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輝 譚振康
摘 要:近年來,北京高校堅持以“賦權”強化政治功能,持續完善基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基層黨組織“有地位”;堅持以“賦責”強化初心使命,持續推動黨的建設與立德樹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讓基層黨組織“有擔當”;堅持以“賦能”加強條件保障,持續推動高校黨建工作重心下移,讓基層黨組織“有底氣”,全面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關鍵詞:北京高校;基層黨組織;賦權;賦責;賦能
北京高校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我們黨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委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通過“賦權、賦責、賦能”全面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首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賦權”強化政治功能,讓基層黨組織“有地位”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堅決以釘釘子精神打好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攻堅戰,在全國率先制定《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完善基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1.校級層面。北京高校全部修訂完成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施細則,健全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落實高校黨員校長全部擔任副書記,積極推進黨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進常委,強化行政領導常委(委員)意識,確保黨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充分發揮全面領導作用。
2.院(系)層面。在全國率先制定《關于堅持和完善北京普通高等學校院(系)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指導高校修訂院(系)議事規則,明確干部議題由黨組織會議研究決定,重要事項由黨組織會議前置把關,黨政聯席會一般由書記主持。健全院(系)黨組織在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機制,推動符合條件的院(系)黨組織書記參加學術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在重大辦學問題、重要事項上把好政治關,管好各類思想文化陣地。
3.支部層面。建立和落實系(教研室)的系(室)務會制度,明確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和黨支部書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集體討論決定本單位重要事項。健全在人員聘用、晉職晉級、評獎評優時征求黨支部意見等工作機制,探索把好政治關、師德關的長效機制,引導教職員工把握好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建立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委會協同工作機制,持續實施北京高校學生黨員先鋒工程,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引領廣大青年追夢新征程、奮斗新時代。
以“賦責”強化初心使命,讓基層黨組織“有擔當”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堅持把黨的建設與立德樹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1.把好“指揮棒”。把事業發展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評價考核的重要指標,在研究制定《北京普通高等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標準》,組織開展集中入校檢查和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等學校評選表彰等重要工作中,均把事業發展情況納入重要評價內容;針對辦學標準、評價體系等關鍵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在“雙一流”建設中強化黨建指標,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強高校黨建責任體系建設,推動高校建立校、院、系三級黨建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建立基層黨組織書記例會制度,完善壓力傳導機制,確保黨的教育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貫徹落實到基層。
2.用好“試金石”。北京高校注重在貫徹落實重大任務、服務保障重要活動中錘煉基層黨組織,以教師黨支部為依托抓課程思政建設,把臨時黨組織建在服務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團隊中,把黨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校黨組織和黨員沖鋒在前,贏得廣泛贊譽。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中給予高度評價:“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北京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重大考驗中不斷成長,凝聚力顯著增強,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優秀大學生加入黨組織,高校發展黨員數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3.抓好“領頭雁”。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導高校選優配強院(系)黨組織書記,每年對高校院(系)黨組織書記配備情況進行摸底調研,定期集中輪訓高校院(系)黨組織書記,努力打造政治強、業務好、品行優、在師生中有威望的“領頭雁”隊伍;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推動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普遍達到“雙帶頭人”標準,29個教師黨支部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明確要求新提任的院(系)黨政負責人一般要有黨務工作經歷,指導高校努力打造黨性強、業務強的“雙強型”高素質干部隊伍,整體提升高校干部隊伍政治素質。
以“賦能”加強條件保障,讓基層黨組織“有底氣”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持續推動高校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把更多資源和條件向基層傾斜,讓基層黨組織說得上話、辦得了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1.加強工作指導。健全市領導聯系高校制度,推進領導干部督導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上講臺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度化、常態化。建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領導聯系基層黨組織制度,推動高校建立黨委常委(委員)基層黨建聯系點制度,校、院(系)兩級領導班子成員、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聯系指導學生黨支部工作制度,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
2.加強難點攻關。連續實施三批北京高校黨建難點項目支持計劃,組織33所試點高校圍繞“大學生思想入黨”“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等7個難點項目開展集中攻關,率先破解難點重點問題,探索形成符合北京高校實際、具有推廣價值的工作模式和實踐經驗,整體提高高校黨建工作水平。實施市屬高校黨建質量提升工程,從能力提升、專項指導、項目支持、品牌培育四個方面實施“十個一”舉措,給市屬高校賦能力、補短板、增實效、強亮點。推動建立院(系)黨員之家、青年人才領航工作站,建立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學術帶頭人直接聯系培養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制度,在高層次人才發展黨員等難點工作中取得積極成效。
3.加強條件保障。大力推動高校為黨委組織部門和院(系)配備專職組織員,加強特邀黨建組織員隊伍建設,落實專職黨務干部保障激勵機制。按照黨員年人均不低于300元標準,補貼學生黨支部活動和工作經費;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補貼教學科研一線教師黨支部書記激勵經費,增強基層工作吸引力,真正形成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的良好態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北京高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傳承深厚紅色基因,持續賦權、賦責、賦能,推動高校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提升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堅強保證。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組織一處)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