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凡 陳志鋒 王 勝 .海南醫學院口腔醫學院 . 海南醫學院法醫鑒定中心
自2019年6月3日,習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垃圾分類成為熱詞。另外,海南在2019年5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文件中被提到要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更應該做好垃圾分類以助推生態文明建設。[1]
目前大學生的垃圾處理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人們希望從高校這一相對封閉的系統中探尋一種垃圾處理的有效模式。因此,本小組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海南醫學院在校大學生關于垃圾分類的認知和實踐的調查,來探討我國高校垃圾分類的可行性,得出高校內推行垃圾分類的有效措施及建議,以創建“綠色校園”,助推海南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
在我國,大學生是一類有代表性的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在垃圾分類方面的宣傳效果。目前關于國內大學生對于垃圾分類的調研僅有各地區調研結果,但其分析得出的結果有類似規律。
在調查中顯示,大約70%的大學生基本不分類,僅10%左右的大學生會詳細分類。對于垃圾分類的知識,也只有5%左右的大學生明確知道,大部分只有常識性認識,但是細致分類內容不清楚。但9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垃圾分類是有必要的。[3,4]在另一調查中顯示,現在對垃圾分類了解的大學生只占54.26%,不了解的占了45.83%。[5]說明大學生具有一定垃圾分類意識,但認識有限,這顯示出高校中對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略顯不足。
此次研究我們采用了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和實地考察法。首先通過對《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海南) 實施方案》的研究,初步了解海南垃圾分類政策現狀,然后結合現有文獻、資料和對部分同學的問詢,確定了問卷內容。最后,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海南醫學院15級—19級五個年級的同學作為調查對象,采用線上發放問卷的方式,共獲得有效問卷124份。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直都進行垃圾分類或經常進行垃圾分類的受訪者均不超過半數,可見受訪者在垃圾分類的行為現狀方面有待提高。受訪者對自己目前垃圾分類行為的評分為5.21分(滿分為10分),顯示受訪者對自己的情況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如圖1和圖2所示,在我們收回的問卷中,83%的受訪者在宿舍區時從未或很少、偶爾進行垃圾分類,但是當受訪者在戶外區時這個數值為58%,相差24%,差別較大,結合實地調查情況,認為此現象產生的原因為宿舍區垃圾分類垃圾桶數量少,實際的垃圾產生量遠大于對應垃圾桶所能承受的最大容積。

圖1 宿舍區內垃圾分類行為現狀

圖2 戶外區垃圾分類行為現狀
我們選取了常見的10種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知識的調研。根據圖3,可知受訪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知識的回答總體正確率為55.78%。這說明本校大學生有一定的垃圾分類知識,但了解不夠完備。同學們對果皮、剩菜剩飯等食品類廢物和文字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的正確率高,有90%以上,而對于廢舊電子產品、一次性塑料餐盒等歸類認知程度較低。
對于廢舊電子產品,約75%受試者錯選為有害垃圾。然而在呂燕等人調查的廢舊電池分類問題中,有98%的受訪者選擇了正確答案有害垃圾,[6]故認定其為常識性認知,了解到受試者的錯選原因多為,將廢舊電子產品與廢棄電池混為一談,認為廢舊電子產品與廢棄電池同屬一類。但實際廢舊電子產品屬于可回收垃圾。另外,電子產品如要丟棄,干電池需取出,其屬于有害垃圾。廢舊電子產品與廢棄電池的區分較為復雜,是學生對廢舊電子產品垃圾分類的認知存在誤區的原因。
圖3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一次性塑料餐盒屬于可回收垃圾,說明學生對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垃圾分類存在誤區,結合實際詢問,得知受訪者認為飲料瓶和餐盒屬塑料制品,應同屬可回收垃圾。實際上因一次性餐盒有剩飯剩菜和油漬殘留,回收利用的成本太高,所以用過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不能夠作為可回收垃圾。《上海市可回收物指導目錄》中明確提到“部分垃圾品種由于受到污損或使用場景特殊等原因,不宜列入本市可回收物”,其中就包括沾有油污的一次性塑料飯盒。

圖3 垃圾分類知識調查結果圖
垃圾分類意愿方面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支持度較高,最高為10.00分,平均為7.36分,可以看出大學生這個團體對垃圾分類的意愿較強。圖4中顯示,超半數認為有效推廣垃圾分類的宣傳方式是由學校號召、規定大家來進行垃圾分類。約40%的受訪者認為通過宣講活動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圖4 改善的垃圾分類情況的宣傳途徑
根據研究結果,我們針對“如何改善校園內垃圾分類情況”提了幾點建議:(1)學校應可以在宿舍樓下、操場、教學樓及食堂這些垃圾制造比較多的場所添加“三分法”分類垃圾桶。同時需注意各個區域內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模式應該各有側重。(2)學校應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在校內實行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對于可以進行垃圾分類的宿舍和班級進行表揚和獎勵,不遵守垃圾分類規則的班級和宿舍進行一定的懲罰。(3)在學校、班級以宣傳海報、廣播、網絡推文等形式,進行垃圾分類方法知識的宣傳普及,讓同學們清楚垃圾的種類,讓垃圾分類在實際行動中慢慢走入學生們的生活,形成意識習慣。另外,學校可以在校園內舉行一些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講座,或者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比賽,此種方法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
大學生這一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對垃圾分類的行為意向較好,但相關的知識存在嚴重不足。若海南的政府、社會和高校可以從政策、教育、宣傳、設施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力度,則有助于海南大學生學習到正確的垃圾分類知識以及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樹立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也有利于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