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屋頂綠化涵蓋內容多種多樣,廣義角度上可以看出,屋頂綠化一般指不同建筑當中對于天臺、陽臺、屋頂等實現有效綠化。在建筑屋頂綠化的同時需要具備強大技術力量進行支持,在土壤選擇、鋪設排水裝置及植物品類選擇方面均為復雜過程。本次對于建筑立體屋頂綠化設計的主要實施辦法及設計內容進行分析。
【關鍵詞】 建筑;屋頂綠化;設計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50
屋頂綠化設計過程中應將安全性放在首位,需要考慮建筑自身安全以及群眾心理安全,建筑安全需要保證屋頂綠化設計的形式及內容。可以平均荷載以及與局部荷載相吻合。屋頂綠化中的植物及構筑物均需考慮風載影響。如體積過大或與屋頂結構聯系緊密的植物在遇到強風天會引發屋頂結構破壞。同時,屋頂綠化建筑功能擴展目的主要是為用戶提供工作休息、節省員工外部活動時間,因此,在大廈屋頂綠化過程中需要實施基礎設施應用及拓展,保證屋頂綠化與城市功能進行有效結合。
1、屋頂綠化結構設計
屋頂綠化構造設計與常規屋頂存在差異。主要在構造樓板、建筑物、屋頂防水層以及保溫隔熱層之間進行選擇,根據植物的生長需要實現有效構造屋頂綠化種植需要,分析構造剖面,同時,對于過濾層、排水層、屋頂完成面、植被層、隔熱層、防水層等,同時也包括樓板結構中的保護層、防水層、找平層。
1.1防水層施工技術要點
屋頂綠化中防水層有效處理會對于使用情況及建筑安全性產生影響,為有效保證屋頂結構安全性,一般選擇在屋頂基礎建設上實施有效搭建,并實現二次防水,保證防水工作滿足相關建筑需求,屋頂綠化防水層需要具備耐久性,有效保證防水材料能夠經受土壤細菌侵襲,同時需要具備較強的承重性,在實施綠化工程過程中,需要有效考慮土壤及植物的重量,其次需要具備耐藥性,在實施綠化過程中,防水材料需要能夠具備防肥料及農藥侵害的能力,同時也需要防止透水及遭受器械損害。
1.2隔根層作用發揮
隔根層的鋪設時間及是否進行鋪設各個專家存在不同見解,在實施屋頂綠化設計過程中,由于植被根部無法延伸過長,因此,較多人認為不需要進行隔根層鋪設,對于屋頂使用剛性防水后,由于防水層具備堅固性。同時能夠對于上層鋪設水沙泥實現保護,有效避免植物根系穿透,在此種情況下可以不進行隔根層鋪設。
1.3蓄水層及排水層功能
排水層的主要作用為在降雨及澆灌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植物機制層中的多余水分流走,并將水排放到固定裝置當中,可通過屋頂基層中獲得干凈溢流水源,將其實現回收再利用。但如存在屋頂開放性狀態并有人進出,需要考慮人具備的載荷情況,同時,注意觀察生存水過度情況。在此過程中,所用材料均需要具備儲水功能,排水層易被植物根系穿透,因此需要更加注意。
1.4過濾層施工要求
過濾層主要功能為使植物基質層土壤避免滲入到排水層中,有效保證土壤中的多余水分能夠順利排進排水層。實施屋頂綠化過程中,需要在種植土的下方進行不同材料過濾層鋪設,在過濾層選擇材料時,需要有效保證其透水性。同時,對于隔絕種植土中的微小顆粒進行選擇,并選擇耐腐蝕、價格便宜材料。
1.5種植基層施工要求
種植基層與房屋結構、承重以及植物生長等問題存在緊密聯系。為有效保證植物能夠生長旺盛,需要考慮其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并進行不同植物基質選擇,目前機制種植基層多樣化,其中包括自然土壤、人造土壤以及改造土壤[1]。
1.6植被層保護需求
植被層屬于屋頂綠化主要功能面,其具備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屋頂綠化植物與陸地植物相似,均可以進行二氧化碳其有毒氣體吸收并釋放氧氣,可對于空氣濕度進行有效調節,能夠促進城市空氣凈化,與地面植物的功能進行有效對比,其中發現,由于屋頂植物生長位置相對較高,可對空氣中的不同層面空氣實施有效凈化,效果顯著,同時在植物選擇過程中,可從屋頂環境著手,對于種植條件排水情況、空氣污染情況進行有效考量,因此。屋頂綠化植物應具備耐熱、耐澇、耐高溫、耐熱風、生長緩慢、耐修剪以及根系發達等特點[2]。
