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毛毛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把應用型人才視為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不僅要為社會及時輸送所需要的人才,還推動了現階段的社會建設。當前,全球化步伐開始加快,使國際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在此背景下,外語人才受到了高度重視。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時,教師要展現高職教育的特點,確保英語教學與學生未來就業相接軌。
關鍵詞:高職英語? 問題? 對策
在新時期,社會開始邁入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知識和信息傳遞速度日益加快,使得“地球村”概念逐漸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在此情形下,高職院校應設定技能培養目標,關注能力培養。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時,教師應打破單一的書本教學模式,讓高職學生從外界獲取專業知識,既能把英語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又能讓英語教學契合高職教育的需求,有效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英語技能。
一、高職英語教學特點分析
與中學或大學英語教學相比,高職英語教學展現出了獨特性:
首先,職業性。高職教育自身有著獨特性,不僅強調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關注專業技能訓練,讓學生對未來職業擁有一定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部在高職英語教學相關要求中曾強調:“英語教學必須要以應用為目的。”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參照高職教育的特點,了解崗位內容,把崗位要求或工作內容融入英語教學,強化學生職業訓練,進一步深化高職學生的基礎,提升教學效率。
其次,實用性。經濟全球化增加了人們使用英語的概率,由于高職教育主要為學生今后進入應用領域提供職業準備,所以高職教學能否與社會需求接軌非常重要。高職英語教師應以就業市場為導向,既能結合行業及企業特點,又能參考區域經濟總體發展趨勢,了解崗位對英語能力的相關要求,改進高職英語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應把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看作教學目標,有效參考職業崗位對專業能力的相關要求,使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教師要讓英語教學有較強的針對性,確保英語知識能為學生所用。
最后,分層性。高職院校生源相對復雜,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從高職生源結構分析,高職院校學生通常由普通高考生和三校生構成,而三校生包含了中專生、職高生、技校學生,由于各類生源比例不同,導致高職學生的能力相差較大。高職教師應清楚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如學習行為的差異性或英語基礎的差異性等。同時,教師要遵循“實用為主”這一指導思想,實施分層教學,這既能針對各層次或各類學生制訂教學計劃,又能調動高職學生的能動性,提升教學效率。
二、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仍有一部分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把書本作為英語教學的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無法展現能動性。從教學方法來看,有的教師使用翻譯教學法。如在講解英語閱讀時,教師讓學生對篇章英語進行翻譯,轉換為漢語,沒有訓練學生的英語實踐技能。由于傳統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難激發學生的教學興趣,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從教學手段來看,盡管多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逐漸普及,也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語言材料,但在實際教學時,個別教師采用相對單一的教學方式,只利用PPT課件,沒有開發多媒體的內在價值,造成教學方式相對滯后。
2.忽視實踐教學
從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統考一直是考查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主要標準。無論是高職教師還是學生都過于重視統考,常把統考成績看成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經常出現以下問題:注重詞匯數量,忽視詞匯質量;注重精讀教學,忽視泛讀教學;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技能培養等。由于英語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科,所以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單詞儲存量,而且應靈活運用單詞,使學生在寫作或口語表達中有所體現。如果教師只關注傳授,沒有做好英語技能培訓,學生便會缺少表達或鍛煉的機會,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也會降低對英語知識的應用效率,學生無法把語言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導致學生英語素養不高。此外,對高職外貿或服務專業的學生來說,進入職場后,自己不僅要看懂英文資料,還要進行英語交流,如果教師忽視了英語實踐教學,沒把技能培訓落到英語教學中,將會制約高職學生的發展。
3.評價不夠全面
傳統的高職英語考評是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以卷面成績作為判定學生能力的標準。盡管這種考核標準便于教師操作,且評分標準相對統一,但英語教學畢竟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果只采用試卷考評的方式判定學生,教師是無法了解學生真正的英語實力。傳統的試卷評價以記憶為主,學生記憶一些單詞或句型,便可以在試卷中取得好成績。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漸漸忽視英語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無法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改進英語評價和考核方式,在英語筆試考試的基礎上增加實踐考核,如通過話劇表演或情境演出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這樣,既能動態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又能確保英語評價更加準確。
三、加強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1.完善教學方式
當前,社會既需要專業知識過硬的新型人才,又需要具有良好英語技能的人才,所以單一的語言學習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因此,在培養英語人才時,教師必須考慮英語的實用性,轉變教學方式,展現英語教學的價值。
教師應做好專門用途英語的相關工作,這是指某個群體在一定場合中使用英語語言特征或交際技巧等。如果教師采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不但能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特長緊密結合起來,而且能改善高職英語教學成效。其中,專門用途英語能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內在需求,并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給予系統分析,調整課程設置,確保英語教學更加高效。不僅如此,專門用途英語既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契合素質教育目標,又能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課程設置上來看,教師應堅持把專業英語作為主要目標,以通識英語為輔。因為高職學生已有近十年的英語學習經驗,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所以在設置課程時,教師要注重英語的專業性,落實職業英語相關的教學任務,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學者認為,教學并非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對知識的加工及轉換,讓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知識。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參考建構主義觀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英語教師要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工作,創設自主學習環境,為打造高效的高職英語課堂做好準備。
如在教學“How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quickly”時,有的學生可能不適應對高職學習或者生活,所以教師要通過英語活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既能讓學生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又能使新生盡快適應高職生活,實現自主學習。
另外,教師應主動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專業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此外,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彩色圖像,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完善教學評價
英語學習是復雜的活動,很難通過一張試卷判定或評價,所以教師要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給予學生真實、有效的評價。基于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單一的考試方式,完善英語評價機制。
在高職英語測評時,教師應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并開展多樣化的英語考核。如教師可以開展聽說口語考試,學生采用唱歌或演講的方式進行口語表達,這既能避免英語評價形式單一的問題,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開始成為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由于對外發展在經濟發展中占據了很大比例,所以職業教育必須強化對人才的培養。在高職英語教學時,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孔亮.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2]鄧智君.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6).
[3]劉洪嵐.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析[J].英語廣場,2019(2).
[4]鄭曉.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8).
[5]伊小琴.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
[6]梁瀟源.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7(1).
[7]李智強.淺析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英語廣場,2017(7).
(作者單位: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