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珍
摘要: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勞動習慣、勞動技能和熱愛勞動的情感,使小學生初步意識到勞動對于自身、對于社會的重要性。但當代學校內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效性不高令人擔憂,本文通過對勞動教育問題的分析與對策,談談勞動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生;勞動教育;意義;人格;幸福
一、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那些雙手靈活、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探究的智慧。手所掌握的或正在學習的技能越高超,兒童就越聰明。兒童越聰明,他對事實現象、因果聯系和事物之間的規律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變現得越明顯。
(一)勞動與智慧的結合是智力情感的首要源泉
學習和勞動的結合,就在于干活時思考和思考時干活。我們學習的絕大部分來自做事、創造,以及靠雙手去感知。手的神經與大腦中樞神經相連,對手的刺激就是對腦的刺激,削弱動手的能力也會削弱大腦活動的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那么產生這種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洞察事物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因此,勞動中的創造是激發學生智力的最強有力的刺激之一。
(二)通過勞動發展兒童的才能和愛好
依靠學生的獨立性來組織勞動,能有效激起和發展學生的才能。對某一種勞動的共同熱愛,有利于把學生聚集到集體里去。我們學校會組織"巧手折趣""水果拼盤"開心農場"等活動,把不同年級的學生組織到一個勞動集體當中,互相幫助, 完成一個需要創造性的、有挑戰的勞動項目。學生在勞動中鍛煉自己的才能,發現自己的愛好。保持學生對勞動的熱愛,點燃創造性的火星,千方百計讓它們熊熊地燃燒起來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在整個過程當中,要著重培養那些天賦還沒有顯著表現出來的學生的才能和愛好。
(三)生活的真正幸福來源于勞動
幸福來源于勞動,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學生理解和領悟到一個人獲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財富是與他參加的勞動有直接聯系的。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期盼不勞而獲、少勞多得都是病態的勞動價值觀,需要全社會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去克服。
二、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勞動教育內涵辨識不清,學生勞動素質有待提高
什么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
勞動教育也是人格教育,有一次做放學做值日,一個孩子竟然不知道怎么將-個垃圾袋從一卷垃圾袋上扯下來。哭笑不得的我只能耐下心來,讓他仔細觀察兩個垃圾袋連接處的虛線,告訴他從那扯就能把口袋扯下來。現在的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也不足為奇,因為他們在家從來不打掃衛生,家長包干了一切。更有甚者,家長自己也不干活,花錢雇傭鐘點工來打掃房間,凡是能花錢解決的都不愿意自己去動手。有些人教育孩子,總會習慣 地說: "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掃馬路! "你看,對于體力勞動,人們總認為是羞恥的事。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教師在校的所有行為對學生都是教育,包括必要的體力勞動。學校應當教會學生懂得敬重勞和勞動者,而不是鄙視勞動、誘導他們成為所謂的"人上人"。對勞動教育的態度我們要端正過來。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技能。
(二)勞動教育缺少“名分”,地位邊緣化。
作為全國教育大會提出來的新時代的“五育并舉”之一的勞動教育,在教育地位中也舉足輕重。但如果你觀察學校的勞動教育課幾乎是沒有的,但部分的時間都被正課所霸占,造成勞動教育缺少時間的保障。還有勞動教育的師資力量有待加強,很少有教師注意并參與孩子的勞動教育的培養,同時對學生在勞動方面的教育評價也存在不足。如果我們要孩子全面發展,勞動教育的地位勢必也需要提高。
(三)勞動教育缺少有效保障。
除了國家對于中小學生勞動教育保障體系不夠健全之外,家長與學校也存在缺少有效協同。大部分的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不需要開展額外的勞動教育,這樣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的表現。對于家長的不支持、不理解,從而造成勞動教育缺少有效保障。
三、勞動教育的對策
(一)以價值為先:樹立正確勞動教育觀念。
要擯棄錯誤勞動價值觀念,加強正確勞動思想教育,重塑科學的勞動價值觀。作為教師,在平常的教育中,應該要針對學生勞動教育觀的樹立,讓學生熱愛勞動。在校園的宣傳欄或者文化長廊中張貼一些關于勞動教育的內容,對學生實施軟文化的辦法,達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效果。
(二)保障為基:完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
完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包括完善勞動教育政策保障體系,全面構建學校勞動教育體系,重視勞動教育實施效果評價,強化學校勞動教育督導評估,保障勞動教育活動經費。對教師師資培養提供支持,讓教師作為榜樣,帶好學生。
(三)學校為核:開展生動有效勞動教育。
學校應細化明確勞動教育目標科學設計勞動教育課程,優化培養勞動教育師資,有效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充分開發勞動教育資源配齊配強勞動教育設施,完善評價機制,讓導向發揮激勵性。 讓勞動課程落實到平常的課程中去,作為一種加分項目來對學生進行打分。
(四)協同為要形成家校勞動教育合力。
作為學校這個大集體,家長是學校運行地重要一環。家長的支持更有利于我們工作的開展。因此,我們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也要聯系家長,和家長溝通好,得到家長的配合。家校勞動教育觀念要統一推,進步調要一致,勞動時間要保證,榜樣示范要力行??梢岳梦⑿牌脚_,班級群,公眾號,讓家長拍一些視頻,可以更清楚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勞動情況。
總結:
《指導綱要》提出,要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生產和社會性服務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善于觀察思考,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的同時,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工具、勞動技術、勞動形態的新變化,創新勞動教育內容、途徑、方式,增強勞動教育的時代性。同時,要關注學生勞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增強獲得感、成就感、榮譽感。
勞動教育意義重大,學校要將勞動教育擺在突出位置上,注重學生的勞動教育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