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 張金果
摘 ?要:新勞動教育是“五育并舉”中重要的一環,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堅持新勞動教育和重視新勞動教育,并且在尊重教育規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努力創新,形成“立新”的新勞動文化。
關鍵詞:學校新勞動教育;模式;探索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并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出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開展新勞動教育為學校創造有利條件
總體來看,各地、各校開展新勞動教育存在缺教材、缺師資、缺勞動基地、缺示范引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各地、各校要抓緊研究,認真解決,為有效開展新勞動教育創造有利條件。
(一)抓緊編寫能體現新時代新勞動教育理念的教材。
當前,絕大多數學校、教師都能認識到開展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究竟該如何開展,不少學校、教師心存困惑,加上缺乏符合地域特色、系統可操作的教材作為引領,學校教師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建議教育主管部門盡快組織新勞動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家長代表深入調研、積極探討,充分借鑒以往相關教材的編寫理念、有效做法,有針對性地融入當前的新理念、新內容,抓緊編寫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符合區域特色、操作性較強的新勞動教育教材。
(二)抓緊打造一批新勞動教育示范學校和校外實踐基地。
目前,區內藝術、體育、民族等特色教育示范學校眾多,但以新勞動教育為特色的示范學校很少,各校關于新勞動教育課程化、系列化、成果化的舉措明顯不足,用于開展新勞動教育的校內外實踐基地也相應缺乏。建議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整合資源,著力推動新勞動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抓緊創建一批新勞動教育特色示范校和校外實踐基地,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豐富新勞動教育內容,滿足各年齡段學生個性化需求。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要履行社會責任,提供開展新勞動教育所需的校外實踐場所、設施設備,提高開展新勞動教育的保障水平。
(三)抓緊建設一支新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形成濃厚的新勞動教育教研氛圍。
目前,各校極少配有專職新勞動教育教師,絕大多數都是其他科目教師兼任,缺少新勞動教育教研氛圍,缺乏可供借鑒的教研經驗。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從新勞動教育師資培養方面入手,在師范院校中設置與新勞動教育相關的專業,定向培養專業教師。各地、各校要創新培訓方式,對現有的新勞動教育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并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面給予勞動教師一定的政策傾斜。各地、各校要結合新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聚焦教研改革,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新勞動教育課題研究,定期開展新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發展論壇、新勞動課程建設專家主題報告會、現場觀摩會和經驗交流會等教研活動,營造關注新勞動教育、深化育人方式變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濃厚氛圍。
二、新勞動教育的開展需要一定的支持系統,以保障其有序推進。
學校開展新勞動教育的支持系統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以制度規約新勞動教育實施,二是以校園節日支持新勞動教育推進,三是以評價助推新勞動教育實施。這三部分相輔相成,為學校新勞動教育的開展“保駕護航”。
教育只有回歸生活本身,關注真實的生活,才能引導學生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實踐過程中,學校也在不斷思考:開展新勞動教育,一定要注重目標的普適性與課程的本土性,在實踐操作中,根據國家課程的普適性目標,挖掘更多的校園特色,進行普及性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讓新勞動教育理念突破一校、一地局限,惠及更多的師生;同時,要注重實施的過程性與評價的科學性,比如對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活動設計與實施過程進行合理評價,建立發展導向的科學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體驗、激發其潛能,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思考和破解。
三、新勞動教育“實踐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標
“新勞動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其研究的關鍵點落在了“實踐”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和如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所以“新勞動教育”的育人空間包含了學生的全部生活。從“勞動教育”到“新勞動教育”,最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直面教育問題,化解教育矛盾。
(二)直擊教育本質,關注全面育人。
“新勞動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勞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調運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的育人活動。它以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為核心,以勞動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和各種感官的協調運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新勞動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運用學術性學習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走進社會生活,走進真實的世界,為學生的知識延伸與遷移提供情境,為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完成實踐任務提供平臺,最終實現“深度學習”。
(三)直指核心素養,專注理論落地。
“新勞動教育”的提出與實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形成開辟了路徑。“新勞動教育”的教育內容指向“行動力”的培養,因為具有行動力的人,一般都具備樂于嘗試、堅忍不拔、勇于探索、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的個性,和善于解決問題、擅長動手操作、能夠將思想轉化為現實的能力,這正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六大素養相一致。“行動力”培養包括勞動自治、勞動逸美、勞動煥新三個方面,三者有機結合,實現對核心素養的基礎性培養。
新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國家人力資本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人才培養與國家創新的大任。習近平總書記重提“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新勞動教育再次被重視,培育時代新人,打造堅實的社會根基等具有重要意義。
課題項目:
1、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勞動教育專項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學校新勞動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20]GHBZX084)主要階段性研究成果)
2、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滲透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9]GHB1064)主要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