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花
摘 要:在初中教學當中普遍存在“學困生”問題。“學困生”并不是先天智力低下,而是總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完不成自己的作業,這些在數學上體現得更加明顯。教師將這一類學生統稱為“學困生”。學困生的存在不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會對學生的自身發展產生影響。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障礙;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13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數學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難的一門學科,也正是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的,對數學沒有興趣。而初中數學的學困生學習數學有困難也大多是因為對數學這門課程缺乏興趣。尤其是當難度逐漸增加時,面對那些大量的、復雜的、難背的公式,學困生不愿多看一眼,更不要說去復習、去學習。因此,他們掌握的知識較少,甚至對一些基本的概念都不能理解透徹。對于一些數學公式即使學困生將其全部記住,也難以發揮這些公式以及概念的作用,因為只有理解這些公式和概念之后,才能利用這些公式、概念解題。做題也是為了鞏固數學知識,而理解變成了學困生的一大主要障礙。尤其數學中抽象的概念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學困生既對數學不感興趣,又缺乏理解能力,加上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障礙。縱使一些學困生非常努力,還是逃不過考低分的命運。
二、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教學策略研究
(一)心理角度
每個學生都是人,都擁有自己的情感。學困生在班級中本就處于不好的地位,其心理壓力一定很大。學生一定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學生,因此學困生一定會有心理壓力。而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比如,正處在青春期的他們也許會更加的叛逆,甚至與同學、教師、家長起沖突。自己不會做題就更加的放飛自我,抄作業甚至不交作業,有的時候還會曠課,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鬧到休學的地步。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還要更加重視學困生的心理和他們的內心想法。學困生本就為自己學不會而懊惱自卑,此時教師再去批評甚至辱罵,只會讓他產生排斥的感覺,甚至開始討厭這門學科,討厭學習。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平等地看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不包庇好學生,也不對學困生有偏見。教師對學困生的鼓勵不能只停留在學習的進步上。教師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看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了哪些優點,品格上的優點或者勞動體能上的優點都可以。教師可以將其優點放大,并給予鼓勵,首先讓學困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只有自信心強大起來,他們才有精力,有興趣,有信心去學習。
與優等生和普通學生比較起來,學困生的自卑心理會更加嚴重。大多數原因是學生學習成績差,教師批評,家長也批評。甚至更嚴重的,在學生之間還會受到一些歧視。學困生也想為此做出改變,努力學習,即便不成為優等生,也想成為班級里成績中等的學生。可這些學生大多數學習基礎比別人差,理解能力也不如別人,因此無論他們多努力,學習成績上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因而造成了他們更加的自卑。這時候教師如果再不鼓勵,做出放棄的想法,那么對于學困生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他們會由此振作不起來,從而誘發一些更多不好的行為,比如曠課、考試作弊、不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做到不忽視學生,多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情緒,該鼓勵時鼓勵,但是如果學生做錯了,也要給予一定的批評,并加以教育引導。
學困生如果在某一個階段落下了,其自信心將受到打壓,逆反心理也會被激發,出現下課打游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也不完成、考試作弊等現象。這時教師如果懲罰學生,學生的行為會愈演愈烈,最嚴重的很有可能產生抑郁。因此,家長與教師都要給予學生自信心、自尊心上的呵護,讓他們先建立起自己的自信,拾起自信后再去努力學習,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一步一步地進步。
(二)興趣角度
人們都說學習一門學科時興趣是很重要的。而對于數學這樣枯燥乏味的課程來說,興趣顯得更加重要了。它有時是一門概念很抽象的課程,但細細琢磨起來,又會有無窮的樂趣,解出一道題的成就感,會讓人十分高興。因此,對這門學科建立興趣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而對于學困生來說,自己建立興趣也許會很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去幫助他們建立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才可能會喜歡并愛上數學。建立起自信以后才可能去好好學習,并帶動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教師對學困生不能放棄,不能置之不理。教師要教他們從自己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重拾自信去建立起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學習,發現數學的奧秘。
教師可以先對學生做一些測試,看看學生有哪些薄弱的地方,并把這些地方補起來。比如,如果是在基礎方面有薄弱,那就先讓他熟悉基礎概念,不要先去做題;如果是基礎概念已經掌握卻不會運用,那就先讓他去做一些簡單的題,再逐步加深做一些難題。
教師要充分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他們的學習狀況,同時更要培養起學困生對學科的興趣。讓他們喜歡上這門學科,從而愛上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一些事情進行教學。比如,在教授二次函數這樣一些比較難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一些基礎概念:二次函數的對稱軸是什么?答對了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他們鼓勵,如買一些糖果之類的禮物獎勵學生。
(三)因材施教
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充分了解學生。教師應該要包容萬象,什么都要會一點,尤其是在數學課上。數學是一門很抽象也很靈活的學科,在數學課上教師要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為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經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不能只是課前備個教案,把學生的作業批改完就行了。教師要去了解每個學生自己的學習特點和他們的性格特點。無論學生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只要是學生認真提出來的,都要予以回應,不要因為問題太過簡單而置之不理或者訓斥對方。每個學生的特點不一樣,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這是從孔子時就流傳下來的教學方法。學困生雖說學習不好,但是他們每個人被落下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更需要針對每一個學困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制定對他們的專項計劃,而不是籠統地給他們制定一樣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