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華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千層板分場,河北 承德 068450)
人工造林不僅可以促進林業經濟發展,還能夠保護我國生態環境。過去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大量的森林資源,造成生態環境惡化。近些年來,國家對林業經濟發展高度關注,苗木作為林業發展的基礎,苗木的生長質量能夠直接決定林業經濟發展質量,為此需要加強苗木育苗技術與管理技術的研究,制定科學的育苗和管理模式,確保苗木能夠快速高質量生長,是推動我國林業經濟發展和林業工程建設的必要手段。為此,需要通過提高育苗技術和苗期管理技術水平,促進林業工程更好地發展。
在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林苗的質量是決定其建設效果的重要基礎,所以需要采用多種科學的方式加強林苗育苗技術,提高林苗質量,從而促進林苗更好地生長與發育。
在林業工程開展前,需要根據造林地的地理環境因素、氣候因素、經濟發展因素以及市場因素確定苗木種類,所選擇的苗木種類必須確保能夠在當地正常生長發育,保證林苗存活率,并根據林苗種類確定科學的育苗技術,是促進林苗選擇技術提高的重要方式,同時能夠降低林業工程風險,提高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根據林業工程建設需要,苗木可以分為綠化苗木和經濟苗木,綠化苗木主要是用來改善生態環境,經濟苗木主要是用來出售木材獲得經濟效益[1]。
林苗育苗主要是以播種方式開展,在種植前需要對苗木進行處理,且需要選擇根系較為發達的苗木種類,因為根系發達的苗木生命力更強,能夠提高存活率,且根系能夠起到涵養水源和固沙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問題。在確定林苗選擇后,需要先對苗木采用培養容器的處理方式,使苗木能夠通過容器吸收更為充分的營養物質,幫助其根系進一步成長,直到林苗的根系達到種植狀態。在林苗種植前,需要對種植區域進行清理,將垃圾、雜草等物質清除,種植坑的深度需要根據林苗根系來確定,保證種植坑深度合理,防止出現林苗根系裸露的問題,使林苗根系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是提高林苗存活率的有效措施。
在林苗種植完成后,為了保證苗木能夠正常生長發育,需要采用科學的壯苗技術。林苗在生長初期對于水分和營養的需求量較高,且因為處于生長初期,根系較為脆弱,所以需要做好根系保護措施以及肥水管理。一般情況下第一次施肥主要采用鉀肥和磷肥,能夠滿足林苗生長初期的營養需求,并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對施加的水肥量進行管理和規劃,水肥施加量不能過多,否則會破壞造林地土壤環境生態平衡,對林苗生長產生負面作用,且需要更多地采用有機肥料,防止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
林業苗木在種植后,需要在苗期采用科學的管理措施,才能夠保證苗木正常生長發育,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營養物質,促進苗木生長發育,使其能夠更加茁壯地生長,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
在苗期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土地環境的管理。首先,需要定期對苗木土地環境進行巡查,及時將垃圾、枯枝等清除,為苗木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能夠將多種病蟲害病原體去除,保證土壤環境健康。其次,如果在林苗生長過程中,出現了土壤固結的問題,需要減少肥料使用,并對土壤進行翻耕處理,使土質更加松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同時能夠將病菌和蟲卵翻出土地之外,起到殺菌滅蟲的效果,能夠促進林苗更加健康茁壯地生長。最后,土地環境管理需要建立科學的巡檢制度,定期對造林地的土地環境進行檢測,及時將土地環境出現的問題解決,避免土地問題長期存在,從而能夠有效提高苗木生長水平。
林苗種植密度能夠直接影響到林苗的生長發育。如果種植密度過大,會導致苗木生長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土壤內的營養物質分配不夠均勻,林苗所吸收的營養物質降低,還會導致造林地內部的通透性較差,影響陽光照射和空氣流動;但是如果苗木種植密度過低,會導致大量的造林地土地資源浪費,從而影響經濟效益。以S市某林場在杉樹方面的種植情況來看,不同密度下杉樹的樹高、胸徑和材積有著很大的不同,經過該林場多年的試驗得出結論,杉樹的種植最佳密度為900株/ hm2,該密度下杉木生長情況最為良好[2]。下表是不同密度下該林場杉木的生長情況。
表 不同種植密度下杉木的生長情況
因此,在苗木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對其種植密度進行調整,確保苗木能夠正常生長發育。
水肥管理是林業工程苗期階段的重要管理內容,當前我國造林地主要采取灌溉的方式為苗木生長補充水分。灌溉模式適合在大型林業工程中使用,能夠使苗木快速生長,補充充足的水分,但是需要精準控制灌溉水量,灌溉水量需要根據當地的降水情況和水分蒸發量確定,從而確定最佳的灌溉頻率以及灌溉水量,確保苗木能夠得到充足的水分,還能夠防止因水分過多影響苗木生長。肥料使用是促進苗木生長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據苗木的具體生長情況作出判斷,明確當前苗木所缺少的養料,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肥料施撒工作,需要做好肥料使用規劃方案,定期補充苗木生長需要水分,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肥料需要更多地采用有機肥,降低對造林地土質的破壞[3]。
防凍保護措施是林業工程苗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對于北方城市而言,北方城市冬季較長且氣溫較低,非常寒冷,因此做好防凍保護措施對于北方地區的林業苗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可以采用灌溉封堰的保護管理方式,是指在造林地林業苗木根部位置搭建土堆,這個土堆能夠對林業苗木起到保溫的作用,還能減少苗木根部的水分蒸發,減少其表面的蒸騰作用,能夠有效防止苗木冬季出現凍傷的現象,需要注意防凍保護時間最好在冬季來臨之前,都可以采用這種保護措施,但是根部容易腐爛的苗木不能采用這種措施[4]。
在病蟲害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林業苗木病蟲害檢測防治體系,加強對造林地的日常監督與管理,從而降低病蟲害發生規模,在病蟲害發生初期開展治理措施,能夠降低病蟲害對苗木生長的影響,可以采用化學藥物防治與生物防治的方法,多種病蟲害防治措施結合能夠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提高林業工程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本文詳細闡述了多種科學的林業苗木育苗和管理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國林業工程建設與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促進我國林業工程建設質量提高,發揮出林業苗木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