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娟
【摘? 要】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育模式在不斷改革和創新,高中化學教學也面臨著教學模式改革的嚴峻考驗。以往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需求。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之后所提出的創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將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將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072-02
The Construction of Exploratory Teaching Model of Chemistry Experiment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No. 8 Middle School of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DING Xiaojuan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ducation model is constantly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s also facing the severe test of the teaching model reform. The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odel in the past not only failed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but also did not meet the need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s. The experimental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proposed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great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learn chemistry knowledg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loratory teaching model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s.
【Key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Inquiry teaching mode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化學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地位無法撼動。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化學結論的產生過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一、確立思路,合理探究
在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導課環節首先應將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行確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方向感,同時也能有效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思路對化學探究實驗的干擾。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首先將實驗的大體思路對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再將每一步實驗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簡明扼要、直扣主題的闡述。這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直奔主題而去,從而清晰地感受到理論知識在化學實驗中重復呈現的過程,由此通過化學實驗提升對化學理論的認知程度。
以“硫及其化合物”為例,由于硫的化學性質較為活潑,因此可以與較多的金屬以及非金屬單質發生化學反應。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探知,如有單質硫附著在試管內壁的時候,應采取何種方式對其進行洗滌。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將CS2融于試管內,會發現附著在試管內部上的單質硫慢慢溶解。學生通過這一實驗充分了解到硫單質與CS2具有較強的相容性。接下來,教師可以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行動手進行實驗,將充滿SO2的試管放入水中,實驗目的是對溶液的pH酸堿度進行測定。學生將試管放在酒精燈上,會發現溶液逐漸變紅,同時試管里的液面也呈現上升狀態,在對試管進行振蕩后,溶液的顏色逐漸褪去,再次加熱后又恢復紅色。通過對這個實驗的探究,學生得到一個結論:SO2與水具有較強的相融性,同時SO2具有一定的漂白性質,只是不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同時,學生懂得硫與氧在電子數上,二者最外層的電子數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也可以得知硫和氧的化學性質具有較強的相似性。
二、重視體驗,深入觀察
在高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對化學實驗的體驗過程,并引導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深入透徹的觀察和探究,不錯過化學實驗的每一個具體步驟,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對整個化學實驗的全過程有一個系統完善的認知。同時,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也可以對由于一個小細節沒有觀察清楚,而產生對后續內容存在較大認知偏差的現象進行規避,從而有效提升化學實驗的效果。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的觀察中,也應注意提醒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每一個重要步驟進行著重記憶,以此確保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有一個較強的連貫性。
以“認識有機化合物”為例,本實驗分為三個模塊,具體過程如下:
1.將純凈的甲烷點燃,并對其火焰的顏色進行觀察,同時對其的生成物進行驗證。
2.在盛有含石蕊的H2SO4溶液、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中通入甲烷氣體,并觀察試管中的溶液,看其有無變化。
3.利用排飽和食鹽水模式,對甲烷與氯氣進行收集,收集比例為1:4.并將試管口用橡皮塞塞好,過一段時間后,取下橡皮塞并將試管在水槽中倒立,然后對接下來發生的現象進行觀察。
學生在仔細地對每一個實驗步驟進行觀察后,得出了幾個結論,首先甲烷其化學性質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其次具有一定的取代反應,燃燒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明其具有一定的氧化反應特征。在對甲烷進行加熱后,還有一定的氫氣生成。
三、信息輔助,構建模式
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使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各大領域當中,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信息技術的合理有效運用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具備能夠播放音頻、視頻、圖片的優勢,同時還具備色彩豐富以及內容豐富的特點,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課堂中,教師也應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利用,這樣可以有效地對化學實驗存在的某些局限性進行突破。比如,對于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實驗來說,如果對其進行實驗則很可能會發生危險,但放棄相關實驗,又會影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探究。而信息技術的出現,則很好地打破了這種現象,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就可以完整地觀看的化學實驗的整個過程。
以“硫酸的稀釋”為例,本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對硫酸的稀釋以及硝酸的制備來說。就硫酸稀釋問題,通過信息技術,學生可以觀看到在濃硫酸中注入水后,由于硫酸的密度高于水的密度,因此水會浮在硫酸上面,就像油浮在水面上,同時在稀釋的過程中濃硫酸會釋放出較多熱量,但熱量又會在液面上集中,較多的熱量無法得到散發,因此會使濃硫酸形成噴濺的狀態,而這具有較強的危險性。同時,畫面上出現了對比實驗。
模式1:將水直接倒入到濃硫酸中,很快濃硫酸散發的熱量就集中到水面,因此形成噴濺。
模式2:緩緩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且邊倒水邊緩緩攪拌,在這種情況下濃硫酸釋在稀釋過程中散發出的熱量就可以均勻地散開,從而沒有發生噴濺的現象。
通過信息技術對濃硫酸稀釋的對比實驗進行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濃硫酸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同時較為活潑的金屬與濃硫酸發生反應時會生成其他物質,但是不會生成氫氣。同時,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使學生明白化學實驗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嚴格遵守實驗規則。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強的實驗,在做實驗之前也應采取相關措施確保自身的安全,從而使化學實驗的開展更加順利。
四、結語
對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師應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以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為依據,將教學思路確定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合理探究,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習的主體意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以及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麗英.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
[2]張永燕.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高考,2020(3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