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龍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漸滲透至義務教育體制中,明確提出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促使學生能夠深刻感知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同時轉化成自己的人生觀經驗。另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語感,深入感受文章中透露出的情感熏陶。由此可見,閱讀教學是給予學生快樂體驗的教學手法,尤其針對低年級階段的小學學生,他們的心理狀態還處于在玩中感知知識,若是突然進入嚴肅的課堂學習,教師需要有效烘托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夠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本文就圖畫書閱讀的教學特點,探究分析如何引入圖畫書閱讀進而構建獨具特色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圖畫書閱讀;小學學生;語文課堂
小學階段處于低年級時期的學生的注意力較為薄弱,并且不能得到長期持久的效果,所認知的文字較為有效,因此,圖畫書閱讀便可以從一定基礎上彌補低年級階段學生的這些缺點。針對小學學生所出版的圖畫書一般是由優秀的插畫制作以及簡單的文字獨白搭配形成,通過簡單生動的形象將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展示地淋漓盡致,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圖畫書閱讀的興趣,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愿意沉浸至課堂學習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巧妙引入圖畫書閱讀至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并且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圖片和文字,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此同時,學生能夠在欣賞圖畫書文字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欣賞圖畫書中的插圖
插圖是賦予圖畫書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而并不是旁邊的文字獨白。圖畫書中的插圖,無論是圖畫書封面,或者是正文圖畫抑或是結果的封底畫面,都是圖畫書作者根據故事情節精心挑選和設計的,圖畫結合文字的交相呼應,通過逐一翻頁去推動故事情節的遞進發生。基于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圖畫書閱讀時,需要提醒學生結合文章情節仔細賞析圖畫書中的插圖,而不是走馬觀花般地快速翻頁,急于求成是不能真正意義上去理解插圖中所表示的含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欣賞插圖中所想要展示的情感寓意,以便更深入地去理解故事所需要呈現的真實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精神。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圖畫書《我是霸王龍》時,可以發現圖畫書最后顯示的插圖情節是霸王龍依偎在小翼龍曾經的住處,手里緊握著魚并閉上了自己的雙眼。學生可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張圖上方的天空出現了一道流星。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若是許愿成功,小翼龍回來了,霸王龍會做出什么改變嗎?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圖畫書的封底畫面,與最開始的封面進行比較。學生們紛紛發現:霸王龍原本鋒利的牙齒不見了,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將其藏了起來,收起了自己兇狠的表現;霸王龍原本是不喜歡吃魚的,而現在手里卻捧著小翼龍最喜歡的魚等待它回來……教師最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霸王龍在遇到小翼龍之后所萌生的友愛之情,讓霸王龍改變了自己原有兇狠的模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圖畫書所表現的意思,深化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圖畫書內容
所謂圖畫書則是結合精美的圖畫和簡潔易懂的語言所結合展示出來的,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圖畫書內容,通過自己的語言充分引導學生感受圖畫書所描繪的內容,這樣才能將圖畫書中所蘊含的喜悅和精美展示出來,圖畫書的閱讀體驗才能長期停留在學生們的記憶中。教師在閱讀圖畫書過程中,可以通過朗讀促使學生跟隨自己的節奏在腦海中繪制圖畫書中的故事情境,并與圖畫進行對比且優化。首先,教師可采用示范朗讀的方法,促使學生在聆聽中感知語言之美;其次,讓學生自我嘗試朗讀,挑選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品讀。如果說圖畫書中的圖畫是天空中翱翔的風箏,那么文就是牽引風箏的絲線,通過與圖畫之間的交相呼應深化學生對圖畫書內容的理解。結合圖畫閱讀文字,通過文字解讀圖畫,反反復復地進行品讀,深化學生自身對圖畫書真實情感的解讀。
這樣細細品讀圖畫書內容,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圖畫書內容的同理心理。
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從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看,想象力的形成是在學生遇到客觀事物之后,受到客觀事物的影響,同時結合周邊的言語調節,從而對已經形成的事物形象進行且優化并形成新形象的變化過程。在小學學生認知世界上所有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想象力可以幫助他們深入理解事物本身。因此,在引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開展圖畫書閱讀時,不僅結合文字獨白和插畫對故事情節進行猜測,同時還需要結合自身的想象力,構想出一個情節更為豐富的內容情境。其實,現如今許多圖畫書故事的作者的創作靈感都在于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正常現象賦予正確的價值觀通過故事和圖畫的形式表示出來,通過大膽的文字和圖畫表述,促使學生開展自身的想象力入深化故事情節,建構圖畫書故事的實際意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圖畫書閱讀過程中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通過圖畫書故事進行猜測和構想,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在執教部編版小學語文圖畫書閱讀素材《鴨子騎車記》時,可以結合文章題目進行想象力訓練。現實生活中,鴨子是不會騎車的,可是在圖畫書故事中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鴨子是怎么騎車呢?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得出了各種答案,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答案進入圖畫書內容尋找結果。在圖畫書的最后,圖畫書圖畫停留在鴨子正在對著一輛拖拉機發呆,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后面可能發生的事情結合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補充描述,并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滿足這階段的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幻想心理。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圖畫書閱讀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設置不同閱讀思考點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滿足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想象空間,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