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麗群
將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有助于激發特殊兒童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還有助于指引特殊兒童在實際生活中靈活自如、恰如其分地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然而,雖然培智學校語文教師清晰地認識到了將語文教學生活化的諸多好處,但是,部分教師卻對如何將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一直以來,有關將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并且也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果。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一些典型教學案例,淺顯論述將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化的一些有效策略。
特殊教育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使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得到培養與提高。在特殊教育教學中,學生在聽覺、肢體、語言、視力、智力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對于他們來說,語言交際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掌握語言、運用語言,更好地適應走向社會的需求,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字語言能力來支撐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以適應未來獨立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著力于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一、特殊教育學校語文學科構建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對于特殊學生而言,其身體上的缺陷造成了他們對語文知識吸收與理解的障礙,而語文是一門對于學生理解能力與交際表達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這就使得特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更加產生了畏懼的心理,不愿意繼續深入的學習語文。而教師借助生活化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他們能夠在所熟知的環境中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第二,生活化課堂有助于特殊學生更好地把握語文教學的實質。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緊密的聯系,這樣可以降低知識點的難度,讓學生更為容易接受與理解。
第三,生活化課堂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同時借助生活化的語言魅力,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文章的思想內涵,有效地推動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第四,生活化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借助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和飽滿的情緒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二、特殊教育學校語文學科構建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
1.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由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與外界接觸的比較少,每天的生活基本都在學校,這使得他們的理解能力比較低,只有對于比較形象直觀的事物才會留下印象,而且很容易被遺忘。因此,課堂教學情境必須生活化,且為學生所熟知的,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為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目標,結合特殊生的認知基礎、情感態度、人生價值觀、興趣愛好等方面,借助于網絡技術,收集現實生活中的教學材料,加以分析與整合,形成符合特殊生實際學情的生活化情境,來生動形象地為學生呈現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如在進行《規則紀律》單元教學時候,我沒有單純采用傳統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首先通過大屏幕的形式讓學生們來了解建筑工人一天的生活,學生們從視覺上感受到了建筑工人一天的辛苦,他們揮汗如雨,他們辛苦勞作。此時,我適時提出問題,詢問學生們所看到的景象是什么,詢問學生們看到這樣的景象內心有什么樣的感覺。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們逐漸萌生內心的情感,并讓學生嘗試進行內心表達,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多樣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進行學習。
2.課堂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特殊教育學校構建語文生活化課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獲取豐富的生活技能與經驗,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與人正常地交流溝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所設計的生活化情境,提出一系列相關問題,學生積極地思考與討論,只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切實的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活角色的扮演,如教師是主持人,學生是參賽選手或是節目嘉賓,師生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與閱歷,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根據我教學的培智4班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我在教學《去超市》的課文時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內容,運用游戲活動(模擬超市),使生活語文課的教學更具趣味性。運用生活實例,使本次教學更直觀生動。聾啞生和弱智學生認識事物主要靠直觀思維,對于熟悉的事物現象和具體直觀的材料比較容易領會掌握。既然教學內容都是身邊的知識,那么在課堂上就要充分借助于對生活原型(各類果蔬、超市常見物品的道具)的認知,讓學生的認知、學習詞語及適當的語句。
3.課堂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對于特殊學生而言,單一的說教模式是難以讓他們接受的,只有富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才會從被動地接受到主動地探究,這樣才能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為此,在語文教學方式上,我們應該從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啟發,生活多姿多彩,則教學方式也應該是百花齊放。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能夠走進生活去學習語文知識,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促進學生的智力與生活適應能力的提高,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借助于生活場景教學、游戲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玩樂中進行學習,勞逸結合,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特殊教育學生不同于普通學校學生,在開展各科教學時不可避免會存在一定困難。尤其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無法對教材語句含義進行直接且準確的理解,因而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生活化,即將教材書面文字含義轉化為口頭表達,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最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掌握生活技能,不僅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能促進學生實現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