2、公共建筑屋頂綠化應用狀況
現階段,各國均有效認可屋頂綠化方式,同時在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有效發揮作用。
2.1生態效益問題分析
幫助城市實現熱島效應緩解:近幾年,全球氣候不斷變暖,城市熱島效應伴隨建筑物數量提升而更加突出,熱島效應會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利用屋頂綠化可有效實現熱島效應改善,由于屋頂中植被具備蒸騰作用,能夠使空氣濕度提升且降低氣溫,在城市中實施屋頂覆蓋植物能夠吸收熱量,減少瀝青及水泥對陽光的反射,減輕城市熱島效應[3]。
減少暴雨沖擊:蓄水屬于屋頂綠化中的重要功能,雨量增多會促進雨水排入污水管道,避免暴雨后引發水系統癱瘓及堵塞,有效緩解城市排水系統壓力,同時,凈化雨水水質。在蒸騰及蒸發后能夠有效保留水分,使其匯入到自然水當中,雨水過多會隨時間推移有效排解。如果將屋頂蓄水功能結合城市灌溉系統,可幫助城市有效緩解水壓力問題。
凈化城市空氣:對于空氣環境質量產生巨大影響的因素為人口密集,由于機動車尾氣及工業生產廢氣大量排放,會對于空氣產生污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城市中大量粉塵堆積在建筑物頂端,容易引發沙塵暴天氣,產生空氣污染,屋頂綠化可有效對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硫進行吸收[4]。
2.2社會效益問題分析
屋頂綠化可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環境,由于大城市中人們生活壓力較大,在空余之中可走進屋頂綠化獲得良好的放松,以便更好的投入工作。
2.3經濟效益問題分析
普通屋頂由于防水層長期經受紫外線及臭氧層輻射,會導致老化速度較快,屋頂層料會被斷破壞,容易產生滲漏及裂縫問題,為有效解決此問題。可實施屋頂綠化,通過在屋頂當中實施大量植物種植,有效避免陽光直射,使屋頂面臨的晝夜溫差問題減少,有效延長屋頂使用時間。
聯合國發布環境部署中明確指出,屋頂覆蓋綠化能夠有效實現室內溫度調節,使其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利用綠化屋頂覆蓋,可有效保障建筑物在夏天降低溫度在5度左右,能夠實現資源節約。
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屋頂綠化技術不斷發展及相關政策有效出臺,我國逐步進入屋頂綠化階段。現階段,屋頂綠化能夠廣泛應用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用建筑當中,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現有屋頂綠化情況仍然無法滿足現階段人們的需求,因此,應不斷實現屋頂綠化形式探索,提升屋頂綠化植物豐富性,幫助人們實現居住環境改善。
參考文獻:
[1]范文宇,張建國.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法的國內屋頂花園研究分析[J].園林,2020,(10):61-67.
[2]紀琳,莊宇.夏熱冬冷地區立體綠化與住宅能耗及適用性研究——以上海為例[J].建筑技藝,2020,(07):72-77.
[3]劉志峰,賈慧娟,王盈,黃冬輝.新型城市“海綿體”大型地下建筑頂板景觀綠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20,36(01):75-80.
[4]周曦,張芳.建筑與綠化一體化設計的理念、技術及空間類型[J].華中建筑,2020,38(08):32-36.
作者簡介:
張川芃(1977.05—),男,漢族,山東省青島市,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