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杰 潘琪 鄧力高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工作和學習方法已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因此,中職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應根據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改進現有管理模式,促使班級管理更加規范化。
關鍵詞:新時代;中職 ;班主任管理 ;對策
隨著國民教育改革的推進,中等職業學校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繼續建設校園硬件設施,同時擴大了招生人數。然而,由于學生教育水平的差異,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和教育已成為各學校關注的焦點。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代中職學生通過互聯網進行思想交流和休閑娛樂,信息化學習方法正在影響當代中等職業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因此,新時代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因此中職班主任應根據當前的信息環境,完善自身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以促進中等職業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個性化,管理復雜化
與普通中學相比,我國的中等職業學院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教育體系,中職學生存在較強的個性化。對中職學生而言,他們普遍智力水平正常,身體發育良好,多才多藝,處事坦然,人際關系良好,富有競爭力、創造精神、敢打敢拼,能吃苦耐勞,但是在中職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中,其常表現出厭學、意志力低、自律能力缺乏等消極行為和心理特點。進而導致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習氛圍極差,學生的學習意識不強,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學風較差。
(二)大部分家長對中職學校有偏見
有效的互動是對學生的教育關心,教育任務不僅要由班主任來完成,而且還要由學生家長參與。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是使學生健康發展的前提。在普通中學教育中,家長與班主任之間有效互動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父母與班主任之間沒有很多有效的互動。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目前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主要是社會大眾對從事生產一線人員有歧視心理,導致中職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有自卑心理,認為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就是在消耗時間,好無用處,甚至有退學的心理,再求助過程中遭到歧視,導致大多數父母對中等職業學校有一定程度的偏見,并對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的管理持消極態度。
(三)心理教育缺失
德育和心理教育是新課程標準的重點教育方向,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和技能,還應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變化。但是,從目前來看,部分中職教師沒有對心理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學生的教育以批判為主,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渠道不通暢。中職學校貧困生個性心理問題主要是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意志力不堅定,缺乏信仰使中職貧困生產生焦慮心理,對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心理承擔較大的壓力。二是世界觀定位不準,中學學生沒有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缺乏正確的世界觀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情緒波動大,處理不恰當會導致抑郁。中職學校貧困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雖然生存環境惡劣,雖然有些在學生上很認真,但是教育環境有限,成績落后其他同學,他們感覺對父母有愧疚,長久下去很容易出現焦慮和厭煩等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導,會發展為抑郁癥,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
(四)溝通方式的轉變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用于教育。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及與父母的互動。在此階段,許多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更喜歡使用互聯網獲取他們想要的信息。雖然網絡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獲取所需的信息,但也存在許多弊端。學生通常無法區分網絡中的某些有害信息,并且容易被此類有害信息誤導。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甚至會損及人身和財產安全。此外,盡管網絡通信的速度提高了師生之間的通信頻率,但是一些學生還是過于依賴信息技術作為通信方式,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相對陌生。如果老師不能很好地管理學生的心理行為,也會導致學生有更加嚴重社交恐懼癥。另外,隨著當前網絡信息的多元化發展,網絡信息中存在許多暴力,色情信息,這也給中等職業班教師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二、解決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的對策
根據上述問題分析,中職學校采取針對性的方法解決現有的問題,從新時代背景出發,提出具體的改進對策,具體如下:
(一)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中等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應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全方位管理,不要因為管理工作的困難而對工作松懈,必須時刻關注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發現學生有問題,并及時加以處理,以防止問題的不斷擴大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同時,教師改進現有教學方法,在確保教育工作正常進行的同時,我們將繼續加強和優化教育模式和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就中等職業學校的大多數學生而言,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成績差以及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受到輕視,自卑感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各種因素,便失去了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些要點開展啟蒙工作,糾正學生的心態,幫助學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并逐步提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一方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職學校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根據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規范化的健康教育課程不僅可以學習相關知識,還可以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貧困生在了解心理發展規律基礎上,采用正確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做出過激行為。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進行現場講座,目前多媒體基本在校園內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或者在課堂上播放心理健康課程,也可以聘請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到學校現場講座,專業在現場進行案例講解,學生從中學會調節情緒的辦法,也能發現自己的問題。
(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
由于中等職業學生的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中職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由于學習壓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容易形成更嚴重的消極情緒和消極心理。中等職業學生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班主任應從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年齡的心理特點入手,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出引起消極心理的原因。
首先,中等職業班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并告訴他們心理問題的嚴重性,以便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積極尋求老師的幫助,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為了確保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還可以使用網絡即時通訊軟件指導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其次,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許多問題。因此,班主任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在信息環境下制定新工作思路,調整管理模式。例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許多中等職業學生難以抵御互聯網的誘惑,容易形成許多心理問題。因此,當教師管理此類學生時,他們不能過多地批評學生的行為,用親切而和平的語氣來教育學生,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此外,教師應根據互聯網帶來的當前資源優勢,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和生活,使學生在互聯網時代有意識地抵制不良信息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溝通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增強網絡安全意識的規范,并指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有用的內容。同時,網絡信息的發展也促進了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有效地與家長溝通,并可以通過互聯網與信息互動,極大地方便了家長對學生的管理,從而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出示班主任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首先,各個學科的教師之間應該多交流,通過其他老師的評估,班主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在不同學科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地溝通和解決問題。 其次,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要融入學生,與學生生活成為朋友,彼此拉近距離,在學生生活遇到困難時提供鼓勵和支持,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從而得到家長和學生的信任。
三、結束語
簡而言之,中職學校班主任責任很重,在學生管理上仍然存在各種問題和困難,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班主任應從自身做起,改正心態,改變管理方式,尊重學生,充分理解自己的要求,實現德育和心理教育全方位的發展,與學生能夠保持各種形式的密切交流,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新時代背景下,雖然中等職業班班主任積累了有用的管理經驗,但仍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這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繼續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并通過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加強與家長的互動來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魏薔. 新時期中職班主任管理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J].教育教學論壇 ,2020(05):11-12.
[2]盧元勝,張燕侶.淺談中職班主任對異地學生的管理工作——以來自云南騰沖的中職生為例 [J]. 職業 ,2019(36): 49-50.
[3]黃家進.新時代中職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J].才智 ,2019(34):196.
作者簡介:黃立杰(1990.12—),男,漢,廣西藤縣人,藝術學學士學位,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學校團日活動開展;潘琪(1996.4—),女,壯,廣西馬山人,法學學士學位,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學生德育教育;鄧力高(1986.10—),男,壯,廣西河池,工學學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學校后勤日常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