠方便的在線上開展直播和互動,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形勢的變化,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做到適應教育教學技術快速發展需求。
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學習和應用新的教學方法,我們課題組在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間,在《靜態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線上教學實踐中,應用藍墨云班課APP輔助完成教學中的作業任務,并選取兩個平行課程班級的學生作為測試對象,通過藍墨云班課的測試活動,進行線上教學的重復測試實踐研究。
經過約兩個月的線上教學重復測試實驗,總結得出一種藍墨云班課測試活動,在課程教學中的使用方法。該測試研究由遺忘曲線,測試對象、題目和方法,測試結果分析等三部分組成,現將各部分內容詳細說明如下。
二、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赫爾曼(H.Ebbinghaus?Hermann)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即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剛學習完的記憶量是100%,則0.33小時后記憶量是58.2%,一天后為33.7%,兩天后為27.8%,6天后的記憶量為25.4%[1]。在記憶學中稱此為遺忘曲線,其量化函數式是:p(t,k)=p0e-kt,t∈(0,∞)。式中:p0為初始記憶量,k是遺忘速率[2]。
2008年,美國學者杰弗里·卡皮克通過實驗證明,重復測試(Repeated?Testing)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回憶,人們在進行測試或從事類似的活動時,為了獲得問題的答案,必須提取相關的信息,而提取(Re-trieve)是測試中的最為關鍵的環節,對鞏固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3]。
學習過程應遵循上述規律,并利用云班課測試活動可以重復使用的優點,進行多次重復測試練習,能提高教學效果。
三、測試對象、題目和方法
(一)測試對象
測試研究對象是學院2019級計算機專業兩個班級的學生,學生數分別是46人(文中以下稱甲組)和47人(以下稱乙組)。這兩組試驗對象,在測試實驗中互為對照組。
(二)測試題目
測試題目選自文獻[4]單元3課后單選練習題中的第6~10題,其中,識記類型3題,理解類型2題,共5道選擇題。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干擾題,也是選自該單元練習中的單選題,所有測試題目,一共為20道選擇題。將上述測試題目導入云班課題庫,制作成測試活動任務,設置允許重做一次,限時完成,手動設置任務開始測試時間。
(三)測試方法
課程教學安排為每周一次,故在試驗中將記憶間隔設為10分鐘、30分鐘和7天三個周期,每次完成測試所需時間大約五到十分鐘。設置重做一次,是在完成測試時,若出現有錯誤答題,學生為了得到更高分數,會立即進入第一個記憶周期(10分鐘)的重復測試活動,同時達到修正錯誤目的;第二個記憶周期復習時間點(30分鐘),是教師在本節課程接近結束時,對測試結果進行點評,等同于復習一次;第三個記憶周期(7天),一周后重新測試,是重復以上測試過程。
甲組共施測八次。其中,前六次是上述說明的第6~10選擇題目的測試活動(文中以下稱常規測試),第七次是加入其他不同的五道選擇題目,作為干擾項,干擾題目占一半,稱1/2干擾測試;第八次則是加入十五道其他選擇題目作為干擾項,稱1/4干擾測試。
乙組共施測六次,前四次是常規測試,第五、六次分別是1/2干擾測試、1/4干擾測試。甲、乙兩班常規測試的次數不相同,乙組比甲組共少測試兩次。甲、乙兩班進行1/2、1/4干擾測試時,均不允許重做。
成功進行重復測試的關鍵,是吸引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程學習,認真完成測試。測試實施中,始終假定認為,所有試驗對象愿意為了獲得到更多的云班課經驗值,關注并誠實完成測試內容。為了使測試對象,盡可能的達到上述測試要求,宜公開課程成績的評分方法,使學生明白,每次測試、作業等各項活動的經驗值累積,會影響課程平時成績的高低,引導學生認真對待云班課中所開展的各項活動,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施行上述說明的重復測試活動,能提高測試效果。
四、測試結果分析
從表1甲、乙兩組試驗對象常規測試平均分表中可以得出,甲組前五次連續間隔一周、常規測試的平均分值分別是:53、62.2、71.7、78.7、86.5,測試的平均分值逐步提高,最后一次常規測試,與前一次間隔兩周,平均分(80.9)有下降。甲組測試結果表明,連續多次重復測試,能得到較高的平均分值(86.5),間隔兩周后,第6次測試,平均分值下降,表明“擱置時間越久,遺忘就越多”[1]。
乙組前三次連續間隔一周、常規測試的平均分值分別為:55.4、64.2、71.9,平均分值也均有提高,最后一次測試與前一次間隔四周,平均分值分別是72.9和71.9,兩者分值基本持平。乙組測試結果表明,重復測試三次以后,試驗對象對測試知識內容,也可以達到長時記憶,但是總體記憶水平低于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